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加持上海生活垃圾分类
中新网上海8月10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9日获悉,上海在中国成功探索将AI识别技术用于垃圾分类质量闭环管理:在AI技术加持下,作业单位可对生活垃圾图像和视频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实现对湿垃圾分类品质的智能预警和监管。
上海城投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城投环境)方面9日介绍,近年来,其大规模加速设备技术升级,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持续开展质量管理模式创新探索,迈入机械化、精细化、智能化新发展阶段,积极推动环境产业提档升级。
城投环境是上海唯一一家集固废水陆联运、末端综合处置、水域保洁保障、资源回收利用、有害固废处置于一体的环境保障类企业。当日,城投环境举行质量强企推进大会。
在会上,记者获悉,在推动技术升级方面,相关智能系统的抓拍率、检出率、准确度及误识别率等各项性能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有效降低湿垃圾品质监管的复杂度,有利于倒逼上游的垃圾投放和清运环节的分类操作。
在虎林基地的走访中,记者看到了智能化有害垃圾无人分拣中心,智慧仓储车间通过智能机器人、穿梭车、升降机、分品类定制型中转容器与自动化仓储管理软件,共同组成有害垃圾智慧仓储系统,实现有害垃圾多品类智能出入库统计和在线盘点功能。
据介绍,结合超大城市特点,城投环境以数字化实现垃圾分类运输处置全链条贯通、全工序协同,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化转型模式。生活垃圾全品类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集装箱智能识别、港口智能理货,全程追踪溯源,有力保障了上海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
在运输处置领域,上海成功打造“智慧物流”系统。城投环境对生活垃圾集装化运输处置业务全流程再造优化,实现生活垃圾前端跨地域、中转多码头、末端多模式的全程统一调度监管,确保生活垃圾收运处全链条、全覆盖、全追溯、全监管的“四全”管理。
据了解,作为上海生活垃圾转运处置托底保障单位,城投环境持续改进完善“韧性环卫”体系,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确保城市环境安全有序运行。上海已建成辐射上海内外港全水域、覆盖“1个中心、9个储存库、28个移动点”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在固废中转运输方面,建立水陆联运互补机制,不断提升应急资源调配水平。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提高水域环境运营安全保障水平,城投环境建造投运了32艘新型打捞船舶,建立起黄浦江、苏州河干流全程水面环境污染视频监控系统,水面污染即时发现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特写:莲鹤方壶出土100周年 一莲一鹤成“绝唱”
- 北京80余个商圈“腾龙纳福” 重点超市门店不停歇
- 山东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效果初显 为经济发展提供“绿色标尺”
- 冬奥利好持续 90后扛起体育旅游大旗
- 金融企业声誉风险管理重在制度建设
- 融冰雪之美与诗歌之韵 2025第十一届中国诗歌春晚在阿勒泰举行
- “高原菜篮子”青海海东市: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
- 丹麦驻华大使:丹中双方在环境领域积极合作
- 人生有味 中国好“young ”:菌草治沙“新青年”把论文写在母亲河边上
- 孩子感染呼吸道疾病在家如何护理?权威解答来啦!
- 市长解读:为何哈洽会将“追光”投向黑河
- 俄罗斯一工厂突发火灾 过火面积超1500平方米
- 中老铁路旅客列车开行突破60000列
- 中马建交50周年纪念论坛在马来西亚举行
- 美媒:70%美国成年人感到财务压力 近六成认为通胀是主因
- 武汉实施城市更新让“老汉口”焕发新活力
- 餐饮店热量标签政策效果如何?研究称与减少采购或摄入热量并不相关
- 山西天镇: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乡村振兴“丰景独好”
- 西藏今年实现“藏电外送”17.91亿千瓦时
- 河南民营企业前三季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逾两成
- 热门推荐
-
- 主打“冷”“素” 刷屏的极简午餐适合每个人吗?
- 瓦格纳事件后,俄国防部长绍伊古现身特别军事行动区
- 广西财政支持实施“三大行动” 大力培育高素质“兴农人”
- (神州写真)银发弄“潮”,老有所为
- 何香凝艺术文献展(大阪站)在日本大阪开幕
- 巴西央行下调基准利率 由12.25%降至11.75%
- 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7月初举行 首设新技术新产品首发首秀
- 沪上流行美声跨界组合:用声音传递温暖与力量
- 中国北方首单液化天然气国际中转业务落地大连自贸片区
- 专家呼吁:原研药企业在产品供给和定价上公平看待中国市场
- 端午节期间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金额2.6亿元
- 重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251公里 路网密度居西部第一
- 西安铁路局“丝路号”环秦岭迎新年银发旅游专列开行
- 《“中国新能源绿色发展”系列·御风者》图书在京发布
- 3D打印新技术将不透明树脂制成物体
- 咽喉痛就是“二阳”吗?专家:大多数是感冒引起咽喉炎
- (新春走基层)把福气写进“福”中 杭州“十万人家祈福墙”年味浓
- 老工业基地吉林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 欧洲国家遭遇极端高温天气
- 中国—东盟以戏剧为媒 促文化艺术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