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建行|《科技日报》:发展科技金融 服务企业创新
做好“五篇大文章”,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发展方向。科技金融是“五篇大文章”之首,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主体,银行在科技金融生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及上海、深圳等分行进行采访,5月31日在《视点》专版刊发采访报道《发展科技金融服务企业创新》。内容如下: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为落地落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出具体举措。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到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再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推动落实,做好“五篇大文章”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发展方向。
其中,科技金融是“五篇大文章”之首。发展科技金融不仅有助于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为金融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
那么,科技金融具有哪些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面临哪些挑战?金融机构应如何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创新沃土”?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从业人员。
高风险、高回报特征显著
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首先要理解科技金融的内涵。在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看来,科技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和市场运用特定的金融工具和服务,以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目标,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体系。科技金融主要服务于技术壁垒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显著特征。
然而,发展科技金融并非易事。“难题之一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曾刚表示,传统金融机构往往缺乏评估科技项目的专业能力,难以准确判断其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潜力。同时,初创科技企业通常缺乏充分的历史经营数据等信息,这进一步增加了投资判断的难度。因此,曾刚认为,金融机构在推进科技金融时,不仅需掌握金融工具的运用,还需深入理解科技创新的市场前景和技术可行性。
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主体,银行在科技金融生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过去银行在评估金融业务时,主要关注企业的现状,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三张表’,较少考虑企业的未来。”中国建设银行公司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科技金融领域,企业的未来潜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往往更为重要。因此,银行需要调整风险管理策略,更加注重对科技企业未来发展的评估。
理解和评估科技企业是银行面临的一大挑战。中国建设银行公司业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银行要深入了解企业技术周期,了解技术研发到应用推广的整个过程。”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国建设银行创新推出第四张表——科技创新表,突出科技属性,围绕知识产权这一核心创新要素,从专利含金量、创新成果含量等多个维度,打造了“技术流”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客户经理只需输入企业名称,就可得到T1-T10十个等级的创新能力,从而轻松解决看不清、看不准科技企业的难题。”中国建设银行公司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体系可对近80万家科技企业进行创新能力评估,并进行差别化增信支持,有效突破了传统银行评估体系的局限,为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突破“从0到10”阶段发展困境
技术的生命周期可大致分为“从0到1”的样品阶段、“从1到10”的产品阶段和“从10到100”的商品阶段。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周涛表示,在“从10到100”的商品阶段,金融服务相对成熟,而在“从0到10”阶段,目前金融支持较为薄弱。为此,上海市分行创新性地提出了支持科技创新“从0到10”的金融方案。
据介绍,该方案从技术的“供给方、需求方、资本方、服务方”4个维度出发,设计了包含4大类18项产品的融资解决方案。方案向技术的供给方提供研发资金;向技术的需求方提供资金用于成果转化和技术转让;对资本方,通过投资、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手段,以及法人自身增信,满足科创主体的融资需求;对服务方,为科创服务平台,如实验检测、概念验证、中试基地、企业孵化器等提供贷款支持,推动科技创新服务行业的发展。
两年前,上海大学教师张倩武带着实验室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在上海环上大科技园创立了上海天域光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域光联),专注于研发低成本、低功耗的卫星激光通信终端产品和器件。
作为一家初创科技企业,天域光联虽手握先进技术与专利,但资金短缺成为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在空天应用领域,企业虽然发展前景广阔,但持续的产品创新和迭代升级对资金的需求不容忽视。在企业技术尚未实现全面市场应用之前,资金的持续注入显得尤为重要。
“在营业收入不足200万元的情况下,我们为天域光联提供了330万元的纯信用额度支持。”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宝钢宝山支行副行长江文东介绍,中国建设银行针对科技企业的发展困境,推出了“善科贷”产品,通过精准授信的方式,在企业营收规模尚未形成时,从4个维度对企业进行银行授信评估。这包括基于企业的专利技术价值及数量、企业获得的科技企业称号、企业主及其主创团队的人才称号及企业主个人学历,以及结合知名创业投资机构的股权投资。
金融生态圈助力全周期发展
银行信贷周期常常与企业生产周期不同步。在关键时期,若信贷周期结束而企业仍处于生产周期的关键资金需求阶段,资金断裂可能使企业面临倒闭风险。因此,如何运用科技金融服务不同规模的企业,并伴随企业成长,成为一大挑战。
以深圳市为例,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资深副经理刘星介绍,该行对深圳市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细致分级,针对各类企业当前在金融服务中遇到的难题,量身定制了相应的服务模式和产品。
对于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深圳市分行推出了“科技e贷”,实现了秒申秒批秒贷,客户在线8分钟即可完成快速贷款。对于小型企业聚集的园区,银行与政府、园区、企业共同构建四位一体的园区生态圈,通过政府和园区担保增信,制定园区企业评价标准,实施“一园一策”的金融服务策略。
对于中型企业,银行提供差异化的授信服务,确保最快在10天内完成放款的全流程。而对于大型企业,银行则通过打造专属的数字化平台,结合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与数字化平台服务,提升整体服务效率与价值创造能力。
例如,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与比亚迪合作打造“迪链”数字化平台,实现了比亚迪产业链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平台为比亚迪集团、B端产业链、C端购车者提供了一站式服务。目前,该平台已服务上游企业3400多家,累计贷款投放量超过670亿元;服务下游经销商800家,累计开票量达357亿元;C端累计申贷20087笔,累计投放金额达10.32亿元。
曾刚表示,商业银行积极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与风投机构、政府基金、上下游企业等形成联动机制,能有效促进资源流动,降低单一机构风险。他预测,未来科技金融机构将朝着专业化、差异化和精细化的运营模式转型。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将在风控、运营等环节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科技金融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宗诗涵)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年画一纸点缀美好年华
- 浙江迎“热辣”大暑 高温红色预警数创今年之最
- 外媒:黎巴嫩真主党宣布对以军事目标发动袭击
- 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2月再次下降
- 助力电影制作,拓展想象空间——科幻电影背后的“中国制造”
- 日本发射“SLIM”月球探测器
- 鲁豫携手打通内陆企业高效出海通道
-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清单,来了!
- 前10月中国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5700余件 涉赔近12亿元
- 中国国际板栗大会遵化开幕 全球200余名板栗“大咖”共谋发展
- (文化中国行)走进宁夏古长城:历史与现实交汇续写新传奇
- 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倡议:坚定“科技报国” 不做跟风逐热研究
- 浙江宁波制造走俏海外 玩具母婴产品成出海大热赛道
- 安徽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24小时内局地降水量超100毫米
- 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重庆东站段全线“轨通”
- 重庆:“两路”精神育人园开园
- 超强台风“杜苏芮”登陆在即,将持续影响内陆多地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金代河津窑枕入藏仪式
- 官司缠身!特朗普就其所涉名誉诽谤案出庭作证
- 水利部:我国南方部分河流近期可能发生超警洪水
- 热门推荐
-
- 浙江文旅观察:杭州西站枢纽设文物考古展厅,图啥?
- 宁夏 小枸杞助推大旅游
- “天上西藏主题邮局”珠穆朗玛峰店正式开业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修水村企“联手”双向奔“富”振兴路
- 不会停、不会少,放大“组合拳”效应!干字当头 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
- 2024迎进博“浦江第一湾”水上搜救综合演练在沪举行
- (年终特稿)竞逐制造业单项冠军“赛道” 浙江宁波民企“夺冠”
- 强寒潮持续发力 中东部大部地区开启速冻模式
- 四川乐山至西昌高速公路苏坝特大桥双幅贯通
- 南京制定全国首部明确律师社会责任的地方性法规
- 普京任命俄罗斯驻日本大使
- 安徽依法清理一批违法违规信息和账号
- 中蒙最大陆路口岸城市:蒙古国客商夏日业务忙
- 国庆假期前六日日均26.53万人次进出京 同比下降73.21%
- 浙江开化根雕启动“出海计划” 融合发展文旅产业
- 接待游客511万人次!九寨沟景区提前2个月破历史纪录
- “中医热”引海外青年赴中医药重要发祥地甘肃“寻师取经”
- (新春见闻)闽南渔村“簪花围”出圈:传统与时尚交融
- 擦亮质量名片 “中国制造”构筑经济新优势
- (第六届进博会)外企谈进博:进博会在推进全球罕见病诊治上彰显其“共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