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江西龙南特色葡萄采摘赋能乡村振兴
中新网龙南7月12日电 (熊锦阳 叶婷婷)“正值暑期,前来采摘葡萄的游客很多,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葡萄采摘的乐趣。”7月12日,走进江西省龙南市里仁镇金莲村东坑生态葡萄基地,基地负责人李绍洪正紧锣密鼓地为游客打包葡萄,脸上满是笑意。
“我们基地主打的就是亲手采摘,每年都有很多游客慕名前来。每一串果都是顾客自己挑选,自己采摘,他们不但吃得放心,还玩得开心。而且还可以在网上下单,基地会帮忙采摘好葡萄再通过快递发送到家。”李绍洪告诉记者,他从2012年开始回村种植葡萄,历经12年的发展,他的葡萄基地面积已达30多亩,种植了“夏黑”“巨峰”“阳光玫瑰”等4个高级葡萄品种6000多株,年产葡萄40000斤,产值可达30万元。
葡萄基地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近年来,里仁镇大力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活力在旅、特色在农”,因地制宜发展生态采摘,打造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游玩体验,我们对葡萄基地内的路面进行了平整改造,同时加装了大量基础设施,把传统的葡萄种植园区打造成农旅融合田园观光综合体。并通过举办‘葡萄采摘节’这类活动推广当地葡萄产业,让种植户生意越来越好,走上致富路。”里仁镇党委书记赖水仙介绍道。
为进一步提高葡萄的品质和产量,里仁镇还邀请了龙南市农业农村部门葡萄种植专家前往葡萄基地种植大棚内授课,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同时对葡萄基地进行规范化建设、标准化生产和科学化管理,把葡萄采摘打造成当地特色产业,让种植户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据了解,葡萄基地还会优先聘请当地村民务工。“抹芽、施肥、采摘、打包……这些工作都需要人手,我们会聘请因为需要打理家中事务而无法外出务工的村民来我们这上班。而且基地上班时间不固定,时间更加自由,也方便村民照顾家里。”李绍洪告诉记者,基地特意选取了不同时间成熟的葡萄品种,采摘期能一直持续到10月底,不但可以为游客提供更长时间的采摘体验,还可以带动更多村民就业。“目前基地的务工人数在15到20人左右,每人每年能有2万元的收入。”
“除了葡萄,我们还鼓励种植户种植其他水果,把果园打造成一年四季都有采摘业务的生态果园。”赖水仙说,如今,生态采摘已成为当地一张亮丽名片,葡萄采摘不仅为当地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促进了周边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了“甜蜜经济”多点开花,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歌手首战 怎么看待老外赢麻了
- 中国爱乐乐团成为国家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
- 首个暴雨黄色预警!四川57047人提前转移避险
- 广西新农人返乡创业 “桑田造梦”助农增收
- (乡村行·看振兴)从两台装载机起家的中国北方村庄
- 西部陆海新通道首次发运中老跨境预制菜班列
- RCEP全面生效一周年 真金白银助宁夏外贸企业降本增效
- 报告称,可持续航空燃料全球化供应链正在形成
- 深空嘉年华科普活动在安徽合肥举行
- 北京拥有204家博物馆 让更多人爱上博物馆
- 阳性感染者什么情况下可返岗复工?北京最新通报
- 对话新国企·聚力高质量 | 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刘国跃:“三个发力、三大链条”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科学院发布2024年经济分析报告:我国经济将平稳运行 稳中有进
- “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2024”举办
- 保健品“坑老”现象调查:“一眼假”为何老年人深信
- 剧版《三体》取得发行许可证
- 从渴望到警惕 糖与人类的“爱恨情仇”
- “56789”特征背后:民营经济何以“再壮大”?
- 海内外近200位高层次留学人才厦门行 精准对接用人单位
- 美联储会议纪要:银行业危机或致美国经济今年出现衰退
- 热门推荐
-
- 中央芭蕾舞团再度上演玛卡洛娃版《天鹅湖》
- 俄军战机黑海上空拦截英军战机
- 台胞广西代父寻根:替父亲看看他回不去的家乡
- 过境免签再优化 “China Travel”持续火爆
- 宽窄巷子里的青春大运
- 《江西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将实施 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福建漳州发布防汛防台风紧急动员令
- “年三十”连续5年“缺席” 对我的假期有影响吗?
- 受降雨影响 京广线部分区段临时封闭 部分列车晚点
- 野生东北虎“打卡”黑龙江穆棱
- 在光影中“看中国”,来自巴西的他们看到了什么?
- 山东麦收见闻:年轻人用智能农机与土地打交道
- “银发志愿者”当店员 这家咖啡馆特别暖
- 第七届纽约中国当代音乐节开幕 首次引入人工智能
- 端午节前北京开展粽子专项抽检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 新疆“梨城”社火闹元宵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彭泽:鱼跃人欢秋捕忙
- 包月高达3万元!所谓“情绪消费”如何规范?
- 中经评论:夏粮丰收 将“中国饭碗”端稳端牢
- 热带低压在台湾海峡生成 福建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