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年复刻北京中轴线 传递中国古建筑之美
中新网成都10月15日电 (单鹏)全长约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是世界上现存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之一,故宫、天安门、景山、太庙、社稷坛、天坛等重要的建筑,几乎全在北京中轴线上。近日,成都人张翔将微缩版的北京中轴线搬上了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展台,这套由木头复刻的北京前门、天安门和故宫模型令人眼前一亮。
张翔是栋方木作主理人,也是北大规划艺术城市中心特聘专家。出于对古建筑木模型多年的兴趣,张翔2015年放弃了在北京的稳定工作,全身心投入这一创业项目,专注于古建筑木模型的开发。在中国古建筑研究领域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张翔团队已还原了多座中国传统建筑的模型。
北京中轴线申遗工程启动后,张翔团队与学苑出版社合作,在故宫博物院、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专家指导下,历经三年,基本完成了北京中轴线木质模型的研发。张翔团队从故宫太和殿开始深挖,先做出三大殿的模型,再到台基,最后延伸到故宫以及北京中轴线其他建筑。
“北京中轴线从13世纪开始修建,历经了8个世纪,是全世界最恢宏的一条城市中轴线。虽然故宫和天坛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了,但北京中轴线也应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张翔表示,团队打造的复刻版北京中轴线预计明年完工,模型长度将达到50米,“不同建筑的颜色以及高度变化仿佛音乐的韵律变化,从中能体会到中国建筑的波澜壮阔。”
搭建中国古建筑模型,是一个学习中国建筑智慧、感受营造文化的过程。“最开始仅仅是几个志同道合的人想研发中国古建筑的木头模型,逐渐发现这个项目很受欢迎,很多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都愿意去拼搭这些古建筑,我们意识到这是让青少年感受中国建筑魅力,学习东方艺术和哲学的一种途径。”张翔说。
张翔也注意到,由于古建筑与当代生活十分遥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知榫卯、斗拱为何物,“家长希望孩子成长为‘国之栋梁’,但孩子们不知道何为‘栋’、何为‘梁’。如果孩子亲手搭起一座古建筑模型,了解其中结构,就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栋梁之材’。”张翔说,他的团队专门设计了榫卯平插方式,从而让青少年在拼搭古建筑模型时,增加对木榫卯的了解。
中国古建筑蕴含着东方审美与艺术美感,为了在模型中尽可能保留古建筑的韵味,张翔十分在意模型的细节处理,大到模型的形状和风格,小到斗拱的个数踩数、砖缝的形状大小、和玺彩画的图案,都尽量与真实建筑保持一致。为实现这一效果,张翔不惜时间和成本投入,通常在几十版方案里挑选还原度与难易度最佳方案。“通过这些模型的结构形制、壁画彩绘、门窗雕刻,孩子们耳濡目染,将慢慢体会到东方美感。”他表示。
对张翔来说,传统建筑木模型研发是一个不停迭代、不断精进的过程,“我们每年都会对模型进行一点改进,永远不会‘定稿’,通过迭代,最终将奉献给大家一个不亚于原型建筑的模型艺术品。”(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点“沙”成“金” 新疆持续挖掘沙漠旅游发展潜力
- 杭州推进行李服务一件事改革:以“用心”赢“人心”
- 今年宁夏计划实施路况提升和特色路项目5652公里
- 第三届“一带一路”茶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会议在福州举办
- 2023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首破3000亿元 用户规模创历史新高
- 西藏受地震影响的7处受损国省道均已抢通
-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3》发布 全国城市健康水平较去年上升2.1%
- 离家31年 内蒙古和四川两地警方助女子与亲人“云聚首”
- 贡献端午档接近六成票房 《消失的她》赢得“消失的票房”
- 首届“首旅精彩生活节”开启 为市民提供便捷的消费体验
- 2025年春运,内蒙古全社会人员流动量预计达1.36亿人次
- 首艘国产大邮轮今日交付 你离大邮轮只差一张船票
- 课间消失问题引关注 中小学课间“圈养”困局如何破解?
- 广东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面积340.89万亩
- 中证协:二季度评级机构共承揽债券产品2626只 环比增逾16%
- 福州仓山区一餐厅发生疑似燃气爆炸 3人受伤
- 土总统:强震已致35148人死亡 系土史上死亡人数最多地震
- 持续用力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 江苏徐州举办第二十六届投资洽谈会 签约53个项目“吸金”1040.2亿元
- 对单位保有“秘密”,缘何官司有胜有败
- 热门推荐
-
- 一图看懂:健康乡村建设“路线图”
-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 中巴专家冀生物科技合作提质升级、促进低碳减排
- 山西加速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 诺奖得主警告:美对华“敌对”政策或使世界分裂
- 2023年上海财险业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风险保障3.1万亿元
- 世界高血压日:这种“老年病”为啥盯上了年轻人?
- 新疆“绣郎”:穿针走线“须眉”不必让“巾帼”
- “翰采文华——刘怀山中国画作品展”在京启幕
- 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他给土壤“把脉会诊”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杨硕:推动针灸发展系统化 加强针灸临床应用
- “亩均论英雄”,制造业提质增效的新突破口
- 西安“00后”护士:护龄两年成科室最年轻带教老师
- 对话王子文丨走出曲筱绡,走进叶文洁
- 深空嘉年华科普活动在安徽合肥举行
- 2023年杭州律师办理涉外案件标的额逾389亿元
- 法国政府挺过议会不信任投票
- 甘肃检行合力共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 聚焦闪闪发光的平凡人
- 白宫:美方不寻求中东局势进一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