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单一两天就能收货,海外仓让海外客户体验“中国速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支持各类主体有序布局海外流通设施”。
今年以来,我国跨境电商贸易持续稳定增长。跨境电商与海外仓等新型外贸基础设施协同联动,减少中间环节、直达消费者,促进外贸结构优化、规模稳定。
当地时间上午8点30分,位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市的谷仓海外仓3仓门前,一列列集装箱卡车排列整齐,等待卸货入库,仓长石磊快步走进办公室,更换工服,评估当日任务量。
9点晨会,分配好各流程所需人员,一天的工作开始了。
9点40分,第一辆卡车整装待发。“这辆车上的货物将通过转运中心发往德国各地和周边国家。”石磊说,海外仓的定位与功能十分明确,是连接国内国际两个供应链的重要物流节点。
有了海外仓,外贸企业出海效率大大提升。
物流时长成倍缩短。从前,商家在国内备货,客户下单后再从中国发往终端目的地,即便是空运,到达德国也需要5至10天。如今,提前备货至海外仓,送往柏林的包裹可以做到出库后次日达或隔日达,与国内物流时效不相上下。
综合成本大幅下降。“外贸跨境仓发物流大致可以分为三节,头程是港到港运输,中间是海外存储,最后一程是海外配送上门。”石磊介绍,头程一般采用集装箱海运方式,可一次性承载大量货物,从而降低单位货物运费。海外仓储通过精细化运营和定制仓及专业仓服务等,提高作业效率和库存周转率,从而降低成本。由于商品距离终端消费者更近,配送环节尤其是多仓组合配送成本更低;且大型海外仓与当地终端配送服务商的议价能力较强,进一步降低综合运营成本。
服务链条更加完善。退货难是困扰外贸企业的一大难题,海外仓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以退换货频次较高的服装出口为例,如果没有海外仓这一支点,退货涉及商品进境,流程又长又麻烦,不少商家选择放弃退货商品,造成资源浪费,现在只需要退货至海外仓,再调配即可。
当前,国际贸易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如何帮助外贸企业培育竞争新优势?
谷仓将仓储区分为标准、智能、高货值、大件等类别,不同种类的仓储条件和管理方式都不同。以大件为例,为满足客户线上线下多场景的交付需求,谷仓自建自营卡车配送运力;智能仓里,大载重顶升机器人和箱式仓储机器人同场协作,作业效率翻倍。去年旺季,德国智能仓的出库能力已达到日均峰值2万件订单。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端到端’履约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谷仓海外仓总经理陈华辉介绍,近年来,谷仓海外仓在国内端拓展了提货揽收、干线运输、清关报关等业务,同时继续优化海外卡车服务,提升干线和末端派送能力,降本增效。
如今,谷仓在德国共有17万平方米海外仓,今年上半年出库超400万件包裹,同比增长40%左右。放眼全球,“我们在30多个国家设立超160万平方米的自营海外仓,服务企业级客户超2万家。”陈华辉说。
下午5点30分,当仓库各项工作完结,石磊回到办公室做盘点:“所有出库订单全部日清,这就是我们最轻松的时刻了。”
延伸阅读
海外仓连点成线、织线成网
人民日报记者 罗珊珊
今年6月,商务部等部门出台《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建成海外仓超2500个、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作为跨境贸易海外物流的重要节点,海外仓正步入发展快车道,为企业出海打通“最后一公里”。
海外仓,顾名思义是设在海外市场的仓库。从单一仓储功能向“端到端”全链路综合服务转变,海外仓企业不断完善服务网络。随着跨境电商蓬勃发展,消费者对物流履约时效要求更高,在靠近终端消费市场建立仓储点,可以提前备货至海外仓,实现跨境商品在海外市场的快速配送周转,完善了跨境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布局。
近年来,随着海外仓企业不断创新优化服务,海外仓已不仅仅只是“存货点”,更是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外贸新型基础设施,是外贸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一些海外仓可以为出海企业提供展览、售后、维修等多重服务。例如,义乌商城集团在迪拜、墨西哥等地建立海外仓,采取“海外仓+展厅”的“前展后仓”运营模式。还有一些海外仓企业向国内端拓展头程揽收物流服务,构建了从外贸出口方到进口方的闭环服务体系。
如今,分散在全球各地的海外仓连点成线、织线成网,跨越山海开辟出海新路径。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4.4个百分点。从2018年的1.06万亿元,到2023年的2.38万亿元,5年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了1.2倍。
为了提升物流周转效率,不少海外仓企业加快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货物入库存储出库,涉及大量信息录入与货品搬运,一些仓库日均处理出库订单高达上万件,要想实现订单有序调配,管理难度不小。通过信息化智能平台可以实现货品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结合大数据分析,系统能够预测货物的销售趋势和库存需求,提前进行库存调配和补货。这不仅保证了货物的及时供应,也避免了库存积压和滞销的风险。在分拣和配送环节,机器人和自动化分拣设备能够高效、稳定、准确地处理大量订单。
在采访中,一些企业表达了对海外仓高质量发展的新期待。其中,标准化建设是个高频词。“跨境电商+海外仓”的组合培育了外贸发展新动能,却仍是新鲜事物,还需要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共同探索,健全行业标准规范,引导海外仓企业合法合规发展,更好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刊于《人民日报》2024.8.5 第2版 人民日报记者 罗珊珊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反向春运”趋势明显,配套服务需要升级
- 雅万高铁运营“满月”:客流旺盛,民众青睐
- 歌声诉说中国故事 中加共话两国友谊长盛不衰
- 4月16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2023年全国台联第二十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重庆分营开营
- 城市医疗集团为居民提供连续医疗卫生服务
- 国家统计局:下半年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运行 发展质量继续提高
- “走进埃及”投资会在天津举办 推动天津与埃及务实合作
-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运河人家:流淌于时间之上,三代人的运河情深
- 以赛促学以赛提能 2024年陕西省航空乘务技能大赛举办
- 上海创新启动“市民健康茶饮文化节” 打开喝茶新方式
- 广东梅大高速发生路面塌方事故 造成19人死亡
- 俄外交部宣布驱逐一名英国驻俄武官
- 顺义稻田伴鸭鸣
- 第十一届全国古典学年会在中山大学举行
- 明代文物珍品特展周末迎宾 百余件国宝重器亮相明十三陵
- 图书馆记忆资源建设主题论坛首发《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
- 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郁 川剧老剧种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 凝聚共识、真抓实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引发热烈反响
- (第六届进博会)中外专家和业界人士共论以光伏等可持续模式推动荒漠化地区绿色发展
- 热门推荐
-
- 昆仑万维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38.3亿,以大模型技术驱动多款AI应用创新
- 新疆喀什经济开发区“两国双园”项目正式启动
- 退伍军人马云平:24年鏖战沙海 种出“绿色长城”
- 琼粤无人机公共货运物流实现跨海首飞
- 2024年长江江苏段及南通沿海共339.4万艘次船舶进出港
- 货不对板仍存在 预制菜上年夜饭餐桌须迈过安全关
-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国民经济延续持续恢复向好的势头
- 走进博物馆奇妙世界 “青春北京大讲坛”暑期火热开讲
- 网传河南周口幼儿园一女童遭校车碾轧 当地教体局通报
- 养老服务专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 年轻人花式服务老年人
- 为什么很多动物刚刚出生就能走路,而人不可以?
- 12国花企将参加第21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
- 世界商业领袖厦门共话全球投资
- 雷锋系列新书首发 全面展现其成长轨迹思想脉络
- 安徽小山村获“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授牌
- 吉林预测今年粮食总产量约850亿斤 再迎丰收年
- 台风冷空气接连带来降水 浙江月底方迎“秋高气爽”
- 中国多地巧抓避暑游“凉”机
- 将艺术之种,播撒在乡村大地上
- 山西晋城古代彩塑壁画艺术展西宁开幕 《黑神话:悟空》取景彩塑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