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新宁怀恩:深耕中国市场 共筑健康中国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监测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23年达到29.70%。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不断深入,在外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背景下,深耕中国大健康行业的外资企业如何瞄准“健康中国”战略,在产品和科技创新方面引领行业趋势?如新集团总裁暨首席执行长宁怀恩表示,未来将持续加码在华投资,加强产品研发创新,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卓越的产品和服务。
持续创新,推出符合多元需求的产品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这是驱动企业不断前行的根本动力。”宁怀恩表示,科技创新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四十年来如新集团始终坚守品质初心,通过持续的创新和研发,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美丽健康产品。
从2003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开始,如新紧跟数字化时代的步伐,致力于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等多方面的战略部署,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持。在数字化和智能化创新方面,通过ageLOC科技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美丽健康体验,利用基因表达科学来瞄准衰老的根源,并将这些科学技术应用于互联美容和健康设备,以精准满足消费者对变瘦、变美、变健康等个性化需求上的期待。
品质是企业立足之本,只有确保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长期支持。宁怀恩指出,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更加追求个性化、高品质的服务与产品。如新将坚持产品品质至上的原则,通过6S品质措施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以满足消费者对变瘦、变美、变健康的多元需求。
加大投资,推进消费潜力的持续释放
“在中国市场,如新已扎根21年,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感受到了中国政府不断优化外资营商环境所带来的红利。”宁怀恩介绍,近年来深刻感受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活力,如新聚焦本土创新和研发,持续加大在华的投资力度。2023年,投资3.6亿元人民币的如新大中华创新总部园区二期正式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了产能效率,为其全球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近年来,一系列稳经济、促开放、引外资的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外资在华发展的条件、环境和前景将越来越好。市场监管部门日前推出《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2024年版)》,为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谈及如新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宁怀恩强调,中国市场不仅是如新全球业务的重要支柱,更是推动整个行业变革和消费需求升级的关键力量。他表示,如新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持续为消费者缔造一个更加健康、美丽、自信的未来。
携手共进,推动大健康市场持续繁荣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等行业利好政策的出台,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等3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7年)》,并在全国开展首个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活动。
“推动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对当下消费者的深入洞察。”宁怀恩表示,随着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健康、绿色的生活理念促使消费者更加追求“健康消费”,也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购买健康消费类产品的行列,为美丽与健康类消费品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产品方面,采用物联网技术升级美容健康产品,帮助用户创建个性化的美容和健康程序;在生产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扩大产品线,利用如新大中华创新总部园区二期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高效赋能发展。
“未来,如新将加强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行业展会,学习其他品牌的新技术、新想法,了解消费者的痛点、行业趋势等,为推动中国美丽与健康类消费品市场的持续繁荣贡献力量。”宁怀恩说。(李京)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访历史文化名镇古北口 观“原汁原味”古长城
- “2024中国—东盟周”在山西长治开幕
- 国家税务总局:2023年税务部门共依法查处涉嫌违法纳税人13.5万户
- 清华北大排名上升!“美国和英国正在失去优势”
- “粮出手 钱到手” 农发行全力保障秋粮收购资金供应
- 做强“种子芯片” 端牢“中国饭碗”
- 多元消费、科技创新……中国经济焕发新活力
- 扫码消费岂能强制关注
- 用反诈宣传守护老年人“钱袋子”
- 法国和意大利将向乌克兰提供反导系统
- 雷士照明点亮三亚体育中心,助力少数民族运动会圆满举办
- 返乡挖藕人:从“逐藕而居”到日入700元
- 元旦假期三天 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逾910万人次
- 少林考功总决赛:海内外“武林高手”陆续抵达
- “岁岁鸭”IP在千年瓷都景德镇正式发布 以人才和创意让文物“活”起来
- 王红阳院士:恶性肿瘤的诊疗面临三大瓶颈
- 马来西亚宣布降股票印花税等举措提振股市汇率
- 袁隆平助手忆杂交水稻研究:发现“野败”是锲而不舍的结果
- 湖南装配式建筑构配件年生产能力达3500万平方米 总产值逾1000亿元
- 青海中藏医药传承创新: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传统文化持续挖掘
- 热门推荐
-
- 中国1年期、5年期以上LPR均下降10个基点
- “2023中成药工业TOP100”揭晓 好医生攀西药业荣登榜单
- 美媒:已有9名美国公民在巴以冲突中丧生
- 高温后日“重返”广州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特别军事行动目标是优先事项 格罗西对扎波罗热核电站安全表担忧
- 广东中行助力发行新政后全国首笔港资企业熊猫债券
- AI预测超过2亿个蛋白质结构
- 第四届湖南国际绿色发展博览会开幕 近400家企业“亮绝活”
- 百余家上市公司被问询是否涉腐 有公司组织看反腐片
- 探索编剧艺术的无限可能
- 舞蹈诗《河湟》青海西宁上演:一剧跨千年,最忆是河湟
- 上海多措并举努力实现“幼有善育” “柔性过渡”助孩子爱上幼儿园
- 新漫评:行“民主”之名,搞对抗之实,美国政治操弄何时休?
- 乘警党海华的 “家乡守护之旅”
- 浙江绿电交易突破100亿千瓦时 绿证交易超5300万张
- 做假肢的残疾人技师:理解肢残人士之苦 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
- “避免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误区”问题探析⑤:切莫闭门造车
- 浙江窗帘生产重镇转型制马面裙掀国潮采购风
- 预制菜搅动餐饮业:既须保障知情权,也要提升认知度
- 中国ARJ21客改货飞机首次飞出国门 机型系列化发展迈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