这场交通运输重磅会议,为何反复提“韧性”?
中新网9月26日电(记者 张尼)这两天,一场交通运输领域的重磅会议——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在北京召开,今年的论坛主题是“可持续交通:物流联通世界”。在会场上,中新财经记者听到最多的一个关键词就是“韧性”。
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这些给包括国际航运在内的整个交通运输行业带来冲击,交通运输韧性不足、交通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正在加快暴露。
作为实体经济的“筋络”,物流一旦受阻,就会产生“蝴蝶效应”,一系列不确定性事件导致全球供应链风险加剧。
今年,与会的中外嘉宾都在强调交通运输的韧性、供应链的韧性、合作的韧性。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加迫切。同时中国企业出海的通畅,也离不开物流的全链条支持。
“要深化互联互通,提升国际物流通道韧性。”中国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论坛上强调。
促进互联互通、稳定全球供应链,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正在采取行动。
“比如说清洁能源替代燃料这块,全球的航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可以推动清洁能源和替代性燃料全球运输。所以我们就建设了五大走廊,携手不同的国家,目的就是推动这方面的供应链。”新加坡交通部部长徐芳达说。
乌兹别克斯坦交通部部长伊尔霍姆·马赫卡莫夫表示,虽然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内陆国,而且通往世界主要港口的通道有限,但是仍然在努力建设陆地的运输走廊,这样能够连接整个欧亚地区其他走廊,“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发展高质量、可靠以及可持续的跨境基础设施。”
当然,在稳定全球供应链方面,中国已经有了成功的实践经验,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欧班列。
贯通欧亚大陆的中欧班列正成为众多企业国际运输的优选项,欧洲多国开始寻求以陆代海的物流方案。来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3056列,发送货物139.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2%、11%。
提前布局,中国下了“先手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多项交通运输领域的改革任务,既有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也包括铁路和公路等改革。
如李小鹏在论坛上所说,实践证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发展成为交通大国联通世界,也必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阔步迈向交通强国,惠及全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江:甬金铁路货运直通穿山港区 海铁班列迎新通道
- 俄森林火灾多发 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实行联邦级紧急状态
- 百年永祚寺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4周年暨双塔开笔礼活动
- 江苏沛县获授“中国文学之乡”称号 为全国第15个
- 怎样算是良好睡眠?如何提高睡眠质量?中医专家详解
- 金融咨询公司高管警告:美国经济衰退迫在眉睫 美股将面临严重后果
- 部分自媒体误读入学政策 北京市教委回应
- 2024年首趟北京至老挝跨境旅游列车将于3月出发
- 孟加拉国一水上巴士倾覆 数十人失踪
- 聚焦协同发展,专家学者研讨城市群协同创新
- 宁夏中卫市南长滩村:黄河臂弯 “翡翠”秘境
- 报告称去年物业企业服务水平满意度下滑
- 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启幕 将持续至3月12日
- 新疆沙漠边缘蜜桃飘香
- 须鲸在水中如何歌唱?国际最新研究发现其会用一种特化的喉部发声
- 山西柳林唤醒“沉睡的资产” 村镇闲置资产变财源
- 广州“光彩大篷车”推动消费帮扶 加速农产品“入穗融湾”
- 广西德天瀑布景区一项目发生故障致1死60伤
- 海南电网恢复与南方电网主网联通
- 贼喊捉贼!美国难改“监听帝国”本色
- 热门推荐
-
- 福建泉州:传承弘扬“海丝”精神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 广西贺州一教师30余年坚守 托起瑶乡娃的求学梦
- 最新发布的学前教育法将改变什么?
- 不止变胖久坐带来的“内伤”了解下
- 四川今年已发生12起森林火灾 5起与极端大风下输配电设施故障有关
- 美国商界精英:在华美企仍视中国为非常重要的战略市场
- 青海首部援青题材民族音乐剧《遇上你是我的缘》开启江苏巡演
- 中俄最大界湖兴凯湖进入“捕捞期” 比去年早2天
- 福建省提升防台风应急响应至Ⅱ级
- 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称向特拉维夫、耶路撒冷等多地发射了100多枚火箭弹
- (神州写真)中国产“三蹦子”热销广交会
- 文旅部:跨省游与风险区管理“解绑”
- 北京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
- 大文豪苏轼,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超级“粉丝”?
- 《传家》斩获第四届亚洲内容大奖(2023)多项殊荣及提名
-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是一本“金教材”
- 齐家文化命名100周年 《广河齐家坪》出版
- 同比增长22.7% 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半年开行班列5536列
- 南开大学首批“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集中授牌
- 中国游客青睐非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