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草原云谷”乌兰察布:大“数”底下勤耕“云”
中新网乌兰察布7月11日电 题:探访“草原云谷”乌兰察布:大“数”底下勤耕“云”
作者 张林虎 崔博群
“大家每天都刷短视频,对于北方用户来说,这个数据的支撑和交互主要就在乌兰察布的数据中心。另外,当下流行的智能驾驶大模型训练也在乌兰察布,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智能驾驶将走进千家万户。”谈起大数据产业带来的改变,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察哈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兵如是介绍道。
近日,在2024中国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上,乌兰察布成功签约5个项目,总投资额高达282亿元。中新网记者专程走进乌兰察布,探访“草原云谷”如何在大“数”底下勤耕“云”。
机架整齐排列,服务器高速运转……在位于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快手数据中心,大屏上实时显示着数据中心的整体情况,指示灯飞速闪烁,大量的信息数据在这里汇聚、分流。
“数据中心的选址要求极为严格,气候、交通、能源等都有相应指标,而乌兰察布恰恰能满足这些要求。”快手数据中心业务副总经理高若飞说。
在内蒙古政务云大数据灾备中心,指示灯飞速闪烁,“嗡嗡”低响声回荡,整齐排列的几十台温冷数据光存储服务器正在存储、读取和传送着海量数据。
“我们的主要功能是为政府、金融、医疗等各行业机构,提供便捷、安全、绿色的数据长期存储和容灾备份服务,具有‘百年存储’的超长保存时间和不可篡改、抗电磁辐射、低运营成本、节能环保等独特优势和先进性。”负责人李燊说。
在中联数据集团,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作业,一座座算力大楼拔地而起,一个更加庞大的数智产业生态集群呼之欲出。
“未来5年,我们会在乌兰察布陆续建立大型数据中心园区,打造乌兰察布一个新的算力高地,助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中联数据集团内蒙古区域总经理骆西永说。
搭平台、落规划、兑政策、聚要素、扩算力……自2021年获批列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城市以来,乌兰察布高质量建设数字新城,“绿色风”吹遍乌兰察布数据中心集群大数据产业全产业链,“草原云谷”金名片越来越响亮。
短短几年时间,华为、阿里巴巴、优刻得、快手……36个数据中心项目落户于此,其中智算中心25个,总投资1406亿元,签约机架规模超110万架。
大数据产业是面向未来的大产业,乌兰察布何以受到如此众多头部企业青睐?
事实上,集结了众多大数据企业的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自设立以来,便立足气候、电力、地形地貌等优势,始终把大数据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
据王兵介绍,除了交通区位优势,乌兰察布年平均气温4.3℃,数据中心可利用自然冷却时长10个月,同等技术条件下节约能耗20%至30%,机房运维节约降温成本。
“乌兰察布地下是玄武岩,处于地震少发地带,安全性极高。”王兵说,乌兰察布还拥有丰富的能源优势,年有效风时7300小时至8100小时,全年日照时长超3200小时,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可为大数据企业提供稳定电力来源。
“正是基于如此多的组合优势,让乌兰察布大数据产业每年都以翻番的速度增长,迅速实现数字产业化。”王兵说,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乌兰察布必将能够赶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
大数据产业在乌兰察布“火”起来,同样离不开当地利好政策的加持。据乌兰察布市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刘焕所介绍,乌兰察布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打造全产业链条,持续完善助企纾困服务体系。
“乌兰察布推出了新招引项目‘项目管家’和已落地项目‘领导包联’机制,设立‘大项目代理服务窗口’,提供‘一对一’全程免费代办服务。”刘焕所说,乌兰察布直通北京的点对点专用双回路大容量光缆线路,光缆端对端传输时延在4.2毫秒,为北京高实时性算力需求提供支持。
刘焕所介绍,10年前,乌兰察布市发扬先天优势,抢占大数据时代先机,成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先行者。10年后,乌兰察布市大数据产业已实现“从零起步”到“落地生根”再到“集聚成势”的精彩“三级跳”,闯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制造”到“智造” 上海汽车产业加速向新
- 新疆兵团拥有森林面积逾1430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15.08%
- 上海1至9月为近万名境外旅客开具《离境退税申请单》1.6万余份
-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打卡式观展”引争议
- AI赋能“荧光显微镜” “国产设备+基础模型”减少进口设备依赖
- 济南锚定打造“中国透明质酸之都” 做大做强“颜值经济”
- 温州市合唱团20周年专场音乐会全国巡演在京收官
- 日本报告:电源系统异常导致H3火箭首次发射中止
- 海峡两岸文化名师对话南音传承与发展
- 提神“神器”别乱吸,小心氧中毒!
- 韩媒:尹锡悦拒绝出席调查,“昨天已经谈得很充分了”
- 广西男子捕捉野生鸟被抓 96只鸟类幸免于“烧烤”
- 国际锐评|中国两会给世界带来春天的暖意
- 新线1820公里,5612亿元!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支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柴桑区:推动秸秆“变废为宝”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乡村行·看振兴)贵州山村苗寨“奢侈品”受追捧 “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
- 河南前8个月实绩外贸企业超万家 增长近一成
- 文学名刊编辑齐聚广州 分享网络开拓新阵地等经验
- 北美票房:《阿盖尔:神秘特工》首映夺魁
- 8个走私洋垃圾犯罪团伙人员被判刑
- 热门推荐
-
- 中国五矿完成博茨瓦纳科马考铜矿收购
- “大手牵小手” 安徽凤阳花鼓薪火传
- 山西闻喜:四人多次潜入三米多深湖水勇救落水学生获表彰
- 阿尔及利亚北部发生4.9级地震
- 云南多举措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 2024中国国际时装周时装大秀绽放女性力量
- 慕思发布“梦想100分”微纪录片,探索公益创新的无限可能
- 广西武宣县:大藤峡移民新村释放富美魅力
- 作家鬼子历时18年出新作 展现当代乡村的时代变迁
- 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 未来产业新技术在北京科博会“各显神通”
- “沙县小吃”再出发:质量管理提升
- 中央气象台:我国南方地区3至5日将出现新一轮较强降水
- 报告显示:过去十年中国数字慈善增速快活力强
- 第三届韩国(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启幕
- 国家集采人工关节在青海落地使用 价格平均降幅82%
- 福建省元旦、春节期间花卉销售额达21.6亿元
- 如何用中子给文物做CT?中外专家研讨中子技术文化遗产科学应用
- 一杯云南茶,香飘欧罗巴
- 山西省气象台发布沙尘蓝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