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回收是诱饵!警惕以“订单农业”为名的骗局
为严厉打击以“订单农业”为名设骗局坑农违法行为,农业农村部联合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11月在全国开展以“订单农业”为名设骗局坑农专项整治行动。日前,三部门联合公布了5件以“订单农业”为名设骗局坑农典型案件。
一、湖南省浏阳市张某某、胡某某等21人以“订单农业”为名实施合同诈骗案。
二、广西柳州市鹿寨县某禽业公司以“订单农业”为名实施合同诈骗案。
三、河南省郑州市某公司以“订单农业”为名实施合同诈骗案。
四、江西省某果业公司以“订单农业”为名生产销售劣质肥料案。
五、贵州省仁怀市刘某以“订单农业”为名生产销售伪劣高粱种子案。
高价回收是诱饵 不法人员诡计多
所谓“订单农业”,是指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与农产品购买者签订的契约组织安排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真正的“订单农业”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对保障农民收益、抵御市场风险具有一定作用。正因为“订单农业”颇受欢迎,一些不法分子打起了它的主意。刚才的这几个案例,不法分子都是打着“订单农业”的旗号,以高额回收为诱饵,进行诈骗。
今年61岁的曾繁江,是江西省赣县脐橙种植大户,2022年夏天,在他一次买肥料时,江西某果业公司,主动向他推销一种名叫“多肽酶硒肥”的新型水溶叶面肥,这家公司宣称用上他们的叶面肥,不仅可以提升脐橙品质,让脐橙色泽看起来更加鲜艳饱满。
更让曾繁江动心的是,这家涉案果业公司还承诺,购买肥料不仅不需要马上付钱,等脐橙成熟以后,还会以每斤高出市场两毛钱左右的价格进行回购,果子卖出后才抵扣肥料款项。“多肽酶硒肥”虽然每公斤售价高达460元,比市面合格叶面肥每公斤20元高出几十倍,而由于前期不付费,且“订单式回购脐橙”,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该果业公司就合同销售叶面肥2.6万公斤,涉及果农500多户、金额1100余万元。曾繁江也花了5520块钱,购买了24斤。让曾繁江不解的是,他家脐橙用药后,观察发现几乎没有任何效果。
不只是种植行业,养殖业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骗局”。
这是湖南浏阳警方提供的某网络平台售卖雏鸡广告的短视频。这类短视频广告,存在不少诈骗信息。
孔凡成,是浏阳市古港镇金园村村民,他看手机时就无意中看到了,涉案公司湖南佳云农业科技公司营销家禽的短视频。
浏阳市古港镇金园村村民 孔凡成:手机上看到了有电话,我就打了电话给跟他联系。
孔凡成不仅打了电话,还专门坐车实地考察了这家公司。公司承诺养大的家禽,每市斤以18元到20多元不等的价格全部回收。
孔凡成回到家的第二天,他就急忙购买了两万六千多块的鸭苗。湖南佳云农业科技公司,还专门派出了一位专业技术人员跟踪服务。让孔凡成没有想到,买回来的几千多只鸭苗,到家后每天就几百只死亡。
孔凡成告诉记者,后来他才知道公司派来的技术人员,大都不懂技术,相反还故意给鸭苗大量投食、喂水、喂药。他买的几千多只鸭苗,几天时间就全部死亡。这种局面会造成他合同违约,涉案公司就可以逃避合同回收责任。
低买高卖牟暴利 无本万利谋生意
在刚刚看到的这两起案件中,诈骗手段有什么特点?
在湖南省浏阳市张某某、胡某某等实施诈骗过程中,注册的公司几乎都是空壳公司,场地是临时租赁,也从来不孵化禽苗。
浏阳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教导员 彭志强:正规孵化场孵化出来之后,淘汰的,用来养殖甲鱼鳄鱼的饲料,按照批发价每一只应该就是几毛钱,但是按照这个合同,他卖给被害人是6元一只,中间的差价是非常大,实际上是暴利。
而江西某果业公司生产销售的不合格“多肽酶硒肥”叶面肥,是以当地产的中草药洛神花边角料为原料,经过装桶发酵,再添加少量硒元素生产而成。每公斤460元销售价格,成本每公斤不足10块钱。
赣州市崇义县公安局食药环大队民警 劳娜峰:经我们聘请专业机构鉴定,里面的微量元素达不到国家强制标准。经专业机构认定,是一款不合格的肥料产品。
更为隐蔽是,涉案公司把农民高价购买叶面肥的款项,抵扣成他们购买农户赣南脐橙的费用,达到无本万利的目的。以这样的手段,涉案的江西某果业公司,提前锁定了500多个农户的260多万斤优质赣南脐橙。
赣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 胡柏森:肥料商最后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免费使用肥料,销售劣质水溶剂肥,就达到了销售了高价劣质肥料,又没出本钱,又订到果农果子的目的。
进行错误指导 致农户违约遭受损失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以“订单农业”为名设骗局的坑农案件,大部分都是把低成本的产品,经过宣传包装变成优质高价产品,从中牟取巨大的差价。那么诈骗人员还有哪些套路?
在浏阳市张某某、胡某某等21人诈骗案涉及的75起案卷中看到,涉案公司和农户签订的所有合同,都有高价回收家禽的诱惑条款。
浏阳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教导员 彭志强:你只要正常养殖成功后,成活率达到95%,他设定了两个重要的条件,他会退回你的投资款项,还按照每只18.8元进行回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诱导投资人购买之后,诈骗人员还故意引导农户进行错误的种植养殖,造成农户合同违约。
不仅如此,记者在当地公安局绘制的犯罪团伙结构图上看到,湖南省浏阳市张某某、胡某某等21人以“订单农业”为名实施合同诈骗案中,涉案公司各工种分工明确:短视频网上营销宣传,话务员接农户来访电,业务经理对接来公司考察的农户,饲养技术人员进行跟踪服务,整个流程形成闭环。
浏阳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教导员 彭志强:公司在一个地方存在的时间,基本上不会超过一年,他主要就是为了规避打击以及怕这些被害人找到他公司来退钱找麻烦。
拒绝利诱 警惕以“订单农业”为名的骗局
受相关违法行为人行骗手段不断翻新、违法行为日趋隐蔽等因素影响,以“订单农业”为名设骗局坑农违法行为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仍有滋生空间。
在此提醒广大农民朋友,特色种养植通常有一定技术门槛,农户应先学习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不要轻信网络平台、电话销售中所谓“特色”种养殖项目的宣传推介,更不要相信“一本万利”。
对社会人员以“国家财政补贴”“惠农助农重点项目”等为噱头的宣传,要通过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确认对方身份信息是否真实、相关扶持政策或项目是否存在、申领方式和程序是否合法合规,谨防受骗。
(总台记者 梁丽娟)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便宜到让雷军震惊的新疆水果,为何走出“吐鲁番”就贵了?
- 国产水果比往年便宜不少 趁着年前赶紧买
- 拦路雪、撒欢雪、丰收雪 黑龙江一席暴雪品出“五味人生”
- 河北肃宁发现一块百年前“教泽碑”
- 黎真主党向以色列发射超百枚火箭弹 以军持续空袭贝鲁特
- 昔日石山今披绿装 重庆石漠化土地五年减逾440万亩
- 河南严重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10余年降低了43.1%
- 多地倡议考生报考医学类院校,返乡工作
- 国家知识产权局:综合运用多种审查模式,助力绿色低碳技术和未来产业领域专利申请获权
- 2012年以来新疆兵团各类矛盾纠纷年均排查化解率逾98%
- 不搞“政策洼地”,精心打造“营商环境高地”(人民时评)
- 长三角迎温暖春分 沪苏浙皖最高温逾20℃
- 熊猫债热度为何攀升
- 中国四大流派旗袍亮相南宁圈粉东盟“Z世代”
- 中关村U30启动2024年度招募选拔 新增未来产业方向
- 自然资源部:前三季度海洋经济呈现稳中有进态势
- 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地震监测中心部分地震速报数据前端台站采集点网络设备遭受境外组织的网络攻击
- 日媒:日本一公立高中首次开设漫画学科
- 亚行维持2023年菲律宾经济增长5.7%的预期
- 新疆艾德莱斯绸为何能换发新魅力?
- 热门推荐
-
- 端午假期前一天北京交通一片红,亦庄为何一抹绿
- 法国骚乱的“表面之下”
- 选民宿成“拆盲盒”,平台得当好“守门人”
- 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寒地低碳技术研发中心成立
- 以总理办公室:内塔尼亚胡成功接受疝气手术
- 多国政要专家:对中国加税并非良策,全球绿色转型需跨越壁垒合作|世界观
- 500名跑者齐聚泸沽湖 在诗情画意中畅享户外运动美好时刻
- 中国核行业“揭榜挂帅”专题赛发布需求榜单 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 双节将至菜篮子准备好了吗?山东地区蔬菜价格调查
- 商务部:进博会企业展览面积创新高 达36.7万平方米
- 中国移动启动算网大脑“天穹”全网试商用
- 预制菜“抢占”年夜饭餐桌!警惕“套餐式点餐”成变相“最低消费”
- 女性出现缺铁性贫血,不如先好好吃肉
- 守护“菜篮子”、建爱心驿站……各地多举措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 首发首秀不断档 消博会折射中国消费热力
- 3人死亡 山西挂牌督办二广高速朔州山阴段较大道路交通事故
- “碳”路先行|“煤城”山西灵石:绿色蝶变 解锁高质量发展密码
- 安徽阜阳:车辆“大夫”上半年“安检”铁路货车340余万辆
- 湖北建筑业培育新质生产力 产业规模稳居中部第一
- 新疆沙棘产业缘何迎来“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