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古酒:贵州老字号出海 讲了哪些酱酒故事?
近日,2024年“黔酒全球行”活动圆满收官,以茅台、习酒、珍酒、夜郎古酒等为代表的多家贵州名优酒企携手“组团”出海,共同为白酒国际化注入了“贵州力量”。为进一步挖掘黔酒品牌背后的发展故事,6月3日,多家媒体实地调研探访位于仁怀茅台镇的夜郎古酒业。
当前,贵州白酒产业正逐步从规范化、规模化向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迈进,是贵州走向世界和世界认识贵州的亮丽名片。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立足自身优势、强化产区依托、讲好酱酒酿造奥秘与文化故事,成为酒企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夜郎古酒业作为一家位于酱酒核心产区贵州茅台镇的综合性酿酒企业,其品牌历史可追溯至18世纪中叶,余家先祖在茅台镇创办“余家烧坊”,开锅酿酒、弘扬枸酱。余姓酿酒,百年之间,九代接力,传承革新。1998年,为表达对夜郎故地的尊崇、对夜郎文化的敬畏和传承,重现夜郎枸酱的辉煌,“夜郎古”品牌自此而生。
“唐蒙夜郎取枸酱,武帝胜赞甘美之”,据了解,酱香型白酒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西汉时期的枸酱酒。在赤水河岸的众多酿酒厂中,“夜郎古”因夜郎枸酱而得名,创立以来始终通过立足“古法酱香源起夜郎”,将夜郎枸酱文化与贵州酱香酒有机结合,传承技艺、秘法厚积、匠造品质,开发出多款被市场认可的产品。
根据官网资料,夜郎古先后荣获20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百年庆典“特等金奖”、中国酒都十大质量奖、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金奖、中国酱酒企业十强、贵州省绿色生态优秀企业等行业殊荣。2021年,夜郎古酒业被贵州省商务厅认定为第五批“贵州老字号”企业。
匠心传承,品质卓越
从自然地理角度看,夜郎古酒厂地处世界公认的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在海拔、气候、水源、微生物群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产地优势。结合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夜郎古严格遵循传统“12987”酿造工艺,一年的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轮次取酒,每个数字背后都蕴含着夜郎古对酿酒技艺的深刻理解和严谨态度。
从“端午制曲”到“重阳下沙”,在酱香酒整个酿造周期中,夜郎古顺应天时、遵循地利,将传统酿造技艺不断传承和沉淀精进。据悉,随着端午佳节的临近,夜郎古即将举办第262轮端午制曲仪式,再次开启一瓶好酱酒的酿造之旅。
在坚守古法酿造技艺的同时,夜郎古深知传承与创新的结合,是品牌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夜郎古秉持着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引入现代科技手段,以实现在酿酒工艺和产品质量上的突破,同时不忘推陈出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022年,夜郎古融入“复星生态”,成为“融入复星、拥抱舍得”的高速发展酒企。据酒业人士介绍,这标志着夜郎古品牌化、全国化步伐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融入复星生态,站定价值平台,夜郎古迎来了品质、品牌、影响力的全面提升。
文旅融合,体验升级
据夜郎古企业负责人介绍,今年夜郎古在做好酱香白酒生产的同时,正全力推进茅台厂区建设工作,并推动形成全国全覆盖、城市有重点、海外有探索的多元化市场结构,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值得一提的是,夜郎古酒在文旅融合方面也走在了行业前列。如今,随着白酒消费市场对酱酒风味、工艺、产区的了解不断深入,“以酒促旅,以旅兴酒”成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深度体验需求的重要载体。为了呈现千年酱酒文化,夜郎古酒以夜郎古国文化和酱香型白酒传统工艺体验为核心,打造出酒旅一体化大型综合酒庄、国家3A级景区、五星级特色酒庄——夜郎古酒庄,向消费者直观地展示夜郎古从踩曲制曲到“12987”工艺中的上甑取酒以及摊晾、堆积等酱酒古法酿造工序,展现夜郎古酒“遵从古法,好酒天成”的品质密码,通过“酱香之旅”积极引领中国酱香文化的传播,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感受到中国酱香的魅力。(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十国艺术家登台 《时间派对·梦幻马戏嘉年华》在京上演
- 今日小满,小得盈满,守望幸福
- 北京西城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
- 铁路上海站迎来“五一”假期返程客流高峰 预计到达旅客58.0万人次
- 浙江长兴:国际友人迎茶拜圣 千年贡茶香飘四海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希望龙的精神能为国际社会注入强大动力
- 广西扩大“侨约八桂”联谊品牌影响力 增强服务经济科技工作实效
- 国际社会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国有望在2024年实现稳定增长
- 全国林业院校校长南京共话数字化转型
- 杨兆群:一刀一纸一世界
- 70件套“园林宅邸”画及相关古代绘画作品亮相辽博
- 文身店违规接待未成年人乱象调查:有人没文完就后悔了
- 端午节旅游预测报告:中国旅游市场有望延续“五一”势头
- 英国食品通胀前景转好 多家零售商降价
-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
- 四川: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50万亩 川药年综合产值突破1200亿元
- “洋学生”解锁上海枫泾古镇 体验非遗之美
- 突尼斯发生沉船事故已致9人死亡
- (经济观察)2024年,中国如何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 湖南郴州:资兴已紧急转移安置13033人、营救转移被困群众695人
- 热门推荐
-
- 中新人物 | 刘忻:十多年后归来,我更强大了
- 北京“双奥园区”围栏拆除 推进公园与城市街区无界融合
- 西藏拉日铁路迎第十个春运 已累计运送旅客1113.2万人次
- 《行在·杭州》新书首发 余秋雨作《杭州宣言》开篇
- 9月中国乘用车市场产品竞争力指数为92.4 环比微升
- 好医生连续12年蝉联工信部“中国医药工业百强”
- 广西“33消费节”启幕 将优化境外人士在桂支付体验
- 近两年,中国每年进口多达两万吨埃塞俄比亚咖啡
- 《安天旭:国家大剧院音乐会》唱片分享会举办
- 弦歌中华 | 融入血脉的龙舟精神 藏在这份手写工尺谱里
- “中国-南非企业贸易对接会暨签约仪式”在约翰内斯堡举行
- 化零为整育良田——湖北宜昌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调查
- 宁夏葡萄酒产区“新年第一课”开讲 助力酒庄打品牌、拓市场
- 贵州:小小村医室服务千万户
- 马中机构将联办活动促健康文旅发展
- 广汕高铁开通首日 智能复兴号动车组将惊艳“亮相”
- 沪宁合高铁江苏段跨沪陕高速连续梁合龙
- 重庆市连续16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一杯“村咖”品出乡村运营“好滋味”
- 新冠病毒不断变异 现有的核酸检测手段是否依然有效?专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