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年轻的沿黄小县,有何“羽”众不同?
一朵轻飘飘的羽绒,价值几何?
如果带着这个问题
不妨走进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
到这里你会知道
羽绒,相当于“软黄金”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你知道吗
你穿的羽绒服里的一朵朵羽绒
或许就产自这里
建县晚、基础差、底子薄
地处黄河岸边、矗立于豫鲁两省交界处的台前县是河南省的东北门户,成立于1978年底。黄河、金堤河从此横贯而过,这里的人口和耕地,三分之一在黄河滩区,三分之二则在滞洪区。
彼时,这座初生的年轻小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然而,不甘于贫困的台前人,走南闯北,寻找发展的出路。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东北、西北等地打工的台前人发现,当地人在宰杀鸭鹅后,会将剩下的羽毛丢弃,而浙江萧山一带的羽绒加工厂,对这些鹅鸭羽毛需求较大。
窥见商机的台前人,开始自发到东北、西北等地走村串户收购鸭毛、鹅毛。当时年仅16岁的台前人杨庆生,也和同乡们一道开始了自己的羽绒事业,他们东出山东腹地,北上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然后南下江苏、安徽、浙江进行羽绒购销。
羽绒,让台前人从零开始,积累出了“第一桶金”。
“哪里有羽绒,哪里就有台前人”
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人口不足30万人的台前县,已陆续形成了多达3万余人的“羽毛收购大军”,他们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这个占比可谓相当惊人。
渐渐地,部分台前人开始在家乡建厂,杨庆生便是其中之一。而羽绒行业也引起了台前政府的重视,有意将其作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之一。从那时起,台前县羽绒产业的雏形,也基本形成了。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经过40余年的发展,台前羽绒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期。
这期间,台前规划建设了飞天羽绒工业园、羽绒及服装加工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创建了全省首家羽绒及制品检验检测中心。
这期间,台前羽绒产业逐渐“羽”翼丰满,190余家羽绒及服饰加工企业在此成长,其中规上企业达41家。
这期间,每年16万吨深加工羽绒原料,3500万件(套)加工羽绒服装及羽毛工艺制品从这里发往世界各地,台前成为全国知名的羽绒生产加工基地。
曾经走南闯北的台前人,依托一朵朵羽绒,实现了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2019年,杨庆生与杭州新塘羽绒联合在台前县投资建设了中威新塘羽绒精洗产业园,并打造了“亚洲单体量最大的现代化双机羽绒生产线”。在他的公司里,约300名员工中本地员工占了九成。
台前羽绒协会会长白宗仓也告诉记者,在他自己的羽绒制品企业里,所有员工均来自台前本地,目前员工每年平均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
记者走进台前县的羽绒生产车间看到,“台前羽绒,温暖世界”的标语映入眼帘。在这里,预分、洗涤、烘干、冷却、除菌……历经十几道工序后,一朵朵轻飘飘的羽绒幻化而成。
白宗仓介绍说,中国羽绒产量占世界羽绒总产量的85%,而台前羽绒产量占全国羽绒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近年来,从台前这座沿黄小城制出的羽绒,陆续飞向了韩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世界羽绒看中国,优质羽绒看台前
为什么台前羽绒如此受青睐?
白宗仓告诉记者,台前县致力于生产“清水绒”“纯朵绒”,在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其他成分,而是采用水洗的方式处理收购来的鹅鸭羽毛,这样生产出的羽绒不仅更加环保健康,而且更具天然保暖性和透气性。
“我这辈子只干一件事,就是做好一朵羽绒。”杨庆生说,和他一样,当地开办羽绒企业的同行都对车间里的机器性能了如指掌,但为了产出最优质的羽绒,这些年来数不清进行了多少次的改进,只为用工匠精神做好每一朵羽绒。
就在今年7月,台前羽绒产业又迎来了发展良机,其境内的河南省羽绒羽毛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升级为国家棉花羽绒及纺织服装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这是国内继浙江萧山、四川成都和江西共青城之后的第四家国家级羽绒检测中心,将为河南省内外乃至全国羽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品质服务。
近年来,为打造羽绒全产业链条,台前县建设了“上游”肉鸭养殖、屠宰基地,为羽绒企业提供优质原料;中游则“外培内引”,打造了一批羽绒制造行业龙头;下游瞄准羽绒制品深加工方向,建设了羽绒及服装加工产业园,为羽绒服装、被褥、寝具和羽毛工艺品等深加工企业提供“轻资产”入驻便利。
延链、补链、强链,如今的台前,已形成了集鸭鹅孵化、养殖、屠宰,羽绒水洗分拣和制品深加工为一体的全链条产业发展体系。据台前县官方统计,2024年以来,当地累计签约高品质羽绒项目9个,概算总投资31.8亿元。
提品质、树品牌、促转型、优服务、延链条,被命名为“白天鹅”的台前羽绒仍在蓄力。就在今年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台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外发布,这份意见被解读为台前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意见指出,台前要着力打造“两基地一中心”(全球最大的优质羽绒集散基地、中国最大的羽绒制品加工生产基地、国际羽绒交易中心),到2025年羽绒及服饰加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这座“羽”众不同的沿黄小城,正在走向康庄大道。
作者:刘鹏 李颖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青海金银滩上的电力传承:愿做一棵草 守护万家灯火
- 长三角多地“官宣”入夏 “清凉经济”走俏
- 以色列空袭黎巴嫩首都已致6人死亡
- 逾800名中外“泳士”吉林畅游冰湖
- 非遗“圈粉”Z世代,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 安徽举办国际文化旅游节 百余家境外旅行商寻机“大黄山”
- 活态文化奏响中轴乐章
- 中国消费电子企业出海走上高端化路径(专家访谈)
- 1.6万首庐山诗词,今日全网“首发”!
- 四川岷江尖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公共交通桥梁首片预制梁成功架设
- 优酷新片单“上硬货”,《白夜破晓》回归当日预约破200万
- 李若初墨迹及其诗词书法创作展在福州开展
-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李纯祠堂(庄王府)对外开放试运营
- “最美乡贤”夏永祥:身兼数职乐此不疲
- 上海市两会观察:如何为上海增添一缕“书香”?
- 90后李小姣办学13年 探索服务孤独症患者生命全程
- 1月亚洲制造业PMI重回50%以上 延续温和增长趋势
- 台湾教师陈瑞松的漳州缘:“我循着祖先的足迹回家了”
- 安徽多措并举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信息共建共享
- 民俗创意齐上阵 北京网络普法走“形”更走“心”
- 热门推荐
-
- 睽违已久!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刘贺主墓全面开放
- 青海西宁:智慧配电网护航城市绿色发展
- 我国外贸彰显“韧实力”
- “智”绘“丰”景 穰穰满家 科技赋能为希望的田野绘就稻香金秋
- 北京人艺新任院长冯远征亮相话剧《杜甫》排练场:这是一份责任大于职位的工作
- 内蒙古对蒙古黄芪等优质药材资源“摸底”
- 美国知名经济学家:美经济衰退和滞胀风险加大
- 法籍教师:法中关系充满潜力 期待两国关系更好
- 将嘎授勋:来自蒙古族搏克文化中的前辈传承
- 人文纪录片《牧人》赏析活动在京举行
- 丝路嘉峪关的“食尚赶烤路”:魏晋风韵香味浓 一把椒盐功夫深
- 春运过半,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3亿人次
- 大道十年·筑梦丝路丨中国援外医生:白衣执甲 十年圆梦
- 中俄(沈阳)经贸合作产业园加快建设 全力推进向北开放
- 中俄人士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
- 联合国或就加沙人道停火决议投票 美国威胁一票否决
- 自然资源部:全国耕地总量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
- 中新健康丨医学专家研发新型纳米酶“生态园丁” 成干眼症患者福音
- 当“冰上飞象”褪去冠军标签,我们看到的是邻家男孩任子威
- 上海道教音乐非遗专场音乐会举行:钧天妙乐 玉音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