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兴产业链 强化服务向“新”力——招商银行举办产业升级金融服务研讨会
伴随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应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质生产力,已然成为未来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其培育与发展也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2023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启动了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推动央企与各类所有制企业互利合作。招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于8月28日在雄安新区举办产业升级金融服务研讨会,围绕“聚力共链,产业启航”主题,链接“政银产投研”多方力量,锚定“能源产业”和“未来产业”两个大方向,邀请产业链链主及上下游重点企业参会,搭建对接交流平台,助推产业链融通发展迈上新台阶。
搭建平台,聚力各方变“产业链”为“共赢链”
活动现场,招商银行研究院总经理陆文东以《以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题发表主题演讲,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机遇与挑战。根据研究院观察,近五年每年各地企业跨区域投资所产生的新注册主体中,注册资本大于1000万的超过50万家,上市公司以及其他对外披露的跨区域投资项目年均超过10万个。“产业升级”“集链成群”“产业转移”等带来新机遇与新挑战。
去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启动实施“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等系列举措,以央企为代表的链主企业带动全社会投入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的力度显著增强。
本次活动是招商银行继今年6月“大湾区专场”后再次聚焦产业链发展的研讨会,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邀请国务院国资委、工信部、行业专家以及重点央企链主企业的十多个产业链上的200余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如何把握产业升级发展机遇等相关内容,共话链上企业发展新机遇,共谋产业升级发展新局面。
向“新”而行,助力能源与未来产业焕生机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也是河北雄安新区设立七周年。雄安新区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阶段,各类绿色建筑新技术在此广泛应用;围绕数字技术,雄安新区构建了智能网联、IPv6、鸿蒙、光电子等创新生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资金链、价值链“六链融合”,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让未来产业在雄安新区“起飞”。
据雄安新区政府官网披露信息,目前央企已在雄安新区累计设立各类机构200多家,示范作用和集聚效应凸显。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已聚焦70家科技型企业,今年还计划引进、孵化前沿技术企业不少于100家。作为扎根首都、服务首都的重要力量,招商银行根据京津冀及雄安新区特色优势产业,在活动中分别设立了“能源产业”和“未来产业”两大论坛。
“能源产业”分论坛上,国合洲际能源研究院围绕“能源产业安全及新质生产力”做主题演讲;圆桌论坛环节,招商银行多位专家与国电投云链科技、中车株洲所、天合光能、国网汇通金财等链主企业嘉宾就“共谋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交流。“未来产业”分论坛上,百度智能云应用平台部总经理黄锋分享“AI时代生产力提升:如何快速布局落地企业级AI应用”;海光信息分享“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圆桌论坛环节,百度智能云、千寻智能及招商银行行业专家围绕“AI时代下未来产业的机遇与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活动现场,中车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李铮就“发展新型产业链金融服务,履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做主题演讲。
全力提质,招商银行优势赋能产业发展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当前行业发展日益呈现头部化和“集链成群”的特征,招商银行依托多年深耕行业的专业认知和实践积累,针对企业跨区域、集团化、走出去的趋势,在总行的部署安排下全面启动“聚力共链”行动,将全行专业队伍及服务能力统一到“以客户为中心”的界面,以厚积薄发的经营优势,积极拥抱产业链发展。
研讨会上,招商银行介绍了企业集团化经营综合服务方案,并分析中国企业集团化经营趋势,结合该行服务案例,深度讲解了集团客户需求分析及招行解决方案。随后,与会嘉宾共同见证“聚力共链”产业升级金融服务合作联盟正式启动。
据介绍,近年来,招商银行始终紧密围绕核心客户的产业链、投资链及生态链网络,率先打破组织架构隔阂和信息竖井,搭建起“全行服务一家”服务体系;全面升级产业服务体系,以专业的认知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围绕企业账户管理、结算、供应链融资等内容,为集团客户跨区域经营提供统一高标准的金融服务。
同时,自2022年以来,招商银行进一步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将科技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线方向之一,以“体系化机制、专业化能力、生态化场景”为主要抓手,推动科技金融工作向纵深发展。通过与政府机构、交易所、投资机构、产业园区和链主企业等渠道深入融合,打造“政务、资本、产业”三大生态联盟,全周期、一站式支持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是全力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招商银行将继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持续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以“自身所长”服务好“国家所想、企业所需”,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为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注入高质量金融推动力。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为32380亿美元
- 上半年公募基金首募总额超5100亿元 新基金发行市场“冷暖不一”
- “小学生不盲从标准答案”是宝贵一课
- 德国一旅馆部分倒塌致1人死亡 仍有8人被困
- 中新健康 | 热性惊厥是否影响儿童脑发育?中国专家提出新观点
- 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座谈会举行
- 海关总署:持续推动清理规范口岸收费
- “全球独角兽项目:新能源与传统产业的颠覆”开幕式论坛在悉尼举行
- 甘肃靖远通报“枸杞生产加工存违规违法问题”:成立联合调查组
- 冬季风暴持续袭击美国多地 已造成至少83人死亡
- 青海大柴旦地区首次发现雪豹 相关部门合力救护
- 演唱会下沉县城 催生年轻人文旅消费新潮
- 2019年底以来广州法院通过破产重整、和解机制化解债务166.53亿元
- 黑龙江省首个保税航油项目通过验收
- 别克MPV家族累计销量突破180万辆
- 聚焦ESG与高质量发展 2023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在京举行
- 中国出口每4辆汽车中有1辆“安徽造”
- 继法网、中网后,海尔又成为澳网官方合作伙伴
- 上海:确保到年底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比例不低于90%
- 交通运输行业主要指标四季度上扬态势明显
- 热门推荐
-
- 前10个月天津口岸出口汽车同比增加24.6%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看一趟夜长沙!
- 吉林推动用数字化技术让非遗故事鲜活传承
- 世界欢乐城·外语城打造欧洲建筑文化“大观园”
- 信用卡对年轻人来说为啥不“香”了?
- 宁夏上半年外贸进出口额超百亿元 新兴市场开拓实现新突破
- 陕西榆林蘑菇菌丝首次走出国门
- 于宣南感受北京文化源头 “十月作家走西城”活动举办
- 古建筑异地复建 尘封百年上海天后宫或成传统与现代交融文旅新地标
- “五一”假期海南景区恢复营业 各地推出文旅促销活动
- 印度GDP超英国、人口超中国,离第三大经济体还差4年?
- 国庆长假将结束 三招让你工作“满血复活”
- “一票”打卡三城!福建首次推出铁路旅游计次票
- 前11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8.27万亿元
- 今夏用电负荷持续攀升 能源央企“花式”保供备战迎峰度夏
- 多地发布2022年平均工资 这些行业“钱景”好
- 贵州乡村里的“慢”“热”生活
- 四川九寨沟保护区首次发现荒漠猫
- 2022年山西生态环境“成绩单”出炉 多项指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
- 人类发展政策对话:以人为本的政策和投资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