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东北虎“打卡”黑龙江穆棱
中新社穆棱1月18日电 (记者 王琳)地处黑龙江省的龙江森工穆棱林业局有限公司于18日发布消息,该公司所辖和平林场施业区内于近日发现野生东北虎踪迹,护林员在足印现场不远处发现了3处虎的粪便。
2023年12月28日,护林员在野生东北虎出现的不远处发现其粪便。 陈阳 摄
野生东北虎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对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要求很高。近年来,龙江森工集团加大野外巡护和监测力度,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野猪和狍子等种群的恢复保障了野生东北虎的食物所需。
寒冬时节,龙江森工林区银装素裹,远处时不时传来鸟鸣声,打破山林间的静谧。在野生东北虎足印的发现现场,可见一片杂乱无章的脚印,这就是“林中王者”的活动踪迹。
2023年12月28日,护林员收集的野生东北虎粪便。 陈阳 摄
和平林场护林员王道辉说:“我们在例行巡护的时候,发现了这串脚印,通过与周围区域留下的野生动物脚印进行对比和观察,并查看附近的红外相机,找到了它的活动影像,初步判断这是一只成年野生东北虎。”
作出判断后,巡护队循着足印一路追踪,在不远处的树林附近,发现了3处虎的粪便,粪便上还残留着未消化的动物骨头和毛发。经中国国家林草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对所获粪便的DNA进行物种识别,确定其为成年雄性东北虎。
穆棱局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负责人郭建军说:“截至目前,这是我们自2016年以来发现的第五只成年野生东北虎。野生东北虎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顶级食肉动物,野生东北虎频繁现身穆棱林区,间接说明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健康完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发布全球首个百亿级遥感解译基础模型
- 穆利诺赢得巴拿马总统选举
- 兰州新区打造西北医药物流配送中心 承接“一带一路”进口药品
- 陕西洪涝灾害已致21.2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17.96亿元
- 丝路画卷·世界说丨海外媒体: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一带一路”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颜值”变“产值” 打造“风景生产力”
- 大年初一,铁路“七站”进出京人次较2019年增长五成多
- 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21千米
- (身边的变化)河南遂平:一粒粒小麦“长出”多产业 “食”出新天地
- 广东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 持续调度部署防汛防风工作
- 新闻1+1丨解读2025年中国经济政策关键词
- 辽宁大连:一渔船遇险沉没 1名渔民获救
- 今年广东省快递业务量已突破300亿件
- 瓷博会观察:“千年瓷都”如何瓷行天下、贸连全球?
- 新疆多个机场推出特色服务 助力冰雪旅游
- “预付金”如何变“赋能金”?我国将建立基本医保基金预付金制度
- 房产遇灾能获赔百万?“家财险”值得买吗?
- 加拿大邮政大罢工进入第四周 连锁反应继续恶化
- 黑龙江省旅发大会开幕 大庆华丽转身“油城”变“游城”
- 北京地铁3号线计划9月正式运营,北京朝阳站地铁直达
- 热门推荐
-
- 福州寿山石雕刻大师:让寿山石文化“留下来”“走出去”
- 茶话室里听“青”声解“青”忧
- 春节长线游订单占比七成,三亚春节20万一晚酒店已售罄
- 警惕自导自演式假新闻轮番上演
- “兰亭·雅集”中国书法体验课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
- 美国批准向澳大利亚出售价值约1亿美元军事设备
- 阿富汗6.9级地震已致该国4人死亡 75人受伤
- 浙江宁波地铁上新智能行李寄存柜 国庆假期可限时免费存
- 独处20天能赚50万元? 短视频平台上,自律挑战火了
- 北京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 梅雨影响杭州西湖 一周排掉近半水量
- 两部门:今年将支持1000家重点“小巨人”企业进行奖补
- “印记太原”文创大赛作品展:让民众面对面了解文创业态
- 台风“摩羯”趋向南海 海口发布琼州海峡停运预警
- 云南省五部门联合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接诉即办”
- 台商来辽助振兴 现场签约9个项目投资金额3.2亿美元
- “长三角医疗新科技协同创新联盟”上海启动
- 快评丨水火无情, 更显中美“人情”差异
- 小红枣做成大产业(乡村行 看振兴)
- 6860名博士齐聚沈阳 一场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