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自然资源现代化治理:从“数字”加速向“数治”转型
中新网长春8月24日电 (记者 郭佳)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自然资源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24日在长春召开,全国各地260余位专家学者集中分享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自然资源现代化治理的成果及生动实践。
本次会议发布了133个学术报告,内容涉及自然资源信息化与国土空间智能感知、资源环境大数据信息融合与应用、大数据时代的自然资源与生态治理信息平台等主题,突出展现了我国自然资源现代化治理正从“数字”加速向“数治”转型。
我国今年印发的《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总体方案》明确要求,要大幅提高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信息化水平和效能,并融入数字中国建设,全面助力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满春在题为“时空大数据与国土空间治理”的报告中,介绍了空间信息感知、数字孪生模拟、应急响应监测等技术在国土空间认知的应用,土地用途管制、双碳战略支撑、陆海统筹空间优化、全球运输网络等技术在国土空间管理中的应用。
“时空大数据对国土空间治理的支持包括但不限于国土空间认知、国土空间优化、国土空间管理等方面。”李满春说,时空大数据技术是数据资产向数据资本转化的有效模式,它具有无限潜能,特别是在自然资源监测和信息化的顶层设计下,是能够作出更大贡献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江东在题为“地缘环境系统模拟与风险预警”的报告中全面梳理了地缘事件发生的驱动因素,深度挖掘了地缘事件发生的内在规律和演化特征,提出了耦合时空信息和机器学习算法,探究地缘事件发生机理、评估未来地缘冲突风险的技术方法。
“自然资源的风险在哪里?过去我们关注数量够不够,后来关注质量行不行,现在还要关注产业链安全不安全。”江东认为,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自然资源研究的内涵和区域必然要不断拓展,因此,分析地缘环境要素的变化、预估地缘环境演变趋势并提出应对风险的措施,将是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科技保障。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王宗明认为,科研工作者应该主动拥抱新技术、新方法,从“数字化”到“数治化”,虽然一字之差,但后者更侧重于实际应用,体现的是数字化治理能力的整体跃升。“对各种自然资源的管理,比如在森林资源、耕地资源等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成果日渐成熟,其客观准确性正对政府决策产生着日益深远的影响。”
本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自然资源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承办,会议共设立1个主会场,10个分会场,以“面向绿色发展的自然资源信息融合创新”为主题。(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想知道雪糕“顽固不化”的秘密,看这里
- 央行:促进物价低位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
- 民航业进入增量提质关键期
- 报告称美国校园暴力和安全问题恶化 更多学生受到威胁
- 上海云翔寺为11位百岁老人颁发“和谐人瑞奖”
- 北京实现境外银行卡“刷卡”乘地铁 为中国内地首创
-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数量突破1000颗 取得多项重大成果
- 江西景德镇:金融“添翼” 助力航空产业“扶摇直上”
- 2024年江西省大中型项目投资突破1万亿元
- 台湾青年走进宁夏:百闻不如一见
- 签约2083亿元 世界奶业大会全产业链招商推介会收获满满
-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现处置两起美对我大型科技企业机构网络攻击事件
- 北京:延庆骑游路线新增自行车休闲区
- 90余件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学院院士代表作集中亮相中国美术馆
- “飞虎队友谊学校”广西柳州授牌 延续中美青年友谊
- 8月8日央行开展7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中亚及俄罗斯媒体代表走进“中国雪都”新疆阿勒泰
- 《黄河文化大会》郦波趣解“吹牛皮”由来
- 专家:工程机械行业正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 中国“篮球少年”到访洛杉矶以球会友
- 热门推荐
-
- 日媒:日本音乐家坂本龙一去世
- 中国民航局:到2035年建成航空运输强国
- 北京京剧院《社会艺术水平测试京剧系列教材》出版发行
- 韩国法院对尹锡悦签发逮捕令 所涉罪名为“内乱头目”
- 法国一名市长住所被暴徒袭击 市长夫人受伤
- 峥嵘岁月 家国记忆|沈树胶: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侦察尖兵
- 去年最赚钱的电影,是它!
- 浙江秀洲儿童剧掀暑期新潮 家门口尽享“国家级”体验
- (乡村行·看振兴)千年青瓷传承地:浙江小山村吸引世界目光
- 国家外汇管理局:1-6月银行累计结汇78482亿元人民币
- 中国北方县城扎堆“跑马”:借赛事擦亮小城特色名片
- “曹氏风筝”传承人内蒙古行:以草原为舞台,向世界讲述中华文化
- 农业农村部:秋粮面积比上年稳中有增 作物长势总体正常
- 2023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主题活动在宁波举办
- 港媒:对美国最迫在眉睫的威胁是美国人而不是中国人
- 央行征信中心:所谓“征信修复”并借此敛财的均为诈骗行为
- 宝宝为啥喜欢“投降式”睡姿?别强行把胳膊塞被窝了
- 浙江“卖鱼哥”获评“金华好人” 弘扬社会正能量
- 暑期要防范意外伤害 别让孩子游野泳
- 山东普遍推行智慧供暖 让居民冬季暖身又“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