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的岁月里,他们“老”好了
如何让老年人度过一个高质量的晚年生活?世间皆可缓,唯爱不宜迟。近年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全系统启动了适老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老年群体的保险服务体验,为数以万计老年群体打造出“快乐老家”。
新产品,老上心了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身体也在发生变化,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改变不断放大着老年人的焦虑与不安,对晚年美好生活的预判,是对老年人最重要的关怀。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从产品切入,聚焦老年客户多样化的养老规划和风险保障需求,通过打造丰富多元的适老化产品体系提升老年群体风险保障水平。
一是定制专属产品。根据老年群体风险特点与保障需求,推出了“夕阳红”“银龄安康”“银龄无忧”等专属产品,形成覆盖意外、疾病、医疗、护理等多重保障需求的多元产品线。这些产品提高了投保年龄,扩展了可保人群,部分医疗保险产品最高投保年龄可达80周岁,续保年龄可达100周岁,并将投保范围拓展至部分慢病人群。2023年,除政策性业务外,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为老年客户提供了约6000万份疾病及意外险保障。
二是丰富产品类型。构建了涵盖年金、两全、个人养老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多种产品的养老产品体系,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的养老规划需求。
三是助力第三支柱扩容,公司积累具有养老属性保险业务的准备金达1.8万亿元。
新防线,老给力了
与人口老龄化并行的是失能老人的数量正在逐年提升。“一人失能,全家受累”,这句话的背后是千万家庭的心酸与眼泪。为了破解失能带来的难题,被称为社保“第六险”的长期护理保险应运而生。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江苏、成都、广州、青岛、东营等地,协助政府部门探索形成了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长护险典型服务做法,为缓解失能人家庭经济负担发挥了重要作用。
山东东营现年84岁的(韩女士)患有脑梗死、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30余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房颤等,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在病情稳定后,韩女士又出现言语不清、饮水呛咳、右侧肢体活动不灵等症状,需要用胃管注食注药。考虑到家中照顾不如医院专业,家属联系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申请了长期护理保险专护,经过精心照顾后,韩女士精神状态恢复得不错,家属也非常满意。此前,韩女士在重症治疗的40天的花费高达40多万元,病情稳定后每月住院费用九千左右,有了长护护理保险的支撑,每月自负费用仅三四千元,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在江苏镇江,同样的故事也在上演。一位75岁的老母亲,坚持数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因脑梗长期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二级残疾且年过半百的儿子虞某。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感到日常照护力不从心。在获悉虞某的照护困境后,镇江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了解他的病情,立即进行了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自评和登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得知这一消息后,便组织定点评估机构人员开展现场评估,确认符合重度失能等级。自此,虞某每月免费享受“不离床洗浴”上门服务3次,每次不少于两小时,由两名专业护理人员和1名医护人员共同完成服务。截至目前,镇江市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中,申请并免费享受“不离床洗浴”上门服务的已近600人次。
长护险为众多失能人家庭提供了一道“温暖防线”,不仅破解了老年人“隐秘”的需求困境,更是维护他们及其家庭应有的尊严与体面,让老年生活有着落、有保障、有铠甲。
新服务,变老快了
万物互联,但并非人人互联,时代在长者与APP间划下了鸿沟。为了让老年客户便捷、满意地获取保险服务,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全面改造各服务触点,优化服务流程,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多贴心专属服务。
传统服务迭代升级,细节处体现脉脉温情。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柜面配备轮椅、老花镜、放大镜等设施,设置敬老窗口,为临柜老年人提供“一对一”陪同、优先叫号服务,为出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过去两年,公司为超950万人次老年群体提供了面对面、有温度的临柜服务。在电话服务方面,在行业首推“长者来电一键接入人工”服务,配备老年人专项技能组,推出53种方言和3种少数民族语言人工服务,让不会讲普通话的老年客户也能交流无障碍。
智慧服务探索创新,助力跨越数字鸿沟。倾力开发寿险APP“尊老模式”,于2023年成为保险行业唯一获得工信部适老化及无障碍认证的移动应用。尊老模式通过简明的页面布局、智能化的语音导航、一键直达的服务助手、及时醒目的业务提醒,以及可以视频对话的空中客服,让老年客户享受看得清、听得见、好理解、易操作的使用体验。2021年上线以来,已累计服务客户超4000万次。
社区改造方兴未艾,“快”出晚年幸福。在苏州市下辖的太仓市,中国人寿寿险苏州市分公司从服务链条的末端着手,为老年人家庭免费安装卫生间扶手的“守护夕阳”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开展,截至2024年4月底前已为太仓全市老人家庭安装扶手超300户,并将在苏州市其他县(市)区全面落地。年过七旬的郁先生表示,有了扶手,上下台阶和做起坐动作时,身体重心稳定很多,感觉更安心一些。虽然只是简单的举措,却能有效减少老年人因摔倒造成的一系列严重后果,小小的善意展现了浓浓的人文关爱。
新天地,老乐了
在苏州阳澄湖畔的国寿嘉园·苏州雅境养老社区内,小桥流水,亭台假山,匾额楹联……处处可领略江南雅致韵味。“跟在其它地区住养老院完全不一样。”今年73岁的上海贾阿姨在苏州的养老生活丰富多彩。“社区早上安排了八段锦、太极拳,我自己还会在社区里给大家讲腰鼓的课;下午大家组乐队一起练习切磋;晚上站桩40分钟左右,一日三餐也不用操心。”
截至目前,苏州雅境养老社区已入住长者450余人。在医疗保障方面,苏州雅境成立了社区医疗中心,配备了专业医护人员、医疗设备,制定紧急救治处理方案,为长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同时,社区还与邻近的三甲医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居民在需要时能够得到及时、专业的医疗服务。而像这样的养老新天地,中国人寿已在11座城市启动布局13个项目,计划到十四五末在全国约30个城市形成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在“一主多辅”养老服务供给模式下,中国人寿将持续整合汇集国内外前沿养老、医疗、康复资源,建设“丰富、专业、安全”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享受到充分物质保障的同时,也为生活增添更多活力,让他们在互动中打开心扉,享受更多乐趣。
人与人相互汇聚、相互陪伴的温度,是平凡日子里、最容易感受的幸福感。在善待的岁月里,国寿寿险步履不停,持续打造属于老人们的“快乐老家”,让属于国寿的温暖随时光流逝而历久弥新,让脑海里的记忆与生活中的温情共同绵延。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走基层)守护中欧班列的“90后”铁路“夫妻档”的春运
- 六盘山下“石榴红” ——宁夏固原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笔
- 丽江将投入2000辆氢能自行车 为游客提供绿色零碳便捷服务
- 内蒙古四子王旗:104公里守边路上的奋斗与希望
- 20年,让我们仍然怀念张国荣的20件事
- “五一”假期安徽天柱山“俄罗斯村”养生游再起
- 天津大学成立感知科学与工程系 瞄准新质生产力发展
- 湖北省油库装机容量最大光伏项目并网运行
- (第六届进博会)350家日本企业“组团”深耕进博会寻商机
- 广西制造的首艘万吨级船舶顺利交付
- 一副眼镜动辄上千,谁在“收割”近视眼?
- 2023年末中国男比女多3097万人
- 台湾教师陈瑞松的漳州缘:“我循着祖先的足迹回家了”
- 计划投资超1亿元 佛山机场新航站楼开工
-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 外贸总量连跨两个万亿台阶
- 芯安全 芯动力 芯同行丨2024紫光同芯合作伙伴大会在京举行
- 产业基础更实、消费需求更旺 冰雪经济增长空间广阔
- 圆通航空在广州白云机场三天连开三条全货机国际货运航线
- 技能提升补贴是发给企业还是个人?人社部解答
- 煤层下的“植物庞贝城”该如何保护
- 热门推荐
-
- 金庸诞辰百年,江湖已无江湖?
- 辽宁建昌遭遇强降雨 8月20日全县停工停产
- 印度报告一例猴痘确诊病例
- 新疆吉木乃口岸正式恢复出入境客运通关
- 求索四十载 统计何以“预知”浙江“晴雨”?
- 让民营经济更有力量
- 第五届世界游牧民族运动会哈萨克斯坦首都开幕
- 外媒:以色列猛烈打击叙利亚海岸军事基地
-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慎魁元:努力让乡村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
- 乌克兰敖德萨遭导弹袭击 4人死亡,29人受伤
- 建设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 端午节期间日均132.1万人次出入境 较去年增长约2.3倍
- 春运反向出行成新趋势 粤各大火车站到达旅客同比增八成
- 趁“热”出圈 江苏外贸企业抢抓“清凉经济”
- 《走笔德庆》等18首诗歌脱颖 为第二届南方诗歌节圆满收官
- 春节假期广西累计发送旅客889万人次 同比增长34.71%
- 韩国总理最新表态:深感责任重大,希望内阁成员继续尽职尽责
- “为了博物馆奔赴一座城”,何以蔚然成风?
- 三亚初步构建“大招商格局” 计划扩大国际招商“朋友圈”
- 江西庐山欲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业界共议海内外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