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指标居前!银行业半年报交卷建行向“内”求变
中新网9月3日电(中新财经 宫宏宇)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银行业全面转型已箭在弦上。
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银行业高速扩张的时代日趋落幕;另一方面,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市场利率下行,进一步挤压银行传统利润空间。
面对新挑战,如何实现提质增效,成为银行业的必考题。随着2024半年报陆续出炉,从各家银行的业绩表现和高管表态,一些新的解题思路正逐渐浮出水面。
“坚持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在‘均衡协调’上求实效,较好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建设银行行长张毅9月2日在建行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如是指出。
解题——从大到精提质量
求规模,求速度,是银行业过去十几年的增长逻辑。但随着经济增长进入新的周期,增量放缓成为必然。推动扩张节奏、增长质量与整个经济环境现状相匹配,是银行业紧迫需要解答的命题。
以“提质”的考量,代替对总量的追求,由多到精,由大到强,作为国有大行之一,建行半年报透露出这样的破题思路。
从数据上来看,截至6月末,建行资产总额40.2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5.14%,净利润1650亿元,不良贷款率1.35%,资本充足率19.25%,这意味着建行在复杂外部环境下较好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与此同时,数字上的增减变化,也折射出建行对资产管控做的一道“加减法”。
张毅提到,今年以来,建行在加快核心资产增长,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的同时,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持续压缩低效资产占比,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并推进资产质量主动管控。
此外,他表示,在负债质量方面,建行搭建了企业级资金大循环体系,聚焦源头资金和结算资金,大力拓展高质量负债。
优化资产结构,是基于建行对新形势下银行业长远发展的深刻判断。建行董事长张金良今年4月曾指出,要深化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的认识,摒弃以规模和速度论英雄的传统思维。正如业内人士表示,当前银行高质量发展比仅追求增量对银行应对波动、控制风险的意义更为深远。
建行相关指标的不俗表现为其领导层“提质增效”的实践带来了更多支撑和信心。中期业绩数据显示,得益于优质资产的良好表现,建行在资产盈利能力这一核心指标上表现持续突出,上半年ROA 、ROE分别录得0.84%、10.82%,继续保持可比同业领先优势。截至6月末,建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9.25%,一级资本充足率14.9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01%,均较2023年末有明显提升。
破局——从外到内修“内功”
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中国银行业新发放企业类贷款平均利率较2021年的前期高点下降超100个基点。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4%。
在此背景下,大多银行纷纷布局降低负债端成本和扩大生息资产,以稳定经营业绩。不过,就利率持续下调的预期来看,相较于寻求外部营收增长点,从内部增效已成为银行业实现稳健增长、重塑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洞察这一趋势,建行在国有大行中率先提出了“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经营理念。一方面,建行加强成本管控,推动集约化经营;另一方面,建行加快数字科技研发,向精益管理要收益。
张毅介绍,今年上半年,建行提升费用开支效率,增加战略重点和科技创新投入,压缩一般性支出。建行经营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1.67%,成本收入比继续保持市场良好水平。
此外,在数字科技重塑企业经营的大背景下,建行依托大行优势,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AI技术应用。同时,作为拥有大量线下网点的国有大行,积极深入推进网点复杂业务集约化运营与流程优化,依托科技手段持续为员工减负赋能。
在一体化、集约化的运营思维引领下,上半年,建行集约化运营事项累计拓展至308项,人民币账务性业务外汇汇款业务集约化处理比例均超98%,业务办理效率和用户体验显著提升。
“主动管控资产质量”,也是银行业落实中央防范金融风险要求的关键点之一,以及新形势下备受市场关注的经营表现。在这一领域,各家银行都在发力,从半年报来看,建行已初步探索出一些有效的路径。
“我们持续完善客户综合融资管理体系、强化集团一体化风险管理充分发挥智能化风控效能、加强信用风险前瞻管控,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实现了风险处置量质双优。”张毅提到。
“我们将更加注重统筹协同,全面推进‘五大行动’。”张毅强调,建行未来将开展零售信贷行动、资金稳固行动、中间业务提质行动、降本增效行动和客户深耕行动“五大行动”。其中,通过降本增效行动,建行将加强成本费用管理深化资本集约化转型,向全面成本管理要效益。
聚焦——服务实体助民生
从建行为代表的国有大行的发展实践,不难看出,在经济增长的新周期,银行发展的质效逻辑已然改变,衡量银行增长的标准从规模转到质量,从总量变为效率。而银行提质增效的根本目标,在于更好聚焦主责主业,融入经济与民生发展的大局。
2024年,在中央强调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和做好“五篇大文章”的大背景下,规模、技术领先的国有银行在服务“五篇大文章”方面探索积极。
以“科技金融”为例,上半年,建行创新评价工具,构建“股贷债保”服务体系,打造区域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新模式。截至6月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8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31%。
在“绿色金融”领域,建行聚焦绿色低碳转型,绿色贷款余额4.4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93%,债券投资组合中投向绿色领域资金规模超2000亿元。
此外,建行通过支持国家区域战略、助力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融入发展大局,并结合自身业务优势,支持“三大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
在经济环境更为复杂之时,银行业应更显担当。展望未来,张毅强调,建行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持续增强风险思维、全局思维、发展思维、客户思维、协同思维、竞争思维,坚持守正创新,专注主责主业,把建设银行各项工作融入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中去谋划推动,找准金融服务着力点,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在沪探讨当前地缘政治与多极外交
- 胰腺癌发病与饮食有关,糖尿病人是高危人群
- 今年前5个月石家庄海关RCEP签证金额超10亿元
- 年轻人的新年第一游,路过打卡正被沉浸式深度体验取代
- 中欧班列(科克舍套—武汉)首趟回程班列抵达武汉
- 外媒:伊朗萨拉万地区发生袭击事件 5名伊朗士兵死亡
- 大型原创音乐剧《殷红木棉》在穗展演
- 外媒:埃以边境一埃及小镇医院遭导弹袭击 致6人受伤
- 湖南永州举行瑶族服装秀 海内外21支队伍展开比拼
- 中国(山东)—南非经贸合作交流会在开普敦举行
- 消费需求恢复 中国CPI同比三连涨
- 湖北咸宁“引才专列”开进高校 现场审核面试
- 为他人代做核酸检测? 行政处罚
- 工伤鉴定现场搬到了患者病床前
- 专家学者在沪分享中医药走向更广阔世界的可行路径
- 国际锐评|透过中国两会读懂全过程人民民主
- 中国最深地热探井在海南开钻
- “笨老头”的国货直播间,火了!
- 《湘商之歌》正式发布 凝聚“湘”力量奋进新征程
- 美媒:近半数美国人认为美边境乱象已成国家安全问题
- 热门推荐
-
- 多所高校开启宿舍分配新模式:投“简历”找舍友
- 加拿大温哥华开启2024中国电影周
- 校园枪声再起!美国丹佛高中17岁学生开枪打伤两人
- 研究报告称:中老铁路助力 泰国对华陆路出口快速增长
- 江西宜黄发生山体塌方三车被埋无人伤亡 公路部门紧急抢险
- 中新健康 | 国家卫健委:请公众关注“健康体重” 降低重大慢病发病率
- 荷兰瓦登海起火货船被拖至港口善后 船东等将展开联合调查
- 面对汇率波动风险,义乌外贸企业如何抓住避险最佳时点?
- 《我的阿勒泰》正在热播 原著作者李娟:我的写作没有滤镜
- 舞蹈影像创作者宋乃龙:对自己的认同感来源于舞蹈
- 河北唐山港货物吞吐量稳居全球第2位
- 湖北出土楚简,将中国最早乘法口诀实物提前约100年
- 广东开展公路铁路水路地质灾害隐患拉网式大排查
- 澳大利亚墨尔本发生热气球坠落事故 1人遇难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冬日里的小“莓”好
- 世界首艘散货风帆改造轮首次来靠福建莆田
- 12月16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上周五下降0.13个点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世界铜都”江西鹰潭:“四位一体”助力铜产品“买全球、卖全球”
- 山西强化工贸企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
- 西安动车段:“闷”在厕所里的机械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