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变化)“鹰城”平顶山:从“中原煤仓”到“材料之都”
中新网平顶山8月9日电 (刘鹏 李海珠)一块煤、一粒硅、一根丝……素有“鹰城”之称的河南省平顶山市因煤而生、因煤而兴。作为中国中部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近年来,平顶山市以煤延链,以科技创新再造产业优势,探索出一条从传统资源型城市向创新之城、新材料之都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近日,记者深入平顶山市生产一线,探寻当地转型发展的“创新密码”。
走进平顶山市宝丰县铁福来装备制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福来”)的生产车间,其自主研发的“坦克炮塔式”履带式全液压坑道钻机正在按照工序组装。这款钻机的工作原理是在井下巷道的煤层中打孔,通过扩孔造穴释放煤层中的瓦斯气体,降低安全隐患。截至目前,这款钻机已在全国近500个矿井投入使用。
“铁福来成立21年来专注于煤矿瓦斯钻探领域,以自主研发推动企业不断创新。”铁福来总经理武泽铭向记者介绍,铁福来近三年累计投入研发资金5874万元,仅2023年投入240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的6.2%。多年来,企业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与多家高校、大型煤业集团等合作研发,目前拥有专利191项,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中原煤仓”,近年来,如何赋予“一块煤”全新意义是平顶山市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基于此,当地加速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领域拓展,以期实现从燃料到原料再到新材料的持续演进。为给予“创新之城”“材料之都”的打造增势赋能,河南省市两级此间亦抛出“大手笔”。在2023年的10月份,围绕聚焦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建设的尧山实验室正式落子鹰城,此举被外界解读为河南省创新体系建设又落下了重要一笔,也将为该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及打造万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
位于平顶山市河南电子半导体产业园的中宜创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宜创芯”),是河南省培育研发“工业粮食”——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新秀。从半绝缘电子级碳化硅粉到导电性晶锭,再到体积、重量、损耗均降低的碳化硅逆变器……每一个突破都见证着煤炭资源从燃料到原料、材料、产品的蝶变之路。
平顶山市卫东区副区长、中宜创芯常务副总经理董建勋告诉记者,依托尧山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和易成新材国家认可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中宜创芯充分发挥碳化硅半导体示范线的技术优势,积极与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等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合作,抢占技术和市场风口。
“我们公司是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化纤纺织产业链条的最后一环,上游企业将黑色的煤炭经技术转化为‘尼龙6’民用丝后,在我们车间加工成制作服装的原料锦纶白坯布。”在平顶山锦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华新材料”)的生产车间里,1200台高速运转的喷水织机将一卷卷白色的“尼龙6”民用丝制成锦纶坯布,从而实现由黑煤到白布的华丽变身。
锦华新材料办公室主任孙秋霞向记者介绍,目前平顶山市已形成上游的煤炭开采、煤焦化工,中游的“尼龙66工业丝”和“尼龙6”民用丝生产,以及下游的尼龙聚合、改性、纺丝等环节完整的尼龙新材料产业链。近年来,多家知名品牌服装企业以锦华新材料生产的坯布制作的时装面料、羽绒服、防晒皮肤衣等畅销海内外。
“未来,平顶山市将持续聚焦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储能等12条重点产业链,打造7个产业集群,同时搭建企业融通创新平台,拓展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推动平顶山由‘中原煤仓’向‘材料之都’的转身蝶变。”平顶山市委统战部副调研员谢运和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淠史杭“数字灌区”项目建设初显成效
- 麦卡锡否认辞任众议员报道 宣布计划2024年竞选连任
- 我国加快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 2022版话剧《苏东坡》归来 创新传承中华优秀文脉
- 河南籍“新乡贤”结缘浙江山村:“以贤带贤” 艺术赋能
- 2023年“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东京赛区决赛成功举办
- 保护普通消费者维权、规制知假买假,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
- 联合国报告:到2030年消除儿童极端贫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或将无法实现
- 浙江湖州当选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
- “平均一个订单亏损10元” 运费险背后藏骗保“黑灰产”
- 黑龙江省东部最大综合交通枢纽投用
- (神州写真)“结婚登报”悄然兴起 都市年轻人演绎“新型浪漫”
- 老挝留学生广西“取经”高铁技术 见证中国—东盟互联互通
- 第十一届济南国际泉水节开幕 民众共度“泉水奇妙夜”
- 新的全国大比拼,马上开打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检察机关共同签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 中国(广西)—越南(广宁)白内障治疗救助项目启动
- 韩国客机事故已致28人死亡 中领馆称机上无中国公民
- 强震已致土叙1.5万人遇难 被困者生存窗口正在关闭
- 第二届中国县域经济投资高峰论坛 专家建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 热门推荐
-
- “甜蜜经济”复苏?婚礼热潮正踏春而至
- 小空间推动大市场 北京市授牌首批演艺新空间
- 金融服务如何惠民生、暖民心?光大银行数字便民有妙招
- 陕西法院去年受理知识产权案件9543件 “以案促治”助力创新创造
- 中央财政继续拨款支持京津冀等地防汛救灾
- 杨建武:文物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活得好”
- 为“中国造”出海提供高效边检服务
- 云南大山包保护区首次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雕鸮
- 第12批援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医疗队获当地政府表彰
- 五一京城看《惊梦》 老舍戏剧节重磅大戏几经周折终定档
- 内容为王 《山花烂漫时》获评“年度口碑剧集”等多个奖项
- 佩斯科夫:西方国家试图禁言“北溪”事件真相 俄方不会允许此情况发生
- 蓝皮书预计2024年广东GDP同比增长5%
- 不断书写中国东盟共建“一带一路”新篇章(大使随笔)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缙云奉化“山海”优势互补 谱写乡村振兴“协作曲”
- 新疆图木舒克市达坂山铁路专用线铺轨加紧进行
- 广西预计6月24日上午可查询高考成绩
- C919国产大飞机上新“上海—武汉”航线
- 西藏拉萨至日喀则高等级公路全线通车
-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迎外籍游客体验丝路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