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金融领域“AI 换脸”检测标准正式发布
中新网上海9月7日电(李秋莹 杨海燕 娄瀚锟)9月6日,《虚假数字人脸检测金融应用技术规范》标准(下称《标准》)在2024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正式发布。标准规定了金融领域虚假数字人脸检测服务的功能要求、技术要求、性能要求等,并提出了对应的测试评估方法。据了解,这是国内首个面向金融场景的“AI换脸”检测标准,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刘勇在演讲时称:“该标准的发布为金融场景下的虚假数字人脸安全检测和评估提供了依据,也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记者了解到,该标准在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组织下,由蚂蚁天玑实验室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网商银行、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等十几家机构共同撰写。
《标准》在“功能”和“性能”两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功能层面,相关机构应具备替换、活化、深度伪造等五种情况下的虚假数字人脸检测功能。性能层面,相关机构应建立不少5000张的真实数字人脸数据集,和不同伪造形式的虚假人脸数据集,以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复杂场景。例如不同肤色、不同光线条件、不同清晰度、包含或不包含语音等都是重要维度。据了解,标准的各项条款均在蚂蚁天玑实验室完成了试验验证,并且天玑实验室已经开展了面向金融机构“AI换脸”检测能力的测试评估服务。
此外,《标准》也明确虚假数字人脸内容检测服务性能将从准确性、鲁棒性、泛化性、响应速度等四个维度进行评估,考察机构是否具备完整的、高准确度、高性能的检测水平。据了解,在刚结束的外滩大会 AI创新赛·全球 Deepfake攻防挑战赛上,正是应用了此标准的框架和指标,进行赛题的制定和答案的评价。
近两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度伪造技术(Deepfake)也日益成熟,它在给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特别是金融行业,人脸识别技术作为身份鉴别的重要手段,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金融交易的安全与用户资金的安全。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制造虚假数字人脸,企图绕过安全机制,给金融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刘勇表示,希望通过这个标准指导金融行业及相关机构提升识别虚假数字人脸安全的能力,防范相关金融风险。(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马东铁路学员广西“取经” 盼成马来首批标轨司机
- 上海开启新一轮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
- 国庆假期准备自驾游?一份出行安全指南请查收!
- “李四强抢劫案”再审公开宣判:宣告李四强无罪
- 从炫技到实用 北京人形机器人加速“成长”
- 刘世锦:中国经济应启动新一轮结构性改革
- 受台风“苏拉”影响 广东郁南罗定江出现多处管涌
- 工信部:1-11月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2.5%
- 国家卫健委印发《医疗机构门诊质量管理暂行规定》 6月6日起施行
- 悦康药业发布5款单品 打造质量一百分好药普惠患者
- “摄影小史:菲利普斯赠书文献与摄影珍品展”山西开展
- 俄媒:俄音乐厅恐袭事件受伤人数升至382人
- “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已完成造林种草2000多万亩
- 中科院:自主研制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模型问世
- 坦桑尼亚前总理洛瓦萨去世
- (神州写真)中国城市路边音乐会吸睛
- 奇了!这种太阳能电池既能发电又能当墙
- 迟到26年的馈赠 美籍华裔捐赠张纯如纪念奖牌
- 啥?世界杯?我当然懂!
- 世卫组织警告!这一药物有问题,或导致儿童死亡
- 热门推荐
-
- 美媒:红海危机表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所有国家都至关重要
- 成都青年复刻北京中轴线 传递中国古建筑之美
- 外媒送来“生日祝福”:75周年华诞将开启取得崭新历史成就的序章
- 美国拉斯维加斯发生校园枪击事件致四死一伤
- “新时代大讲堂”在纽约举办 各界寄望中美关系未来发展
- 海外旅行商共觅广西入境旅游市场机遇
- 焦点访谈:有力有效促振兴
- 寻访武汉“台味”地名街巷:同根同源的两岸默契
- 中国裁军大使:中方反对恶意阻挠他国人工智能发展
- 中国驻德国大使:稳定、成熟、可预期的中德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
- 7月17日晚8时“京东超级18”重磅来袭 千元大牌爆品18元抢先购
- 京津冀发布假日市场价格规范提醒 景区应明码标价
- 《奔跑吧·共同富裕篇》今晚寻访新安江畔的“未来乡村”
- 第三届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闭幕
- 一度跌破154!日元对美元汇率创34年来新低
- 中南科技部签署科技减贫合作协议
- 内蒙古老哈河一处堤防发生溃口险情 预计14时完成溃口合龙
- 清华大学对口援青:二十二年,浇灌青海“格桑花”
- 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激励企业创新需要“宽容”的金融市场
- 华南地区在建最大直径盾构隧道在深圳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