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果满枝“丰”光好 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金秋九月,正是丰收的季节。眼下,各地呈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山西朔州:青贮玉米陆续进入收获期
这几天,山西朔州的青贮玉米陆续进入收获期。田间地头,种植户们正在忙着收割运输。青贮玉米是专门用来制作牛羊等牲畜饲料的农作物,与普通籽粒玉米相比,青贮玉米纤维品质好、干物质和淀粉含量高。
据了解,朔州市朔城区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7.5万亩。截至目前,全区收割青贮玉米近14万吨。
黑龙江勃利:松塔迎丰收 采摘总量较去年增加
在黑龙江七台河市勃利县林场,当地林农种植的松塔也迎来了大丰收,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采摘。承包户告诉记者,去年承包的1200亩红松林采收了5万斤松塔,今年则能采摘15万斤以上。
陕西:硕果满枝头 果农喜丰收
在陕西咸阳兴平市陈阡村的葡萄园里,一串串晶莹剔透、颗粒饱满的葡萄挂满枝藤,果香四溢。游人们穿梭于葡萄架下,体验采摘的乐趣。
在西安临潼区万亩石榴园,早熟石榴“唐源红”已进入采摘期,“骊山红”“净皮甜”等主力品种也将陆续成熟上市,园子里处处都是果农忙碌的身影。目前,临潼区石榴种植面积有8万余亩,年产优质石榴8万余吨。
江苏南京:“金秋第一蟹”开捕
金秋时节,稻黄蟹肥。南京高淳 固城湖螃蟹9月19日正式开捕。蟹农们喊着嘹亮的号子驶入蟹塘,鼓点声中,舞狮队、舞龙队依次上场,为蟹农们加油鼓劲,庆祝着“金秋第一蟹”的起笼。
碧波下,一只只体态饱满、青背白肚的螃蟹被捕捞上岸。今年,南京高淳全区螃蟹养殖面积达22.49万亩,预计产量超2万吨。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全场景实战 渤海油田开展大型井控综合应急演练
- 巴西球迷遭遇车祸7死36伤
- 天津举办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京津冀文物主题游径发布
- 新疆喀什旅游市场缘何持续火热?
- 财政部: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877亿元
- (新春走基层)中俄边境线上的护路人:在原始林区里与路为伴
- 泰国总理佩通坦感谢中方为泰洪灾捐助善款
- 双台风来袭!“格美”登陆我国概率加大?北方暴雨哪里强?
- 广东梅州一高速路面塌陷 双向交通中断
- 用“控火术”博流量?一个不慎就变“纵火术”
- 岸田访韩,美日韩各怀心思
- 珠江日夜游单日客运量创历史新高
- 滇藏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段20座隧道全部完成施工
- 北京:商场、餐饮街区普遍加强疫情防控
- 过敏是因为免疫力太强了……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 网约车司机驰援京冀 滴滴救援队参与一线救灾
- 山西“守庙人”尹振兴:二十载如一日 当好“国宝”守护人
- 马斯克:经营推特“相当痛苦”,“心情像坐过山车”
- 女研究生保卫发际线:我连淘米水都用上了
- 美国佐治亚州发生枪击事件 致4人死亡
- 热门推荐
-
- 只差几分钟!俄副总理刚走,乌军导弹就落在了这里……
- 国际识局:时隔12年,美国信用评级再被降!三大原因暴露弊病
- 大脑小胶质细胞“隐藏技能”被发现
- 充分认识中美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钟声)
- 这个唢呐班,引来近五百人报名
- 美国学者:中国创造奇迹 一些国家“害怕中国更成功”
- 代餐食品质量良莠不齐 专家建议出台国家标准
- “杜苏芮”登陆在即 福建浙江等地进入风雨影响最强时段
- 从“一帮人在坑里打架”到全民party:音乐节在中国的23年
- 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开幕 全球“新、奇、特”乐器精品争艳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同安理会成员国大使一道赴拉法口岸考察
- 从“舌尖”到“心间” 各地消费活动精彩纷呈让群众幸福感满满
- 逾300只黑颈鹤飞抵云南纳帕海
- 江西政协委员吁借“侨”建海外仓 力促跨境电商发展
- 联合国秘书长对黎以局势升级深表关切 吁立即停止敌对行动
- “科技感”遇上“文艺范” 重庆产业园区如何打造艺术消费IP?
- 锂电安全新兴复材高端设备产线开工 助力沈阳打造“储能之都”
- 自首男子亲述缅甸洗钱经历:子弹飞过头皮,被吊窗台暴打一夜
- (第六届进博会)香港旅游发展局总干事:内地旅客“十一黄金周”访港人数恢复至2019年约八成水平
- 研究指北京是数字金融“独角兽之都” 行业现十大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