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实施16项“小切口”创新改革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新网合肥8月15日电 (张强 张肖茜)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15日在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4月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采取“揭榜挂帅”方式推进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两批次梳理凝练23项“小切口”改革任务清单,安徽累计揭榜16项国家改革任务。
陈军说,安徽是13个国家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份之一。围绕产业需求,安徽选择合肥同步辐射光源开展大科学装置开放共享试点,开放机时占比达到86%,联合开展技术研发项目近600项。
同时,在“科大硅谷”开展多主体全链条创新联合体建设试点,组建运行13个平台支撑、新型研发、产业培育等类型的创新联合体,一体配套“团队+基金+载体”,打造“一栋楼就是一个创新联合体,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链”创新生态。
为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堵点痛点,安徽支持中国科大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改革试点,试点以来作价入股方式转化成果53项,是前五年转化数量的3倍。在安徽大学等5家高校院所开展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试点、安徽医科大学等4所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负面清单”改革试点。目前,相关改革已在安徽106个高校院所推广复制。
近年来,安徽致力推动要素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在人才方面,健全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在安徽省自然科研系列职称中增设技术经纪类别。开展科教融合培养产业人才试点,将技术研发、转化孵化、迭代应用有机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之中。
此外,在数据方面,支持合肥市、淮南市开展以应用场景为基础的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试点;开展跨层次跨部门公共数据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统筹推进数据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整合、数据归集治理及共享应用,建立“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公共数据管理体系。在技术方面,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实现知识产权快速审查、确权、维权,专利确权周期平均只需3个月,时间缩短85%以上。
下一步,安徽将全面总结该省创新改革的典型经验,聚焦“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谋划一批具有安徽特色的“小切口”改革举措。(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我科研团队研发出新型绿色速溶融雪剂
- 广东五部门共同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机制
- 第15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在日本京都召开
- 韩国暴雨致44人遇难 部分灾区或遭新一轮强降雨
- 海南岛西南海域商渔船碰撞事故:在沉没渔船上发现6具遇难者遗体 仍有2人失联
- 韩国一轮胎厂发生火灾 11人因吸入烟雾送医救治
- 北京地铁新增20处便民服务设施 提升丰富乘客消费体验
- 贵州新一轮找矿行动实现重大突破
- 2025广西“中国早春第一茶”系列活动开启
- 1-7月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金额近290亿元
- 智利中部森林火灾形势严峻 受灾民众:家园被毁 我们无能为力
- 中国证监会: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 天津警方通报“女生拒绝司机绕路在高速被赶下车”
- 海内外信众福建泉州祈福共祭关帝
- 北京昌平发布一揽子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 暑假能不能跟孩子好好相处?
- 童车之都的童话与现实:转型升级,难在何处?
- “95后”阿尔及利亚姑娘在中国:架起非中旅游之桥
- 上学了的孩子双减幼儿园的孩子特忙 学龄前儿童网课“不亦乐乎”
- 演唱会、赛事直播进影院 探索多重“新身份”,电影院也“斜杠”
- 热门推荐
-
- 拼经济优环境:经济大省江苏多地召开“新春第一会”擂鼓再出征
- 国家统计局: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7%
- 两会大家谈丨“一老一小”,破困境与找路径
- 透过数据看消费 “五一”假期各地“烟火气”升腾 消费市场强劲增长
- 粤剧电影《范蠡献西施》广州首映 展示南国红豆魅力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小芦笋”撬动大产业 江苏涟水万亩芦笋年产值超10亿元
- 新疆和田如何实现从“天然药仓”到“中医药之乡”的转变?
- 南开惜别叶嘉莹:诗心不朽,莲心恒在
- 甘肃再发干旱黄色预警:河西大部和陇中北部干旱将持续
- 海南继续发布暴雨二级预警 多市县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红色预警
- 2024年已有5位登记在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离世
- 中国西部民歌展演系列活动唱响六盘山
-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看好中国资本市场 支持多项改革落地
- 巫山红叶红得早 水陆并进游三峡
- 春运40天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出入境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约400%
- 学心肺复苏不到3个月 她救了球友
- “中国南海渔都” 发布开渔令 千余艘渔船争“鲜”出海
- 伊朗首都德黑兰附近连续传出多次爆炸声
- 塞尔维亚经济部长:塞中自贸协定为塞经济注入新活力
- 探馆中关村论坛“集成电路展”,多项DPU硬核产品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