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金声丨1.4亿人次,民航暑运连创新高
这个暑运,空港客流迎来高峰,飞机频繁起降——
创新高:截至8月30日,北京大兴机场边检站受理签发的144小时临时入境许可量已达去年同期的10倍,今年以来经大兴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数量首次突破300万人次。
开新线:7月30日,一架厦航客机从厦门飞往马尔代夫,正式开启福建首条直飞马尔代夫的定期航线;8月31日,多彩贵州航空开通贵阳往返越南河内的首条国际客运航线。
从数据看,今年民航暑运可谓“热辣滚烫”:7月份我国民航运输规模创月度历史新高,进入8月,单日旅客运输量再创历史新高,截至8月31日,民航暑运累计运输旅客1.4亿人次,又创历史新高……
这份连创新高的暑运“成绩单”,有力印证了民航业持续恢复向好的态势。
疫情3年,民航业遭遇运量下滑、成本攀升、资金短缺等困难,成为受冲击最大、影响最为直接的行业之一。今年暑运,民航日均运输旅客达228.9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17.7%,比2023年增长12.3%。同时,航司经营状况明显改善,近日披露的多份半年报显示,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同比大幅减亏,华夏航空成功扭亏为盈,春秋航空净利润增长超六成,吉祥航空净利润增长超5倍。一系列指标证明,民航业正在加快复苏回暖。
复苏回暖,离不开各地各部门从减税降费、应急贷款、航班补贴等方面出台的有力政策支持,离不开民航企业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创新“随心飞”产品,增加“客改货”航班,探索直播带货、餐食配送等新业务……各大航司千方百计降本挖潜、克服困难。去年以来,民航业抓住机遇,乘势“起飞”,仅用1年多时间就实现强劲复苏。实践充分证明,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主动作为,我们就能够战胜前进中的困难挑战。
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性产业,民航业复苏回暖,也折射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从一份民航暑运“成绩单”,还能看到消费、外贸、对外开放等多方面的积极信号。
透过“成绩单”,看到消费新增长点。一趟趟“干支通”航班,带火一大批“宝藏小城”。黑龙江伊春、江西宜春、湖南常德等避暑旅游地机场旅客吞吐量实现翻倍,山西大同、新疆伊犁、云南普洱等地酒店预订量明显增长,“民航+文旅”深度融合,我国旅游市场空间更广、消费活力更旺。
透过“成绩单”,看到外贸新动能。多家机场实现了单日或单月货运量新高,生鲜冷链产品进口和精密仪器等高技术产品出口迅速增长。从区域看,我国与中东欧等共建“一带一路”地区的货运往来日益密切,同时河南郑州、湖北鄂州等内陆航空枢纽加快崛起。这些趋势表明,我国外贸正朝着更加多元化、差异化和高附加值、高效率的方向不断升级。
透过“成绩单”,看到开放新活力。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我国适用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37个口岸中,有20多个是机场口岸。今年前7月,外籍人员来华观光、会议商务活动、探亲访友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03%、81.5%和107.4%,同时,暑运国际客运航班量达11万班,同比增长67.7%,民航高水平开放功能进一步增强,支撑全球游客“China Travel”热度。
这个暑运,繁忙的不只是民航。高铁穿梭不停,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87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公路车流如织,人员流动量达98.19亿人次,增长3.77%……跳动的数字,映衬经济的活力,彰显发展的生机。(来源:人民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长江经济带主流媒体社长(总编)走进庐山采风
- “小车小团”深度游玩 贵州新增产品助力游客沉浸式体验
- 中国何时能诞生世界级影视IP?
- 朱鹤新:中国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目标和决心不会变
- 第四届法兰克福中国节开幕
- 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
- 高血压人群运动要注意哪些事?
- 做好暑期托管要下足“绣花”功夫
- 湖南常德发生一起车辆撞人事件 警方通报:39岁男子被抓获
- 雪豹现身新疆雪后山区 身姿矫健步伐沉稳
- “雪豹之都”呼之欲出 青海西宁打造城市IP冀“流量”变“留量”
- “跑酷+非遗”:这届年轻人把非遗传承玩“活”了
- “课间圈养”引热议,多地强调引导学生课间走出教室
- 余淼杰: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根本态势没有发生改变
- 美官员:多个美国驻欧军事基地进入高度警戒状态!
- “1+10”对话会: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吁“同球共济”
- 外媒:国际钻石巨头大幅下调钻石价格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瑞昌: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百姓增收
- (身边的变化)百年窑火唤醒浙江江山古村
- 湖南上半年进出口破3300亿元 创历年半年外贸值新高
- 热门推荐
-
- 广西妈妈坚守二十余年 用爱为脑瘫双胞胎儿子撑起一片天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支持更多外资机构合规、深入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
- 好内容是“压舱石” 原创图书如何出精品?
- (走进中国乡村)广西瑶寨“绿叶”变“金叶” 茶香飘四海
- 2000年前 “快递小哥”如何工作?(文物有话说)
- 百岁骨折患者上海成功手术 专家:高龄骨折患者尽量尽早手术
- 韩国宪法法院要求尹锡悦方面在24日前提交国务会议记录
- 回暖列车已出发 这个冬天最冷的时段算是熬过去了?
- 三伏贴能“躺瘦”? 吃生姜可“热养”?
- 国产一次性高清宫腔镜上海亮相 “即诊即治”、高效安全将造福更多女性
- 满族新城戏长春演出 老牌剧团焕发新生机
- 日本山形县等地大雨持续 多处房屋被淹,有人员失踪
- 直升机发生事故,伊朗总统生死未卜
- 2023年荷兰旅游住宿创历史新高 阿姆斯特丹最受游客青睐
- 业内专家谈中国小游戏“出海热”:未来发展仍待观察
- 同江铁路口岸实现中欧班列双向贯通
- 15万人!俄罗斯春季征兵正式开始
- 国际识局:听了美国话?日本宣布“限芯”!中方表态
- 宝成铁路等三条重要铁路线路启动大修集中修
- 日本自卫队训练中手榴弹爆炸 致1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