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加快医疗大模型落地应用 支持脑机接口等研发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6日从《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下称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将加快医疗大模型落地应用,推动通用大模型开源,以单病种数据库为切入,开展垂直类大模型训练。搭建AI加速药物研发、虚拟临床试验等研发辅助平台,为诊疗新技术、新药研发提供重要支撑。支持脑机接口等医工交叉创新产品研发。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继红在发布会上表示,北京接续实施了2018-2020年、2021-2023年两轮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全面布局支持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2023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营业收入达9761亿元,为实现万亿级产业跃升奠定了扎实基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24.6亿元,比2018年翻了两番多。六年来,涌现出一批全球顶尖科学家创办的前沿技术企业,上市企业数量新增50家,超过前些年总量,累计达到84家。创新成果不断产出,获批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50个,AI三类医疗器械产品31个,连续多年稳居国内第一,获批上市的创新药14个,居国内领先地位。总的来看,医药健康产业已成为北京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坚实力量。
今年5月23日发布的行动计划提出,做强做大药、械基础板块,着力壮大产业规模。加强布局新兴领域,在细胞与基因治疗、数字医疗、合成生物制造等新兴赛道塑造新优势。行动计划明确未来三年的产业目标:到2026年,北京实现引领全球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5-8项,产业规模达到1.25万亿元,医药工业营业收入达到2400亿元。
张继红表示,北京将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脑机接口、合成生物制造、AI医疗等新兴技术领域,加快布局科技攻关项目,出台细分领域支持政策,催生具有颠覆性、引领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北京将引进培育高能级新药研发服务平台,做强载体递送、疾病模型动物等特色技术平台;吸引更多国际领先的专业孵化器。进一步优化人才专项政策,提高人才引进精准性和力度。办好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生命科学国际论坛等品牌会议,推动创新主体在研发、制造、创投和临床等方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北京还将加强政策保障,推动“建立临床急需进口药械审批绿色通道”等先行先试政策加快落地,形成政策先发优势。做强海淀区、大兴区、昌平区、经开区等产业主导区,支持城市副中心等具备优势的区域加强产业布局,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进入冬天后,信用卡也“遇冷”了吗?
- 生态学科研与科普如何两翼齐飞?甘肃办首届专业竞赛探新径
- 国家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内涵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集齐“核风光储” 山东威海不断提升经济“含绿量”
- 《奔跑吧》新疆昌吉开启“冠军踢馆赛”
- 辽宁省博物馆馆藏元代青花瓷器首次集中展出
- 外媒:武文赏当选越南国家主席
-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孔祥喜一审获刑14年
- 青海一捐献者捐多个器官和眼角膜 5人受益
- 鸡西百亿级“北药”产业渐崛起 30亿生物医药项目正推进
- 第三届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官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 《这一夜碧溪潮生两岸》新书首发
- 今年经阿拉山口通行中欧班列已突破6000列
- 南非和解日:民众游览先民纪念馆
- 职场人“随大流”热衷考证 专家:应理性考虑职业目标
- 音乐话剧《抹不去的记忆》即将进行线上演出
- 特朗普公布国务卿、司法部长拟任人选
- 煤省山西“新三样”产品走俏海外 中国制造优势凸显
- 端午小长假 哈铁预计发送旅客159万人次
- 进博会外资展商赴津寻商机
- 热门推荐
-
- 媒体向“新” 主流成顶流
- 西安交通大学举行202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
- “土特产”变“金疙瘩” 河南乡村富民产业多点开花
- 特写:“你们尽管笑,我们负责守护”
- 上海市消保委呼吁制定细化外卖包装收费规则 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
- “旅游迎春 休闲过年”——2024年新春旅游休闲宣传推广活动启动
- (身边的变化)西安城墙下的“歌者”:“交响”秦腔与民谣
-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办好“关键小事”
- 华南美国商会报告:选择不转移投资的美资企业占比最高
- 央行:将引导金融机构科学评估风险 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 孟买巨型广告牌倒塌致12人死亡
- 广州民营经济如何“挑大梁”?企业家代表、委员支招
- 从销量领先到科技领先 安吉尔品牌战略全新升级
- 遇见福建:当古镇遇上宋朝婚礼展演
- “京味儿”新文旅圈粉年轻人
- 她用一本书和自己的生命,让世界记住了南京大屠杀
- 研究显示厄尔尼诺持续或致全球多地平均温度破纪录
- 上海口岸迎来首批进口马来西亚鲜食榴莲
- 交通运输部:5月份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 近百家企业参加江西米粉暨赣菜预制菜线上直播季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