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年污染防治攻坚:空气质量改善速度全球最快
中新网北京9月8日电 题:中国十年污染防治攻坚:空气质量改善速度全球最快
中新财经记者 阮煜琳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闫世东7日在北京举行的“为下一代添蓝”空气-气候-健康科普活动上表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价为“北京奇迹”的“一微克蓝”是中国治理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
闫世东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用十年污染防治攻坚,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但同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当前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大气污染治理也面临与以往不同的形势和挑战。在大气治理过程中,公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也指出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当天,是第五个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今年的主题为“现在投资清洁空气”。该节日于2019年由第74届联合国大会确立,旨在强调清洁空气的重要性,提高公众意识,并推动采取行动改善空气质量。
7日,2024年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为下一代添蓝”空气-气候-健康科普活动在北京举行。阮煜琳摄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彤表示,空气污染是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环境风险,也是可避免的全球主要疾病负担来源之一。过去十余年,空气质量的显著改善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蓝天,也带来了可观的健康收益,包括预期寿命的增加、健康风险的减少、医疗开支的节约等。
本次活动由亚洲清洁空气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墨迹天气,联合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空气-气候-健康集成研究计划与交流平台(ARCH)共同主办,并发布《“为下一代添蓝”妇幼人群如何应对空气污染科普手册》。(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上市公司债务指数研究报告(2022年)》发布
- 她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抢险救灾一线
- 彩票,不只是中奖
- 探寻古代“职场那些事儿” 《2023端午奇妙游》引共鸣
- 中药材价格走高背后
- 琼州海峡海安港应急客滚泊位启用 专门运输燃油小车
- 阿富汗、巴基斯坦发生冲突致十余人伤亡
- 专家:儿童安全座椅成交通事故中的“救命椅”
- 防疲劳机制“上线” 骑手收入与工作强度如何平衡?
- 前两月多项经济指标保持向好态势
- 北京前5个月降水整体偏少 汛期预计降雨量略偏多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演说现场传出爆炸声
- 黑龙江推介全新冰雪游线路 招揽粤港澳大湾区游客
- 全国1000多尾锦鲤齐聚佛山同场“斗艳”
- 前11个月北京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5.5%
- 南京市消协发布《2022现制柠檬茶调研报告》
- 故宫馆藏“返乡省亲”:黄花梨沉香书房展海口开展
- 今年以来经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免签入境外籍人员数已超90万人次
- 市场观潮:人工智能将提升跨境电商产业链效能
- 澳大利亚举办《龙诞圣心》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 热门推荐
-
- 《河南省露天矿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条例》今起施行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用户规模达5.3亿人!国潮何以成热潮?
- 报告: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正在不断提速进阶
- 《良治:来自儒家政治的启示》挖掘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 国际锐评|起底美国的对外“人权战”
- 四川省攀枝花市发布千亿投资机遇清单
- 中国贸促会:去年11月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上升8.5%
- 知错了?美国急刹车
- 著名天文光学望远镜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能鸿逝世
- 回款“绕开”医院!多地斩断医药腐败利益链
- 雄安综合保税区首票出口业务通关
- 儿童小饭桌,凭啥俘获了上班族
- 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云南开幕
- 通讯:为和平与正义而奔走呼号——菲律宾“慰安妇”幸存者敦促日本反省侵略历史
- 气候变化最新研究:人为变暖导致北半球1981至2020年积雪减少
- 今日辟谣(2023年6月6日)
- 春节旅游“热” 山西晋中晒假期旅游“成绩单”
- 新疆迎来今年首个持口岸团体旅游签证的外国旅游团
- 聚焦重点领域 山西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
- 2023年度上海外资企业百强发布 美国企业数量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