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吉林一号”卫星……这些科技创新“点燃”产业升级新引擎
近年来,有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让吉林这座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生。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去看看。
自主创新
铸就“中国速度”
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打响了中国速度的名片。
“复兴号”的摇篮在哪里,您知道吗?
从“复兴号”到京张智能动车组,再到服务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的智能动车组……中车长客的创新成果让中国高铁成为世界的“领跑者”。
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工程师 麻竞文:在京张高铁复兴号动车组设计之初,我们光是车头方案就做了42套,样车新方案评审累计有316次,绘制了各种结构图纸5289份,电气图纸更是升级了4版,近万张,最终才研制出世界首列,以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的高速动车组。
在一代又一代设计团队的接力研发下,时速160公里到350公里、可适应不同环境的动车组产品平台在这里搭建,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标准化和系列化。中车长客动车组年产能力也达到180至200列,城铁车约4000辆,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小菌菇背后也有大产业
这些餐桌上的美味,成为吉林省潜力无限的大产业。如何将食用菌产业推向更广阔的舞台?吉林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凭借《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将南菇北移,北耳南扩,以科技推动中国食用菌年产量从5.78万吨突破到超4000万吨,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食用菌生产国。这一项目在全国72%的贫困县推广应用,带动了426个贫困县4.53万户农民脱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吉林农业大学教授 李玉:大食物观就是要向动物、植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要动物、植物、菌物三物融合生产协调发展,这些理念给这个产业又带来了新的更大发展空间。
太空之眼:来给太阳拍“写真”
给太阳“拍写真”能有多难?在科研人员30多年的努力下,这已成为现实。别以为只有地球有天气预报,外太空的天气更要预报,科研人员称之为空间天气。这一气象主要对太阳上出现的耀斑和日冕物质的抛射等剧烈活动进行监测。具有灾害性的空间天气会严重威胁航空、航天、通信、导航等活动。
吉林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空间X射线、极紫外和远紫外波段成像技术”,可以在宇宙空间监测肉眼不可见的特定波段并进行成像,让空间天气预报更加及时准确。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研究员 陈波:我们看到了人眼看不到的东西,比如我看太阳(跟可见光不同)可以知道它百万摄氏度的温度水平变化,这样可以更早知道太阳的变化,预报未来的空间天气的情况。
这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像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嫦娥探月工程等多个领域。
“吉林一号”卫星:
轻装上阵 星耀苍穹
你知道最新一代的“吉林一号”卫星有多轻吗?
最新一代的高分06A星,体重仅有20公斤,是初代卫星的二十分之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双重加持,卫星不断减重,也能实现批量化生产。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 张晓磊:埋头搞研发,搞技术创新,这些技术创新使得卫星制造成本,包括卫星的体积和重量都大幅度降低。
自8年前发射的“吉林一号”初代卫星起,“一箭四星”开启了我国商业航天的新篇章。目前,在轨的“吉林一号”卫星数量已达到108颗,它们以高分辨率、广覆盖的卫星遥感影像,为农业、林业、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持。今年下半年,更多的“吉林一号”卫星将继续升空。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古老敦煌文化频“出圈”:“画中好物”焕发现代生活新时尚
- 中新教育丨“发挥香港教育特点及国际化优势”教育论坛在广州举办
- 商务部重磅发声,聊了这三件“大事”!
- 湖北建筑业培育新质生产力 产业规模稳居中部第一
- 今夏“刷屏”色:“油菜花黄”VS“牛油果绿”
- 一到过年娃就积食?这份攻略请收好
- 高校女讲师擅自离境失联 家属:4个多月一直联系不上
- 加拿大发现首例本土疑似人感染H5型禽流感病毒病例
- 为“是以中国”作答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启播
- 寒冬来袭 专家:“一老一小”需敲响呼吸道疾病“防护警钟”
- 湖南消费市场红火 黄金周同比增长10%
- 首付1元就能用上高端机?手机“以租代购”背后暗藏猫腻
- 2024中欧商业高峰论坛在布鲁塞尔举行
- 中关村(天津)医疗产业创新基地落户天津静海
- 西安打造“世界设计之都” 加快构建创意产业生态建设
- 量子计算机“悟空”已为全球用户成功完成3万多个运算任务
- 170余名海内外乡贤回扬州 为家乡发展献计出力
- 报告:消费者对2023年演出体验综合满意度高 三大问题待解
- 高温干旱考验加剧 主汛期四川多地仍在喊“渴”
- 全国首套气田水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及达标处理试验装置在川投运
- 热门推荐
-
- 万千气象看中国 |“我希望两周内能去山西考察”
- 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第19届年会探索应对衰老
- 刘文典:不止“狂士”
- 冰雪春天丨荷兰小哥阿勒泰的第一个清晨,竟然被它香迷糊了!
- 北京人艺发布2025年全年演出计划
- 英国通胀目标恐难实现
- 是乡愁也是风景!暑期漫步古镇 感受烟火人间
- 2023中国(宜昌)绿色能源发展大会开幕
- 【人权行动看中国】探访“东极鱼市”:“鱼老板”变身主播 “涵养+捕养”助推渔业绿色发展
- 《细胞简史》跻身2022年度“中国好书”榜 科学家给民众讲述细胞的故事
- 《三体》周年纪念版再热:重温还是新体验?
- 湖北咸宁全力推进“中国桂花城”建设
- 韩检方在金龙显逮捕令中明确指认尹锡悦是“内乱首犯”
- 最快4小时门到门当日达 太铁推“高铁急送”服务“双11”
- 文坛名家聚焦:GPT-4来了 翻译会是文学领域最先“失守”疆土吗?
- 法国新政府内阁成员名单公布
- 德国业界:中国仍为欧洲木工机械供应商的首要市场
- 用数字技术防伪,靠谱!
- 日政府一意孤行强推核污染水排海 福岛灾民返乡遥遥无期
- (身边的变化)山西永和:电力赋能乡村振兴 小村庄实现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