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的岁月里,他们“老”好了
如何让老年人度过一个高质量的晚年生活?世间皆可缓,唯爱不宜迟。近年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全系统启动了适老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老年群体的保险服务体验,为数以万计老年群体打造出“快乐老家”。
新产品,老上心了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身体也在发生变化,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改变不断放大着老年人的焦虑与不安,对晚年美好生活的预判,是对老年人最重要的关怀。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从产品切入,聚焦老年客户多样化的养老规划和风险保障需求,通过打造丰富多元的适老化产品体系提升老年群体风险保障水平。
一是定制专属产品。根据老年群体风险特点与保障需求,推出了“夕阳红”“银龄安康”“银龄无忧”等专属产品,形成覆盖意外、疾病、医疗、护理等多重保障需求的多元产品线。这些产品提高了投保年龄,扩展了可保人群,部分医疗保险产品最高投保年龄可达80周岁,续保年龄可达100周岁,并将投保范围拓展至部分慢病人群。2023年,除政策性业务外,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为老年客户提供了约6000万份疾病及意外险保障。
二是丰富产品类型。构建了涵盖年金、两全、个人养老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多种产品的养老产品体系,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的养老规划需求。
三是助力第三支柱扩容,公司积累具有养老属性保险业务的准备金达1.8万亿元。
新防线,老给力了
与人口老龄化并行的是失能老人的数量正在逐年提升。“一人失能,全家受累”,这句话的背后是千万家庭的心酸与眼泪。为了破解失能带来的难题,被称为社保“第六险”的长期护理保险应运而生。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江苏、成都、广州、青岛、东营等地,协助政府部门探索形成了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长护险典型服务做法,为缓解失能人家庭经济负担发挥了重要作用。
山东东营现年84岁的(韩女士)患有脑梗死、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30余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房颤等,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在病情稳定后,韩女士又出现言语不清、饮水呛咳、右侧肢体活动不灵等症状,需要用胃管注食注药。考虑到家中照顾不如医院专业,家属联系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申请了长期护理保险专护,经过精心照顾后,韩女士精神状态恢复得不错,家属也非常满意。此前,韩女士在重症治疗的40天的花费高达40多万元,病情稳定后每月住院费用九千左右,有了长护护理保险的支撑,每月自负费用仅三四千元,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在江苏镇江,同样的故事也在上演。一位75岁的老母亲,坚持数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因脑梗长期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二级残疾且年过半百的儿子虞某。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感到日常照护力不从心。在获悉虞某的照护困境后,镇江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了解他的病情,立即进行了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自评和登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得知这一消息后,便组织定点评估机构人员开展现场评估,确认符合重度失能等级。自此,虞某每月免费享受“不离床洗浴”上门服务3次,每次不少于两小时,由两名专业护理人员和1名医护人员共同完成服务。截至目前,镇江市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中,申请并免费享受“不离床洗浴”上门服务的已近600人次。
长护险为众多失能人家庭提供了一道“温暖防线”,不仅破解了老年人“隐秘”的需求困境,更是维护他们及其家庭应有的尊严与体面,让老年生活有着落、有保障、有铠甲。
新服务,变老快了
万物互联,但并非人人互联,时代在长者与APP间划下了鸿沟。为了让老年客户便捷、满意地获取保险服务,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全面改造各服务触点,优化服务流程,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多贴心专属服务。
传统服务迭代升级,细节处体现脉脉温情。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柜面配备轮椅、老花镜、放大镜等设施,设置敬老窗口,为临柜老年人提供“一对一”陪同、优先叫号服务,为出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过去两年,公司为超950万人次老年群体提供了面对面、有温度的临柜服务。在电话服务方面,在行业首推“长者来电一键接入人工”服务,配备老年人专项技能组,推出53种方言和3种少数民族语言人工服务,让不会讲普通话的老年客户也能交流无障碍。
智慧服务探索创新,助力跨越数字鸿沟。倾力开发寿险APP“尊老模式”,于2023年成为保险行业唯一获得工信部适老化及无障碍认证的移动应用。尊老模式通过简明的页面布局、智能化的语音导航、一键直达的服务助手、及时醒目的业务提醒,以及可以视频对话的空中客服,让老年客户享受看得清、听得见、好理解、易操作的使用体验。2021年上线以来,已累计服务客户超4000万次。
社区改造方兴未艾,“快”出晚年幸福。在苏州市下辖的太仓市,中国人寿寿险苏州市分公司从服务链条的末端着手,为老年人家庭免费安装卫生间扶手的“守护夕阳”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开展,截至2024年4月底前已为太仓全市老人家庭安装扶手超300户,并将在苏州市其他县(市)区全面落地。年过七旬的郁先生表示,有了扶手,上下台阶和做起坐动作时,身体重心稳定很多,感觉更安心一些。虽然只是简单的举措,却能有效减少老年人因摔倒造成的一系列严重后果,小小的善意展现了浓浓的人文关爱。
新天地,老乐了
在苏州阳澄湖畔的国寿嘉园·苏州雅境养老社区内,小桥流水,亭台假山,匾额楹联……处处可领略江南雅致韵味。“跟在其它地区住养老院完全不一样。”今年73岁的上海贾阿姨在苏州的养老生活丰富多彩。“社区早上安排了八段锦、太极拳,我自己还会在社区里给大家讲腰鼓的课;下午大家组乐队一起练习切磋;晚上站桩40分钟左右,一日三餐也不用操心。”
截至目前,苏州雅境养老社区已入住长者450余人。在医疗保障方面,苏州雅境成立了社区医疗中心,配备了专业医护人员、医疗设备,制定紧急救治处理方案,为长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同时,社区还与邻近的三甲医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居民在需要时能够得到及时、专业的医疗服务。而像这样的养老新天地,中国人寿已在11座城市启动布局13个项目,计划到十四五末在全国约30个城市形成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在“一主多辅”养老服务供给模式下,中国人寿将持续整合汇集国内外前沿养老、医疗、康复资源,建设“丰富、专业、安全”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享受到充分物质保障的同时,也为生活增添更多活力,让他们在互动中打开心扉,享受更多乐趣。
人与人相互汇聚、相互陪伴的温度,是平凡日子里、最容易感受的幸福感。在善待的岁月里,国寿寿险步履不停,持续打造属于老人们的“快乐老家”,让属于国寿的温暖随时光流逝而历久弥新,让脑海里的记忆与生活中的温情共同绵延。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布数字化转型案例 支付宝促就业解决方案入选
- 3000名创作者参与“DOU爱公益日” 公益视频播放12亿次
- 山东以园区促产业协同互动 “链”出发展新活力
- 新疆公安机关通报打击经济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 私人山庄遭擅闯被造谣成“鬼屋” 房主:系家中老屋,屋内价值5万元遗物遗失
- 内蒙古开鲁发现3座辽代墓葬
- “飞车少年”驶入法律禁区
- “又一家”烧烤店粥里吃出虫子
- 杭州亚运会首批采用ATA单证册进境物资抵达宁波舟山港
- A股三大股指集体收涨,沪指重回2900点
- 宁夏一季度集中开工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112亿元
- 澳门回归25周年题材短剧《澳门故事》3集播放量破亿
- 赋能中小企业“化茧成蝶” 长三角G60科创服务体系建设启动
- 茅奖作家张炜呕心十年推出新长篇《去老万玉家》
- 乌媒:乌克兰遭俄军大规模导弹袭击
- (经济观察)三峡库区如何发挥区域特色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韩媒:韩检察总长批地检传讯总统夫人有违原则,向国民道歉
- 小长假守护兰新线的“车辆大夫”
- 甘肃邀客乡村“踏秋”:61条精品线路“秋日胜春朝”
- 直击国家医保谈判现场:众多药企场外“踩点”
- 热门推荐
-
- 连夜拆除不锈钢盲道 “深圳速度”背后仍须追问
- 部分途经湖北湖南快件因天气影响延误 快递企业已调配运力
- 吃冰淇淋被冻伤? 这些“网红”食品并不安全
-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发生3.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巴西“硅谷”坎皮纳斯与中国东莞冀深化友城合作
- 无人机驾驶员人才紧缺——专业“飞手”在未来就业市场充满机会
- 2023央视春晚主持人阵容官宣
- 苏丹武装冲突持续 和平曙光未现 人道主义灾难严重
- 外媒:叙利亚大马士革地区遭以军袭击 3人丧生
- 澳大利亚悉尼将举办丰富活动庆祝龙年春节
- 重庆一区群发再婚可生三孩短信最新消息 重庆卫健委:短信宣传政策无误
- 粤海域首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厦门文昌鱼
- 宁夏固原万亩西蓝花喜获丰收
- 从《珠江人家》看电视剧如何彰显地域文化
- 青春小店点亮万家灯火
- 保洁阿姨站到球场C位,欢呼和掌声理应属于每一位劳动者
- 首届车路云一体化无人驾驶挑战赛在天津开赛
- (新春走基层)鱼米水乡舞新春“五虾闹鲇”跃传承
- 黑龙江一老虎咬伤村民,当地要求提前准备麻醉枪及弹药等物
- 俄总统选举选票已统计60.01% 普京得票率为8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