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景迈山村民:因茶致富 因旅增收
中新网普洱9月18日电 (黄兴鸿)“现在我家的客栈、餐饮收入已超过茶叶收入,随着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为全球第一例茶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18日,家住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景迈山的叶公如是说。
9月16日至18日,记者跟随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景迈山秘境茶旅”宣传推广活动探访景迈山。这里因茶闻名,村民因茶致富,不少村民像叶公一样积极融入茶旅市场实现增收。
景迈山位于中国西南边陲,10至14世纪,布朗族、傣族先民迁徙至该山定居,种植茶树,并形成保存比较完整的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园。2013年5月,景迈山古茶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9月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57项、云南第6项世界遗产。
叶公出生在景迈山翁基古寨,今年22岁,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家与父母一起打理生意。“我家的古茶树、生态茶园共150多亩,去年以前,茶叶是我家主要经济收入。”她介绍。
看到前往景迈山的游客逐渐增多,去年叶公家经营起客栈、餐饮,生意很火,收入可观。“现在我正计划开展普洱茶研学、网络直播等,希望扩大茶叶销量,并让更多人了解景迈山。”叶公介绍,随着景迈山知名度提高,茶叶及旅游市场稳步向好,现在村里很少有年轻人外出打工。
家住景迈山芒景上寨的而门,家里有百余亩茶园,此外还从事茶叶加工、开客栈。他表示,以前外地人来景迈山,主要是收购茶叶;现在很多人专门来看茶园风光和傣族、布朗族传统民居。
澜沧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董俊妍介绍,景迈山上15个村落生活着1586户6535人。其中景迈大寨、勐本、芒埂、糯岗老寨为传统傣族村落,芒景上寨、芒景下寨、芒洪、翁基、翁洼为传统布朗族村落。欢迎游客前来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品好茶、吃美食、看美景,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据统计,今年1至8月,以茶林、森林、村落为核心构成的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共吸引游客28.07万人次。(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也门胡塞武装称其袭击一艘美国商船
- 手机平板有补贴、养老医保提标准!这场发布会透露新年“好消息”
- 马来西亚多所学校同一天收到炸弹威胁
- 乌克兰危机致去年乌GDP下降29.1%
- 青海将省级地质灾害IV级应急响应提升至III级
- 万盏河灯点亮黄河夜色 山西河曲河灯会展民俗文化魅力
- 市内公园不能搭帐篷、郊野公园设施不足 野餐露营去哪合适?
- 沙特国家电视台:沙特正就恢复在叙利亚领事服务事宜与叙方讨论
- C909飞机成功首航广州至文莱航线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预报
- “文博游”融入申城夜色
- 齐鲁大地共品“丰收味道” 民众沉浸式体验“谷物盈仓”喜悦
- 中新健康 | 上海:产科医院携手婚检机构努力从源头阻断罕见病遗传通道
- 不要印澳了?日媒炒“加拿大想与美日韩建新版四边机制”,日本还……
- 国家发改委:目前全国用电用气需求处于历史高位
- 英国学者:美欧持续加息是导致欧洲银行业动荡重要原因
- 六盘山下“红绿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首届中俄图书馆论坛在莫斯科举办
- 授人以渔 上海专家团队为蒙古国带去心脏冷冻球囊消融术
- 中国将与阿联酋拓展经贸合作内涵
- 热门推荐
-
- 上海:冬令进补“膏”招成年轻人养生“新宠”
- “院士农业”农文旅赋能 湖南长沙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 吉林男子来内蒙古寻亲 民警助力一家团圆
- 用户从二点三亿增长到四点九亿 网络文学向广阔处生长
- “宇航员小鹿~迪拜到北京——刘清路2023个展”在京开幕
- 湖南郴州集中全市力量对口帮扶资兴灾后恢复重建
- 国家税务总局:去年全国62.9万户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3.45万亿元
- 与孩子一起读书 儿童文学作家张国龙分享会举行
- 黑龙江:“小雪首日”无大雪 最低温-25℃
- 方志敏烈士女儿方梅逝世 享年92岁
- “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2024和歌山县品鉴会举行
- 法国专家:中美合作对全球和平与繁荣至关重要
- 奥地利发生多次雪崩致8人死亡
- 通胀放缓 菲律宾央行年内二度降息
- 婺源爱心义诊:让健康意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 山西大同回应“小学生遭男同学欺辱”:工作组连夜进驻学校调查
- “塔吉克斯坦文化日”系列活动在哈萨克斯坦首都举行
- 宁夏国际快件再度起航
- 清华学生“去种地”
- 昆明出租车司机连续20年“爱心送考” 助学子顺利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