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年度账本:职工统筹基金收支大增,居民医保“紧平衡”
2023年,对于医保基金来说是一个“非常”的年份,三年疫情压抑的就医需求在这一年得到释放,享受待遇人次,医药总费用、住院率均超20%。受益于门诊共济制度改革,职工医保统筹基金亦有20%以上的增长,为这一年高涨的医药支出提供了保障。
25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3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公报”)。公报显示,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规模总体稳定,参保人数13.3亿人;基金运行平稳,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3.35万亿元,总支出2.82万亿元,累计结存3.4万亿元。
职工统筹基金收支大增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由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下称“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医保)构成。
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职工医保参保37095万人,比上年增加852万人,增长2.3%,其中,在职职工27099万人,比上年增长1.9%;退休职工9996万人,比上年增长3.7%,在职退休比为2.71。
在基金收支方面,2023年,职工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2293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基金(含生育保险)支出17750.7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职工医保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资金组成。2023年,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16580.30亿元,比上年增长26.0%;统筹基金(含生育保险)支出11652.77亿元,比上年增长21.9%。统筹基金(含生育保险)当期结存4927.53 亿元,累计结存(含生育保险)26316.05亿元。
与2022年,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的收支都出现了大幅的增长。2022年的数据为,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13160.17亿元,比上年增长10.9%;统筹基金(含生育保险)支出9558.40亿元,比上年增长2.5%。
国家医保局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统筹基金收入的快速增长得益于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改革后划入统筹基金的资金增多,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的当期结存占到了基本医保当期结存总量的90%以上,极大地提升了医保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统筹基金收入增长的同时,支出出现了更大幅度的增长,增幅从2022年2.5%增至2023年21.9%,增长的重要原因是门诊待遇的进一步扩大。
公报显示,2023年职工参保人员待遇享受人次较快增长,达25.3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0.2%。其中,普通门急诊21.8亿人次,门诊慢特病2.7亿人次,住院0.8亿人次。此外,享受药店购药23亿人次。
公报还显示,2023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医药总费用19879.79亿元,比上年增长21.3%。2023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住院率21.86%。其中,在职职工住院率为11.93%,退休人员住院率为49.02%。2022年的数据为,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医药总费用16382.40亿元,比上年增长9.2%,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住院率17.6%,其中,在职职工住院率为10%,退休人员住院率为38.6%。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2022年为“口罩不正常”年份,医药总费用增长率没有意义,但需引起注意的是,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住院率都超过了20%,这个比例确实太高了。
公报数据显示,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住院率21.86%,比上一年提高了4.2个百分点,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住院率为20.7%,比上一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
居民医保“紧平衡”
第一财经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2023年我国医疗保险呈现出“三稳两进”的特点,即参保规模总体稳定、基金运行稳健、住院的待遇稳固,门诊的待遇享受进一步扩大及服务进一步地优化。
公报显示,2023年,职工医保住院费用目录内基金支付比例84.6%,和前几年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居民医保住院费用目录内基金支付比例68.1%,比上一年的68.3%略有降低,但总体稳定。
2023年,职工和居民参保人员待遇享受人次的增速都在20%以上,其中门诊的待遇享受增速较快。参加居民医保人员享受待遇26.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1.1%。其中,普通门急诊20.8亿人次,门诊慢特病3.4亿人次,住院2亿人次。
国家医保局相关人士表示,居民方面,各地不断优化完善居民普通门急诊统筹的政策,有的地方会提高基层的报销比例和降低报销起付线,有的地方提高居民的门诊年度最高支付限度,基于种种政策,居民在普通门急诊的待遇享受情况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96294万人。居民医保基金收入10569.71亿元,支出10457.65亿元,当期结存112.06亿元,累计结存7663.70亿元。
“紧平衡”是国家医保局对当前居民医保基金运行状况的判断。金春林表示,居民医保筹资紧张,医保管理部门需加强监管和严格超支管理,这也将传导给医疗机构,医疗机构需加强居民医保的费用管理,不要超支。
在服务优化方面比较突出的异地就医情况,公报显示全国异地就医人次、费用和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人次、费用的增速都很快,基本都实现了“翻番”。2023年,全国普通门急诊、门诊慢特病及住院异地就医2.43亿人次,相比上一年的1.1亿人次,增长了100%以上。
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普通门急诊、门诊慢特病及住院异地就医费用7111.05亿元,其中,职工医保异地就医费用2806.51亿元,居民医保异地就医费用4304.54亿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湖南祁阳千余亩金槐丰收 槐米成致富“金米”
- 对话玫琳凯王维芸:老牌企业如何完成数字化转型?
- 正月初七预计发送旅客42万人次 哈铁安排开行旅客列车610列
- 苏州市2023年GDP达2.46万亿元 同比增长4.6%
- 海南、广东等地积极应对台风“摩羯”
- 锦绣中国年|解锁千年古堡地道“中国年”的十二时辰
- 193件作品展示近年来江西美术创新发展和创作水平
- 检修库里走出的00后“铁”味乐队
- 《成人疫苗接种态度及行为报告》发布:成人预防接种和儿童免疫规划同样重要
- 中国电影投融资峰会举办:聚焦电影强国,共话产业升级
- 拜登政府与得州在这个问题上矛盾升级,特朗普表态!
- 共享RCEP新机遇 第11届云台会现场签约超161亿元
- 陷入缅北噩梦的受害者家属们
- 云南瑞丽民警中缅边境救助被困巨松鼠
- 经合组织报告:预计今年成员借款需求将增至12.9万亿美元
- 万盏河灯点亮吉林松花江
- “火爆”贵州消费活力十足 经济发展趋势稳步向好
- 去年浙江公安查办侵犯知识产权案件916起 挽回损失4.5亿元
- 霞浦松山妈祖文化交流中心成立 深化霞台民间文化交流
- 2024年首趟北京至老挝跨境旅游列车将于3月出发
- 热门推荐
-
- 四成游客把五一拼成8天大长假
- 【瞰全球】违约倒计时!美国债务危机”越演越烈” 或引发经济衰退
- 经典民族歌剧《同心结》亮相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礼赞英雄
- 新疆绿电首次入闽 疆电朋友圈再扩大
- 南非驻华大使:金砖国家要避免被迫选边站队,以和平解决冲突推动人类共同发展
- 美媒:美国孤儿数量近年来迅速增加 非裔受影响最严重
- 南海开渔期间琼州海峡省际客滚运输将停运10小时
-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就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发起反倾销调查答记者问
- 直播招聘师成新工种 数十万直播带岗主播有了新身份
- 特朗普暗示放弃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初选辩论 前州长:他害怕了
- 直升机发生事故,伊朗总统生死未卜
- 水利部:京津冀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呈“双下降”趋势
- 黄河水利委员会专题会商部署近期黄河防凌工作
- 马来西亚拒绝接手举办2026年英联邦运动会
- 聚焦数智前沿 业内共话产业新发展
- 金融调控体系建设要稳中求进
- 北京发布优化新冠治疗医保政策 部分医院门急诊可报销90%
- 天津机场口岸出入境客流持续攀升 7月以来超11万人次通关
- 美政府考虑重启妇女儿童非法移民关押所 卡媒:道德污点永远不该被重复!
- 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新锐设计师联合秀迭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