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产品商品条码应用指南标准实施 为行业数字化发展铺路筑基
中新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夏宾)记者31日了解到,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牵头制定,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批准发布的《农副产品商品条码应用指南》标准于当天开始实施。
业界认为,本标准的实施将助推中国农副产品行业走上数字化发展道路。
民以食为天。农副产品在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农副产品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意义重大。商品条码的应用是实现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农副产品种类繁多,品种规格复杂,包装计量方式各异,给条码应用带来困难。用码的不统一、不规范现象造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导致生产销售中各节点的信息不能共享和互联互通,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流通效率。
同时,由于消费者无法了解产品真实信息,致使农副产品在消费市场难以培养竞争力。农副产品亟需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的数字化发展道路。
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依据自身物品编码优势,以农副产品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联合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等标准化机构和社会企业,对农副产品生产者、品牌持有者的需求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整理、归纳了农副产品商品条码应用流程和场景,遵循“合规性、完整性、准确性、适用性、唯一性”的原则,制定了上述标准。
据悉,标准以全球通用的商品条码为基础,确立了农副产品商品条码应用总则,提供了农副产品商品条码注册、编码、表示、符号尺寸与颜色、符号放置、符号印制等有关方面的指导,适用于商品条码在农副产品零售和储运中的应用。
商品条码赋予农副产品唯一的身份标识,实现农副产品上架条码化、商品信息标准化、商品数据共享与应用,切实满足电商数字化管理需求。
此外,标准的实施将打通农副产品生产、流通、储运和消费各环节,全过程协同管理,线上线下畅通无阻,促进商品流通,有利于采购供应链降本增效。通过扫描商品条码,消费者也可以了解农副产品信息,增强消费信心。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将以本标准为依托,推动商品条码在农村电商领域的广泛应用,助力农副产品上行和农民增收取得成效,为实现中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专家提示夏季保障食品安全:冰箱不是食品的保险箱
- 四川发现新纪录物种钳齿拟红芫菁
- 南非库哈工业区携手建行约堡分行亮相中非经贸博览会
- 4人遇难 4人受伤 呼和浩特一餐馆发生火灾
- 强降雨导致甘肃甘南发生泥石流灾害 已致1人死亡3人失联
- 前三季度中国新设民营企业619.1万户
- 西藏举办第五届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 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艺的平台
- 小学男生学用卫生巾,教“过了”还是有人学得不够?
- 全国书法名家捐赠91幅书法作品在藏展出
- 北京公积金月缴存额上限调至8134元
- 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回到巴西
- “未来”当选“中日韩精神——2025年度汉字”
- 自带“制氧工厂” 植入式装置实现无注射控制糖尿病
- 北京将面向符合条件的无车家庭增发2万个新能源车指标
- (文化新纪行)文物数字资源版权存争议 敦煌模式探新路
- 广西汽车城绘制新能源产业链全景图
- 中国年轻人乐为情绪买单 “快乐经济”成消费新动力
- 中国人寿慈善基金会累计对外捐赠超7亿元
- 重庆至云南昆明高铁川渝段架梁完成
- 广东阳江机场选址获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复
- 热门推荐
-
- 多名00后干部履新,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引关注
- 长江中下游最大“桥群”实现主动防撞预警全覆盖
- 江西彭泽:“长江夜话”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 《乐游原》:细腻扎实的“双强”之美
- 人民音乐出版社创建7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 广西法院“企业清淤”专项行动执行到位金额约180亿元
- “世界第一兔”亮相古动物馆
- 长三角铁路今年上半年发送旅客逾3.7亿人次
- 老手艺与新技术齐驱 中国香榧之乡“炒”出增收路
- 宁波机场通报货机着陆滑行偏出跑道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
- 山西政协委员吴建光:用好地热资源构建山西能源革命绿色引擎
- 超级英雄电影缘何风光不再?
- 浙江改革聚焦:强港改革如何赋能全球第一大港?
- 8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为50.2% 企业预期向好
- 美国决定把古巴从“支恐”名单中移除 古巴回应
- 出国打工度假体验世界?千万别忘了背上技能包
- “手机变砝码”,能否让“鬼秤”无处藏身?
- 2024年中英清洁能源合作论坛举行
- 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消费品以旧换新释放内需潜力
- 青海5年入库环保税超4亿 减排激励效应持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