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环相扣治理“舌尖浪费”
湖南将反食品浪费纳入课堂教育,陕西依托红色资源引领反食品浪费新风尚,甘肃全面推行“文明餐桌红黑榜”制度……近期,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协调司、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联合发布了两批制止餐饮浪费典型经验做法。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对大众来说,吃得饱、吃得好已不再是难事。餐饮业高度发达,粮食浪费问题日益凸显,“盛宴”变“剩宴”的情况时有发生。
节约粮食、遏制餐饮浪费是一项长期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不少地区也在探索制止餐饮浪费的新举措。治理“舌尖上的浪费”,需聚焦生产与消费两大环节,综合运用教育引导、科技支撑、管理创新等多种举措,协同治理,持续推动节粮减损,实现粮食最优化利用。
治理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是重要抓手。民以食为天,食以俭养德。食品生产企业和餐饮企业应成为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拒绝餐饮浪费的示范者和宣传者,积极开展标语宣传、提醒适量点餐、餐后环保打包等多种服务,引导消费者主动节约粮食。各地还应细化餐饮制售的标准规范,推动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日常监督检查项目和餐饮企业自查项目,深化线上线下反餐饮浪费及相关法规宣传教育,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习惯。
治理餐饮浪费,离不开科技赋能。可加大对智慧餐饮系统的引进,推动食品生产与消费环节的智能化、数字化升级。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融入现代化食堂管理,将消费者餐饮数据、生产链预定数据与现场加工数据精准匹配,提高配餐精确性,提升光盘行动实效。同时,通过对消费者整体口味偏好进行数据分析,实现按需精准备餐和菜品营养搭配,满足顾客多元化需求。比如,江苏连云港灌云县通过云系统记录分析在校师生食堂每日就餐的餐余数据,为餐厅食材订购、菜单制定提供数据信息,并根据师生的口味偏好研发优质菜品,持续跟踪监测,最大限度减少采购与备餐环节的浪费。
治理餐饮浪费,需要依靠餐饮企业落实相关责任。网络外卖平台和线下餐饮企业要顺应消费者健康饮食习惯,做到菜品的口味、食材、分量等信息公开透明,标明建议用餐人数,推出分量适中、搭配营养的“小份菜”“半份菜”套餐等;在设置优惠措施时,杜绝通过起送价格、满减优惠等方式变相诱导消费者过量点餐。此外,在食材采购、储存、使用等环节优化管理,减少积压和浪费。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即将进入餐饮消费高峰期,期待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通过强化全链条治理,实现遏制餐饮浪费的全周期管理,让“光盘行动”成为习惯,有力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作者:蒋 波 来源:经济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进博故事)龚安明:医疗领域合作共赢走上“快车道”
- 俄战略轰炸机在巴伦支海和挪威海巡航
- 交通运输部:截至4月30日全国共有349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
- 延续冰雪游火热余温 吉林打造四季度假新目的地
- “有事找妙见” 浙江乐清“石斛哥”守护百名山里老人
- 聚焦媒体融合发展前沿 第三届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将在京举行
- 中央企业绿色氢能制储运创新联合体在京成立
- 兰张三四线铁路兰武段开始铺轨
- 新型双光子荧光探针可快速检测脑瘤
- 山西通报近期两起有限空间安全事故
- 假期理性出行 这些行为都属于“机闹”
- 商场设宠物厕所,是多此一举吗?
- 第二十一届农交会在广州闭幕 采购商人数创新高
- 深扎基层金融二十余载的“75后” 贴心服务守护“银发一族”
- 单霁翔新书带读者“听”故宫之美
- 西藏航空回应机舱出现烟雾返航:系空调组件故障
- 俄卫国战争83周年纪念日,普京向无名烈士墓献花
- 中国驻东京旅游办事处代表中国参展“2024日本国际旅游博览会”
- 国家发改委:推广借鉴上海浦东新区等地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
- 国内首个内置式转向架产品发布
- 热门推荐
-
- 甘肃与中亚国家互送“特产” 两地客商双向奔赴
- 中新人物丨张译:用生活的标尺衡量自己的表演
- 61.3%受访者一周熬夜3次以上
- 韩媒:尹锡悦再度拒绝韩国调查机关传唤
- 山东烟台自贸片区:“关保通”赋能企业通关便利
- 最近潮流年轻人咋就开始钟情军大衣和花棉袄
- (文化中国行)天下三分明月夜 文脉活化看扬州
- 看戏换花赛肥鸡 海南岛花样闹元宵
- “京剧发祥地”系列活动在京启动 推两条线路发扬国粹
- 上海长者食堂有新规 养老助餐将实现“补贴跟人走”
- 枪击案频发 美国更多民众选择购枪
- “夕阳红”教育,下一个朝阳产业?
- 浙江公安机关“零容忍”打击整治夏季治安突出问题
- 2008年以来最复杂春运天气出现,春运如何保障?
- 香港金管局与国际结算银行高级别会议在港举办
- 流感是老虎感冒是苍蝇 关于感冒的真相你了解多少
- 巴西学者:中国的扶贫理念对二十国集团里约峰会具有启迪意义
- 刘天池:治愈是我给戏剧的定义
- 向着中国式美好图景阔步前行
- 南昌国际数字互娱嘉年华启幕 市民共享VR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