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超5% 进口海鲜采购链路畅通
本报记者 孔德晨
挪威三文鱼降价30%、南美白对虾价位大幅下降……这个夏天,消费者们发现海鲜价格更“亲民”了。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养殖发展迅速,中国海产品供给体系越来越完善,今年上半年,中国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超5%。海鲜价格是怎么“打下来”的?海产品养殖有什么门道?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贵价海鲜打起“亲民”牌
“昨天买了6只大生蚝,不到40元,家里小朋友很爱吃,直呼没吃够。这不,今天我再来买点。”记者在北京一家盒马鲜生门店看到,标价9.9元一只的“盒马北纬39度蚝王”很受消费者欢迎。家住附近的陈女士一边挑选生蚝,一边对记者说:“今年鲜活海产品价格明显有走低趋势,尤其体现在生蚝、鲍鱼、海参、三文鱼这些贵价高端海鲜。”
盒马店员告诉记者,除生蚝外,罗氏虾、南美白对虾、厚切三文鱼、贻贝等海鲜也是消费者常回购的产品。“今年罗氏虾很火,许多客人买回去火锅涮煮或者做糟卤,味道很好。”该店员说,“厚切式的三文鱼也很受消费者喜爱,以往大多是整只或薄片三文鱼卖得好,今年厚切挪威三文鱼往往每天都能售空。”
一只2-3两的山东烟台梭子蟹不到30元、南美白对虾一斤29.5元、挪威三文鱼切片100克29.9元、鲜活鲍鱼一斤约50元……门店里,贵价海鲜打起“亲民”牌,不少消费者表示这个夏天可以实现“海鲜自由”了。
在海滨城市,海鲜价格走低趋势更明显。记者在山东省青岛市一家海鲜自助餐厅看到,水产缸内鲜活鲍鱼、龙虾、生蚝、蛏子等海产品不仅可供客人挑选,店员还在旁边支起了手机支架和补光灯,通过直播的形式在线“沉浸式”卖海鲜。“我们店里这些海鲜不限量畅吃,人均不到200元。直播卖出的海鲜与市场同价,大多是同城范围内,线上下单2小时内送达。”该店员说,“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带火餐厅,吸引客流,还能增加收入。”
盒马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日,盒马首届“挪威可生食三文鱼节”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合肥7个城市同时开幕。“作为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鱼类代表,越来越多的进口三文鱼‘跳’上国人餐桌,其价格也逐年下降、愈发亲民。”该负责人说,通过三文鱼价格,可以观察到整个进口海鲜市场的变化。
目前,国内市场进口的三文鱼主要来自挪威和智利。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共进口了超9.3万吨大西洋鲑,同比增长46%。其中2023年中国进口冰鲜大西洋鲑增长强劲,实现了超8万吨的进口量,同比增幅高达63%,同年中国超越日本和韩国,成为挪威冰鲜三文鱼在亚洲最大的市场。
“盒马三文鱼价格在今年7月创下新低。”该负责人说,“店内290克装挪威三文鱼切片价格同比下降了30%;200克装挪威三文鱼腩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20元左右。”
国产海鲜产量增加、进口海鲜采购效率更高
“海鲜价格走低,包含供求关系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对记者说,“最主要的原因是产量增加,尤其是近年来中国海产品养殖技术快速发展,为价格下降提供了空间。”
从国内市场看,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国“蓝色粮仓”建设持续推进,优质海产品供给稳定增长。上半年,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平台投产,深远海养殖装备“经海七号”和三文鱼陆基循环水养殖成功出鱼,中国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超5%。
不久前,首批70吨全陆基养殖三文鱼经过约两年的养殖,成功“游”入国内生鲜市场。这批产自浙江宁波的三文鱼来得并不容易。3年前,宁波象山引进北欧(中国)鲑鱼RAS陆基养殖项目,占地面积约300亩,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对分批次从冰岛进口的三文鱼卵进行全陆基孵化养殖,最终投入国内市场。
“我们采取人机协作的方式管理鱼池,使用高端专业设备,全方位把控水质变化、鱼的生长情况,并采用世界一流的循环水养殖系统,模拟大西洋鲑鱼的自然生长环境,调节水流,刺激鱼群运动,确保其健康成长。”诺帝克水产(宁波)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基地内产出的首批大西洋鲑鱼平均每条重5公斤左右,已经上市销售。待基地进入平稳生产后,每周供应量可达70吨,今年产量预计超3000吨。
从国际市场看,打通整条海鲜采购链路,也是“打下”进口海鲜价格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3月开始,我们就打通了挪威三文鱼的整个供应链,一方面把成本降低30%左右,另一方面采购效率更高,原来三文鱼从挪威到中国大约需要91-92个小时,如今只需要72个小时。”盒马全国水产采购负责人刘胜兵对记者说,“今年初开始,盒马开启源头合作和大单采购的模式,预计全年对挪威三文鱼的采购规模将达到70万条。这为稳定供给、全链路最优成本、最快流转效率给予了充分保障。”
加速形成三产融合发展体系
“做好‘海的文章’,是近年来国内发力的重点。”董超表示,海产品养殖在中国已并非简单的养鱼、卖鱼,而是加速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中国注重全产业链开发,做大做强深海网箱养殖、海水种业等相关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海洋牧场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促进海洋牧场可持续发展。”董超说,“在此推动下,海洋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养殖发电“两不误”,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探索了一条新路。近日,阳西县的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场内,全球首台导管架风机与网箱融合一体化智能装备“明渔一号”再次成功投苗,正式开启第二季养殖示范。
“这是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的一次成功实践。”“明渔一号”项目技术总工程师任重进对记者介绍,该装备采用风渔深度融合设计,配置智能化渔业养殖系统,实现智能投喂、智能监控监测等功能,有效解决了深远海渔业养殖用电难、看护难、风浪大、成本高等难题,可大幅降低项目运营成本,明显提升项目整体效益。
任重进介绍,本次投苗相比第一季体量更大,是去年的近10倍,试验的鱼种也更多,达到了5种。“有金鲳鱼、金头鲷、黑鲷、红鳍笛鲷,还有一些黄姑鱼,我们预期今年会取得大概8万-10万斤的收获量,预计会在10月中旬左右收获。”任重进说。
作深“渔旅融合”,养殖企业也在积极谋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三文鱼养殖基地内,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制定了“渔旅融合”的发展规划。“一方面,依托温泉养殖基地,助力建设滨水生态休闲区,带动喀拉苏乡打造三文鱼渔家村,形成康养、露营、餐饮、垂钓等旅游业态。”该负责人说,“另一方面,规划在吉林台养殖基地逐步建成国际会议中心、温泉度假酒店、四季光伏采摘园、直升机停机坪等设施,打造渔旅融合样板区。”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并非一日之功。董超建议,应加快完善规划建设,以种业为特色,以养殖业为主导,以配套产业为基础,加快完善形成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总体布局。“同时,还应加快推进海水鱼苗种业基地建设,加快建设现代渔港,完善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冷链集配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加强科教产业资源引进与整合,助推海洋牧场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董超说。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民调:80%受访者认为美国人在重要价值观上存在巨大分歧
- 访澳大利亚汉学家马克林:愿为澳中人民相知相亲搭建桥梁
- 中国机电商会:美国提高对华加征关税系“双输”行为
- 中秋、国庆假期首日 北京市属公园迎客30.82万人次
- 培养更多优秀的博物馆讲解人才(评论员观察)
- (新春走基层)西安“道口夫妻”的第10个春运
- 业界:“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医药国际化提供重要机遇
-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3.8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普京:俄罗斯一贯坚决反对在太空部署核武器
- 辽宁日最高气温42.9℃ 为2018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 中国精品咖啡第一县孟连咖啡精品率升至62%
- 听证会上被抗议者直呼“战犯”,布林肯发言几度中断
- “千名港澳青年湖北行”活动启动
- 世卫专家进入刚果(金)调查不明原因呼吸道疾病
- 重庆南岸区加快建设重庆高质量发展南部增长极
- 通讯:打开韩日辣椒酱市场的中国青年
-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专业观众邀请函
- 日本伊豆群岛附近发生5.9级地震 海啸警报已发布
- 全国首个!江西吉安全域直升机应急救援起降点覆盖所有乡镇
- 抗幽门螺杆菌牙膏有用吗?专家:不管用
- 热门推荐
-
- 数字人能否吃上主播饭
- 上海博物馆在威尼斯联合主办“马可·波罗的世界”展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等15台剧目荣获文华大奖
- 浙江去年完成“百千万”永农集中连片整治建设77.5万亩
- 2023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主题活动在宁波举办
- 中国经济积极因素积累增多 五方面发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 这一夜,有居民家中留宿11位“临时亲戚”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访问加拿大
- 以色列称派出高级谈判代表赴卡塔尔进行加沙停火谈判
- 安徽再掀“徽动全球”出海行动新高潮
- 上海浦东:多项创新举措助力“非遗”美食“酒香”不再“巷子深”
- 温故:当年风靡夏日的塑料凉鞋
- 大商所:加强2024年清明节休市期间风险管理
- 报告:中东地区局势呈现缓和与冲突交织复杂态势
- 台胞受邀参加上海市政协会议:盼两岸“一起兴”
- 江西崇义“巧手妈妈”编织就业增收梦
- 宁夏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到2025年底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0%
- 浙江:四省边际衢州物流产业园开园
- 俄三防部队司令在莫斯科爆炸中身亡 俄称将展开报复
- 英国交通部官员称需要招募更多女公交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