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经济总体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7月经济总体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权威发布)
生产需求继续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总体延续回升向好态势。8月15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介绍了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消费延续恢复态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观察经济运行的需求侧,7月份,随着各项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发力显效,消费延续恢复态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看消费态势,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比6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
商品零售有所加快。7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7%,增速比6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在限额以上单位18个商品类别中,10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回升。
服务消费增长较快。1至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7.2%,增速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4.1个百分点。在暑期旅游旺季带动下,交通出行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消费增长较快。
新型消费不断拓展。从7月份数据看,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7%,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0.7%,新能源汽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6.9%,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成为新趋势。
线上消费稳步提升。在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推动下,1至7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7%,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25.6%,占比较上半年提升0.3个百分点。
看投资态势,1至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6%。
制造业投资挑大梁。1至7月制造业投资增速比全部投资高5.7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2.2%,比上半年提高4.7个百分点。
高技术产业走在前。1至7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4%,高于全部投资6.8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7%和11.9%。
重大项目贡献大。1至7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7.6%,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1个百分点。
设备更新成效显。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1至7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0%,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0.7%;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0.9%,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快于全部投资7.3个百分点。
观察外需,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5%,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进出口累计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货物进出口质升量增。
“总的来看,7月份市场需求继续恢复。但也要看到,一些发展中、转型中的问题还在显现,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刘爱华说。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7月份,在宏观政策加力显效、新动能加快成长以及出口带动作用增强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环比增长0.35%。具体而言:
八成行业近六成产品实现增长。7月份,在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80.5%。在统计的597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54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是59.3%,接近六成。
装备制造业发挥“压舱石”作用。7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4个百分点,贡献率为47.9%,接近五成。
制造业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从行业看,7月份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等高端装备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8.1%、13.1%、11.0%,增速分别比6月份加快8.8、2.1和6.8个百分点。从产品看,民用无人机产品产量同比增长达到84.7%、服务机器人增长41.6%、集成电路增长26.9%、工业机器人增长19.7%,都实现了两位数的较快增长。
绿色产业绿色产品快速增长。7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7.8%,多晶硅产量同比增长27.3%、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39.6%。
工业品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今年以来,虽然国际经贸环境错综复杂,但工业品出口增长有所加快。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6.4%,比上月加快2.6个百分点。在有出口的39个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出口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84.6%。其中,汽车行业出口交货值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化工行业也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企业预期保持乐观状态。7月份PMI中企业生产指数为50.1%,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1%,继续处于扩张区间。
有基础、有条件战胜发展和转型中的问题
展望下阶段,刘爱华表示,经济运行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新旧动能转换阵痛显现,不同领域之间发展出现分化,还有高温、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也对经济运行产生了一定的扰动。
“既要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又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仍是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刘爱华说。
从生产端看,新动能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提质升级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和新优势。1至7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同比分别提高0.6和0.9个百分点;虚拟现实设备、新能源汽车等智能绿色产品都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经济新的增长点逐步形成,有利于增强经济上行动力。
从需求端看,市场潜力、政策效力有望带动国内需求继续恢复。
“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我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GDP连续3年超过1.2万美元,当前正处在消费潜力加快释放的时期。”刘爱华说,近期,各地区各部门加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不断围绕国潮新品、区域特色优化消费供给,亲子游、演出游、赛事游、影视游等新型融合式消费快速发展,成为带动消费增长的亮点。
下一步,随着《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逐步落地实施,加上中秋、国庆等假期到来,国内消费市场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投资方面,随着“两重”建设项目提速建设,短板领域、薄弱环节、新赛道新领域投资增势良好,投资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从政策端看,宏观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效应持续释放。
刘爱华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有利于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有利于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内生动能。
未来,随着重大政策落地见效,重大举措加快推进,专项债、超长期国债加快发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增强,将有助于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合力,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有利条件。
“总的来看,尽管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中国经济发展仍是有利条件占优,有基础、有条件战胜发展和转型中的问题,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刘爱华说,当前,关键是要推动各项决策部署有效落实,把发展潜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本报记者 李心萍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6日 04 版)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转发收藏!春运今日启幕 出行提示请收好→
- 第六届进博会:56家新加坡企业参展 近四成是“新朋友”
- 盘活资源建设场地 开放公共体育场所
- 端午假期世界文化遗产地安徽黟县迎客流“小高峰”
- 7017名消费者拿到全额退款
- 中国首次实现国际重要湿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 2024年一季度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回升向好
- 广西海事局启动IV级应急响应防御台风“泰利”
- 重庆女企业家代表共聚一堂 助力“巾帼优品”出海
- 没资质的托儿所 也不愁生源
- 如此赏景客 村民不欢迎
- 西藏石刻艺术保护研究者格旺:“撬开”尘封在石头里的记忆
- 北京6.7万余名考生雨中迎高考 作文题聚焦守正创新
- 直击台风“格美”登陆前:侨乡福清“三停一休” 海面风大浪急
- “一休哥”书法作品杭州展出 中日艺术家作品共呈“唐诗之路”
- 马来西亚官员:北京绿色发展令人赞叹,中国经验值得借鉴 | 世界观
- 给眼睛拍艺术照“虹膜写真”兴起 眼科医生:强光可能损害视网膜
- 安徽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 欧美科幻活动家本·亚洛:世界科幻需要中国科幻界更多参与
- 130名中国籍涉赌诈违法犯罪嫌疑人从柬埔寨被押解回国
- 热门推荐
-
- AI技术变革下,中国动漫能否乘“新国风”崛起?
- 农业农村部:着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 探访太原新发现北魏石窟:孤独隐匿山间近1500年
- 新疆昌吉州将投放2000万元消费补贴 助力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 香江观澜:内地香港联手舞动香江 展现文化软实力
- 前列腺癌疾病科普公益MV上线 呼吁男性“从早到晚”关爱“生命腺”
- (经济观察)福建晋江民营企业跑出外贸“加速度”
- 以讨薪之名敲诈工地,35人被刑拘!
- 专访汝窑遗址发现者范冬青:鉴瓷无数仍痴迷那抹天青
- 西藏拉日高速公路工程主体全线贯通
- 湖南新民乐主题音乐会《千里潇湘》在俄罗斯巡演
- 国际识局:“慎重的选择”,特朗普竞选搭档公布,有何讲究?
- 北美票房:《驱魔人:信徒》口碑低开票房夺魁
- 北魏洛阳永宁寺文物首次大规模展出
- (杭州亚运会)今年前8个月浙江义乌体育用品出口50.8亿元人民币
- 把孩子拽出“屏幕”,需创造更多“线下吸引力”
- 拜登能否促成沙以建交?
- 数百家企业亮相大会 “中国教玩具之都”持续提升区域品牌
- “00后”厨师网购“迷药”打算迷奸他人 以走私毒品罪获刑
- 山东深耕沿黄资源 “景文结合”推进沉浸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