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长三角一体化
【学思践悟】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破除跨地区经营行政壁垒,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作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这也为以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长三角一体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重要遵循。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生产性服务业逐渐从制造业中分化出来,并成为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活动有序进行的新兴服务产业。与一般服务业的服务对象是普通消费者不同,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对象是生产领域,它具有技术密集、创新密集、智力密集等鲜明特征。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拓展生产要素使用范围,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激活新动能、培育新产业的重要途径。
带动长三角制造业高端化转型的迫切需要。经过长期发展,长三角制造业企业积极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并成为其中重要一环。但与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产业集群相比,长三角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位势提升上还有较大拓展空间,在行业龙头企业的全球影响力、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策源力、产业链比较成本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尽管长三角地区已积累了较扎实的制造业基础、较完备的产业配套和较先进的技术支撑,但产业链上下游的生产性服务业还不够发达,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中低端制造业的数智化转型,与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需求不相匹配。通过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供给质量和一体化程度,积极构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促共进的融合发展格局,有利于长三角提升产业能级,引领区域内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跃升。
提高长三角服务业专业化程度的迫切需要。随着全球价值链的深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趋势日渐明显。在产业链上游的生产环节中,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表现为高效的企业组织、充裕的人力资本和完善的研发体系,通过服务新产品研发制造的工艺流程、制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的准入原则,进而推动上下游产业攀升价值链高端。在产业链下游的销售环节中,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产品差异化策略、物流运输和售后服务等途径,保障中间环节物流配送体系,同时,形成营销网络,优化金融服务,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凝聚和延伸产业链。
提升长三角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迫切需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推动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着力点,既能以数字化、智能化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与管理水平,也有利于绿色低碳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方面,通过工业互联网、工业云等新型生产组织方式,有效提高工业设备、生产过程以及产品和用户数据的感知、传输、交互和智能分析能力,推动制造业加速向“制造智能化”转变,为制造企业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实时动态控制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聚焦“碳中和”“碳达峰”,致力于全方位构建节能、环保及资源循环利用等服务体系,将为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服务产业集群提供重要依托。
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区域内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有序互动和深度融通,充分释放长三角发展动能、激活一体化发展潜能、提高一体化发展整体效能。
以研发协同提升创新链地位。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研发创新协同发展,是破解创新链“低端锁定”的有效路径。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和民营经济活力,培育发展了一批制造业企业,但多数企业主要从事外围产品的创新和某个环节的创新,处于创新链的中低端环节。这种满足派生需求的创新或中间产品创新,彼此间开放程度不高,不仅难以形成合力,还在区域内相互竞争,制约了长三角整体科技资源优势的发挥。因此,应按照产业链关系来协调不同主体的创新活动,通过产业链串联,把区域内各创新主体打造成目标一致的利益共同体,将单个企业的独立创新凝聚为多个企业或主体间的协同创新,形成领军企业主导的创新链。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的领军企业可以凭借强大的市场整合能力,优化配置上下游创新资源,协调创新活动的开展,推动各参与方形成统一的创新目标,最大程度激发协同创新。
以资源协同提高产业链效率。通过专业化分工,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可以为制造业提供高效率的基础性产品和服务支持,还能将人力资本、知识、技术等高级要素嵌入各个生产环节,有效实现资源要素再配置、产业结构再优化,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动力。过去,长三角地区发展中曾出现产业同质化、地区间产业竞争性超过互补性等问题。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资源协同功能,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能够有效扭转因地区产业结构与城市规模协调度低、匹配性差所造成的低质量集聚局面,还可以推动企业在资金、人才等方面形成相近利益诉求,在产权、分配、激励等制度上形成一致性,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演化出中间投入品规模经济效应,逐步改变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获取方式,最终形成区域间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此外,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加快打造长三角产业互联网平台集群,不断提升全产业链资源要素配置效率。
(光明日报 作者:陈培浩、胡赛,分别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省委党校“八八战略”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儿童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一票难求,天下苦“黄牛”久矣
- 离地就互联 全程都在线 东航空中Wi-Fi突破3000米以下限制
-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介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
- 羽田机场飞机相撞事故中日航客机火势已基本被扑灭
- 诉说申城国际记忆 外国人雕像在上海摄影作品展开幕
- 冲动买买买 费钱还“鸡肋”
- 国务院安委办通报31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 涉及多家医院、养老机构
- 英国下议院投票通过“斯托蒙特刹车机制”
- 长篇小说《一河流沙》:呈演中国北方农民家族长篇
- “老头乐”退场,老人出行咋办
- 阜淮铁路全线首个连续梁零号块顺利浇筑完成
- 最新研发模拟人工智能芯片:能效14倍于传统芯片提升语音识别效率
- 广西龙州打造全国最大坚果贸易加工交易基地
- 迪萨纳亚克在斯里兰卡新一任总统选举第二轮计票中领先
- 加入金砖赋予埃塞更好的形象和机会
- 尹锡悦对外政策持续引发韩国内反对声浪
- 五旬学生大学逐梦 三战高考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 遭受噪声污染侵扰可申请诉前禁止令
- 热门推荐
-
- 【中国那些事儿】巴西学者:巴中民间交流刷新巴西年轻一代对中国的认知
- 沈阳:可提取公积金交“首付”
- 肯德基开收外送打包服务费,对消费者有啥影响?
- 《半熟恋人2》分寸之间、果敢相爱
- 广西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面提质增效
- 加沙停火谈判将在卡塔尔继续进行
- 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首批进境展品通关
- 新疆电网前三季度售电量突破1500亿千瓦时 增幅位列国网首位
- 上海多措并举助“幼有善育”不断升级
- “网红效应”下的中国城市形象重塑
- 清华大学迎3800余名本科新生 国际学生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
- 人文社推出《永通万国》 从货币出发看历代兴衰
- 伊朗总统:准备与白俄罗斯分享反制裁经验
- 台商畅谈在滇投资合作意向 生物医药成热门方向
- 中经评论:首发经济魅力在于“新”
- 经济观察:高速如何成为浙江共同富裕的“幸福密码”?
- 大数据报告: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二手车均价高于燃油车
- 希腊移民船倾覆事故9人被逮捕 涉嫌组织犯罪和非法贩卖移民
- 乌镇峰会十年·智与绘①丨从“云”入手数字化,“老”字号瞄准高质量承压而上
- 定日震后首颗探空气球施放 震区气象服务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