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七届WAIC 见证业界在人工智能的支点上撬动未来
中新网上海7月6日电 题:七届WAIC 见证业界在人工智能的支点上撬动未来
记者 郑莹莹
从2018年到2024年,时间飞逝,转眼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已从第一届办到第七届。
越来越火的人工智能、越来越真的虚拟世界,让连续七届报道WAIC的记者不禁想,也许人们正站在时间长河的某一处,见证一个时代的人用人工智能的支点撬动未来世界。
——凝视
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有个画面在记者脑海中挥之不去,那是大会开幕前夕探馆时,记者刚好看到一位年轻的布展人员贴近人形机器人的“脸”,与之“对视”。
7月2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前夕,工作人员在展馆内布置人形机器人展品时与之“对视”。记者 郑莹莹 摄
这些已经有人形的机器人“行不行”?再过些年,人与人形机器人会不会并肩行走在城市街头?这些都让人不禁好奇又十分忐忑。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认为,虽然人形机器人在外表上已经很像人类,甚至在外观上研制人员也可以给它做一套人类的皮肤,但在情感交互等领域,不应当用人形机器人去替代人。
——远望
图灵奖得主罗杰·瑞迪(Raj Reddy)在今年的大会上说,人们需要理解的是,每一项新技术在产生机会的同时也会带来问题,“我想我们并不想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此语境中的这句话,婴儿指的是新技术及它带来的机会,洗澡水则指新技术带来的副作用。
炎热的七月初,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举行,AI赋能话题十分火热。记者 郑莹莹 摄
其实,这不是罗杰·瑞迪第一次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届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罗杰·瑞迪就说,很多现在觉得理所当然的东西,曾经都是不存在的;电脑、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已改变世界上所有人的生活,而人工智能也将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改变未来。(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断网》广州办首映礼 郭富城林家栋上演“相爱相杀”
- 沈阳故宫戏台建筑群完成彩画修复向公众开放
- 民航业迈向提质增效阶段
- 恐怖剧本杀、进鬼屋、极限运动,为何越恐怖越开心?
- 丝绸之路音乐季18日启幕 爵士钢琴家罗宁等音乐大师献艺
- 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守护来自“星星的孩子”
- “神奇咖啡”一喝就瘦?原来是添加了西布曲明
- 忧伊朗袭击,美使馆对驻以雇员发出安全警告
- 缓解京津防汛压力 河北转移民众122.9万人分减洪水18亿立方米
- 韩暴雨已致22人死亡14人失踪 全国普通列车暂停运行
- “经济利益派”代表人之一洪远朋逝世:一生研究《资本论》
- 从“拼产量”到“卖品质” 果蔬“擂台赛”助农民打品牌、鼓腰包
-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四研究所船用减摇产品获专利优秀奖
- 王毅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谈
- 河北雄安新区2023年积分落户申报工作20日启动
- 北京门头沟:10名危重症患者和伤病员转运至市区医院救治
- 吃面条米线不利于控制血糖吗?
- 韩国法院对警察厅厅长赵志浩进行拘捕必要性审查
- 沈阳将举办智能网联汽车国际大会 助推“车路云一体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 免现场核查 江苏连锁食品经营企业新开门店可获经营许可
- 热门推荐
-
- 支付宝升级条码支付推出“支付宝碰一下”
- 美国华盛顿动物园为旅美大熊猫举办“告别派对”系列活动
- 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首届高级别会议:古巴代表批评美国加剧封锁
- 珠海石景山隧道致14死透水事故案二审维持原判 10人获刑三至五年
- 渣打上半年税前溢利33.2亿美元 拟向股东回购10亿美元股份
- 长三角古树名木保护论坛启幕 杭州首批古树游线路图同步首发
- 青海油田天然气日产量连续保持1650万立方米以上
- 万千气象看福建·唱响海上牧歌丨闽海扬波:福州海洋经济展现强劲动力
- 中国工信部许可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开展频率重耕
- 【风起黄埔】后人忆赵尚志:黄埔军事理论为他东北抗日打好基础
- 发芽小麦去哪儿了?主要被用作饲料
- “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中期推进会福建屏南举行
- 印尼加入金砖有何考量?
- 吉林“Z世代”腌酸菜:老传统带来新“钱景”
- 吉林省首趟“智能复兴号”动车组正式上线运营
- 9月中国企业信用指数小幅上升 金融业增长最快
- 32名台胞踏访呼伦贝尔:最美季节踏访最美草原
- (上海自贸区十年)问答 | 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红利能否惠及全球?
- 浙江创新“国潮”消费新场景 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
- 以军宣布对加沙地带发起“第三阶段”地面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