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学者看中国:经济前景可期 提供发展借鉴
中新社温州9月2日电 (记者 王逸飞)“我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保持乐观。从2020年到2035年,相信中国人均GDP和GDP可以翻一番。”9月2日,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罗思义如是表达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信心。
当日,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未来”明德战略对话(2024)系列活动的欧美学者,参访浙江温州商学院并参加第三届WZBC温商国际论坛。他们看好中国经济的同时,也认为中国提供了诸多发展模式借鉴,东西方需要更多交流合作。
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重要发祥地。近两日,多位欧美学者先后在浙江义乌、温州参访,了解中国民营经济现状。这让身为英国经济学家的罗思义印象深刻。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成功发展,这是全世界经济体制发展过程中最具创新性的一个体制。这样说并不是出于客套,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在如此长的一段时间内实现了如此快速的增长。”罗思义说。
欧洲亚洲事务研究所(EIAS)总裁顾爱乐对温州并不陌生,他也以“温州”为视角描述着中国的变化。
“中国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超越了所有人的期待。在欧洲,很多人都熟知温州这个地方,因为很多中餐馆都是温商经营的。现在我们看到去欧洲的温商迎来了第二次高潮,但这次更多人是去追求学术或创业上的成就,包括科技创新等方面。”他说。
美国“中国全球战略研究所”主任图格鲁·凯斯金以《中国和中东在21世纪的关系》为题进行演讲时表示,当代中国作为一种模式可以被其他国家借鉴。
他说,“中东国家和北非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以更好推进社会民主和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也应采取一种前瞻性的合作方式,和中国建立比较好的贸易关系可以更好造福这些国家。”
美国威尔逊中心全球欧洲与基辛格美中关系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历史与国际事务教授克劳斯·拉雷斯则表达了加强东西方交流的愿望。
“人与人的交流对话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和西方国家政府都强调了人的交流,但目前交流程度不够。我们要大力推动人的交流,包括学生、学者、企业家、游客的交流等等。例如中国政府对15国试行免签入境15天政策,西方国家也可以出台类似政策,以推动人的交流。”克劳斯·拉雷斯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昆明至泰国拉廊多式联运列车开行
- 原创话剧《诚信老爹》杭州上演 讲述“子债父还”真实故事
- 山西公布永济市一起致4死坍塌事故调查报告:系违规作业
- 2023年夏季中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8℃ 达历史次高
- 国家卫健委:鼓励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医养结合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7级地震 震源深度25千米
- 补贴范围扩至15大类 山西加力支持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启动
- 东西问·荐书丨韩胜宝:听世界讲述中国孙武的故事
- 提供万余岗位!鲁疆人力资源协作促高质量充分就业系列活动举办
- 商务部:京沪等5城离境退税销售额约占全国80%
- 暑期档票房创新高 档期是“票房灵药”吗
- 违反禁令再次入狱3个月后,《素媛》原型罪犯刑满释放
- 北美票房:《绝地战警:生死与共》首映夺冠
- 四川:汉巴南铁路巴中段铺轨完成
- 探索商圈管理服务新模式
- 提升国际航运中心核心竞争力
- 四川省红十字会调拨一批救灾物资驰援重庆洪涝灾害
- 中国铁建签约2034年沙特世界杯体育场及周边体育村项目
- 多国央行“购金热”延续说明什么
- 中国-中亚峰会丨如果钱币会说话——中国中亚友好交往的前世今生
- 热门推荐
-
- 大连中山区打造“惠小哥”15分钟便捷生活服务圈
- 端午消费火爆但复苏基础不牢,促消费政策仍需加力
- 广西桂林:山洪致多人被困山谷 桂林消防紧急救援
- 杂交水稻累计推广应用70多个国家 增产粮食近10000亿斤
- 国际岩溶学界专家齐聚重庆 探索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奥秘
- 第二批援柬中医医疗队抵达柬埔寨 推动建设中柬中医药中心
- 河北地震局:经分析研判,河北近期发生5级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
- 宁波机场首开直飞柬埔寨金边定期航线
- 韩媒:因健康原因,尹锡悦请求推迟16日上午的调查
- 巴西将投15亿雷亚尔防控登革热
- 以军从加沙地带北部杰巴利耶难民营撤出
- 第134届广交会开幕 展览面积和企业数量均创新高
- 斯里兰卡专家:美国“以台制华”背信弃义 严重破坏世界秩序
- “520”逢小满 京城逾3200对新人登记结婚
- 《喀什古丽》:一趟跨文化的电影之旅
- 冷空气继续吹冷南方 华北西南地区气象火险等级高
-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数字经济的支持力度,考量何在?
- 做公益长期主义者 富德生命人寿“小海豚计划”十余年持续关注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 万里长江入海口,上海崇明如何建设“世界级生态岛”?
- 推动“三农”短视频生产 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