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一纸点缀美好年华
文本刊特约撰稿 夏冰
从镇恶驱邪的门神画,到娃娃抱鱼、五谷丰登等祈福画,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盛况和劳动人民精神面貌的新年画……千百年来,年画不仅装饰了万千家庭的宅院,点燃了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也承载着我们关于历史文化和乡土的珍贵记忆。一部年画演变史,称得上是半部中国社会发展史。
1
年画从《山海经》中来
《山海经》中记载了这样一则传说:东海度朔山有棵绿荫如盖的大桃树,犹如一座巨型城堡。天下所有的怪物皆囚禁于此,由神荼、郁垒二神负责看管。他们尽忠职守,百鬼皆畏,一守就是千年。
受此传说影响,汉代时,王公贵族率先于岁末设立桃木削制的神荼、郁垒木俑,用于驱邪避灾,后来这种做法传至民间,渐成风俗。至南北朝时期,人们干脆将神荼、郁垒直接绘于桃木板上。据《荆楚岁时记》记载:“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这就是年画早期的形态。
北宋,随着木版雕刻印刷技术的发展,木版印刷年画出现,俗称“纸画”。年画发展迎来重要转折期。这一时期,年画的功能逐渐从“镇恶驱邪”演变为“祈祥纳瑞”。
明清是中国年画兴盛和全面繁荣的时期。自明中叶以后,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雕版印刷中彩色套印技术的日趋成熟,年画发展一日千里。清代文人李光庭在《乡言解颐》中提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一词诞生。
明清时期,祈祥纳瑞类年画的常见主题有国泰民安、喜庆吉祥、风调雨顺、夫妻团圆、家庭和睦、健康长寿、子孙繁盛、财源广进等。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喜庆吉祥主题年画,这种年画中的动植物大都有美好寓意,例如鸳鸯象征爱情,荷花代表祥和,鱼谐音为“玉”,蝙蝠代表福气,桃、鹤、松等代表长寿,龙凤、麒麟、雄鸡代表祥瑞吉利……总而言之,“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除了驱邪祈福,年画有时也反映社会时局。近代的太平天国起义一度激发了民众反帝反封建的热情,有人应时创作了《太平军北伐图》等年画。此后,年画中还出现了办学堂、武昌起义等内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解放区和大后方出现了许多抗日主题的年画。
新中国成立后,呈现工业、农业生产场景的年画开始流行,新年画在宣传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年画的题材类型十分丰富。有神仙圣人类的,如灶神、财神、土地神、王母、天官赐福等;有娃娃美人类的,其中部分作品折射出古人多子多福、绵延香火的传统观念;有民俗活动类的,比如清代的《迎春图》通过呈现迎春活动的盛大场面,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向往。年画中的主体形象先后为神仙、灵兽、圣贤、英雄、娃娃、仕女、农民、工人等,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2
大江南北“画”不同
不同历史时期的年画有不同的面貌,同一时期不同地方的年画也有不同特点。明清时期,年画艺术百花齐放,我国有许多地方生产年画。其中,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和河南开封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名气最大,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起源于宋代的桃花坞年画,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进入鼎盛期,一度与天津杨柳青遥相呼应,形成“南桃北柳”的年画发展格局。桃花坞年画受吴越文化的影响,风格雅致,极富文人气息。其中,仕女主题的年画最能体现桃花坞年画的风神。这类年画中的仕女大都有“鼻如悬胆,樱桃小口,柳叶眉,鹅蛋脸”的特征,是纤柔清秀的美人。在年画艺人的笔下,她们或从事纺织刺绣,或沉迷琴棋书画,或履行相夫教子的职责。我们透过一幅幅小小的年画,仿佛看见了清代江南女子优雅务实的一生。
“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这是天津年画之乡杨柳青古镇的一句宣传语。让杨柳青这一年画门派最引以为傲之事,便是为故宫大门印制过巨幅门神画。杨柳青年画匠人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先在木版上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再以彩笔填绘。这样制作出来的年画,既有“版味”,又有丰富的色彩层次。
相较于桃花坞的精致和杨柳青的严谨,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创作崇尚淳朴自然、富有乡土气息。其主要特点是简明鲜艳、古朴雅拙。当地年画匠人的配色口诀为: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画才新。
河南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画风朴实,也很接地气。鲁迅先生作为朱仙镇年画的铁杆粉丝,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很好,雕刻的线条粗健有力,和其他地方不同,不是细巧雕琢。而且这些木刻很朴实,不涂脂粉,人物也没有媚态,颜色很浓重,有乡土味,具有北方木版年画的独有特色。”
无论产于何地,年画匠人以巧思和巧手创作出来的年画作品,呈现了他们对天地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3
年画也开始“赶时髦”
在海南文昌、万宁、屯昌等市县农村地区,许多人家仍保留着贴年画(主要为门神画)的习俗。腊月里,在门上贴上威武的“秦琼”“尉迟恭”,意味着过年模式正式开启。
然而,时代在发展,城市的公寓楼大多只有单开门,已经没有了成对贴门神的空间,总的来说传统年画与现代人的生活渐行渐远。幸运的是,已有一些年轻人在创新形式传承推广年画艺术。
为了拓展年画市场,湖南滩头高腊梅年画第四代传承人钟星琳选择与网红品牌合作,和自己的父亲一起研发系列年画文创产品,让非遗嫁接日用品设计,推动年画走进千家万户。“我希望让年画回归人们的生活。”对于传统年画的复兴,钟星琳很有信心。
广州的时装设计师林进亮创立时尚品牌“门神”,将年画元素融入服装设计,让古老的年画艺术“赶时髦”。当代年画收藏家李炼在举办公益年画展览时说:“城市像一艘拥挤的大船,上面载满了失去故乡的人,而一张张缤纷的年画就像一张张船票,让我们登上回到故乡的那艘船。”
年画到底是什么?如果画也会说话,它也许会这样介绍自己:种类丰富的年画家族,有的历尽沧桑,见证中华文明薪火相传;有的底蕴深厚,富含教化之意,砥砺华夏民族崇德尚善的品格;有的温馨美满,描摹出中国人理想中的小康之家和大同世界。
从个体视野观之,正如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所言:“每至腊月,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购之,亦所以点缀年华也。” 年画,或许正是那一纸点缀年华的美好记忆。
(《海南日报》 2023年01月16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湖北首份对菲律宾RCEP原产地证书签发
- 途家:民宿成年轻人就业新选择,平台Z时代房东同比增五成
- 总重超1.4万吨恩平18—6海上采油平台“安家”恩平油田群海域
- (新春见闻)香甜灶糖迎小年 手工艺人守年味
- 放心!多地发力保供 节日“菜篮子”货足价稳
- 央行:2023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78.09万亿元
- 第六届平遥电影展新设产业单元“迁徙计划·从文学到电影”
- 破题基层卫生人才“引留难” 浙江探索多项制度改革
- 火爆的研学旅行如何真“研”真“学”
- 连吃带玩去“拔草”
- 阿勒泰成端午假期黑马目的地
- 防治污染,让微生物“吃掉”有害气体
- 韩国首尔一公寓发生火灾致2死29伤
- 字节跳动通报内部反腐:辞退61人,4人涉嫌刑事犯罪被立案
- 动力电池企业产能过剩难题浮现,海外“开卷”胜算几何
- 美国疫情时期福利计划失效 学校称儿童因吃不饱而“注意力不集中”
- 教育元宇宙须与现实无缝融合
- 不止马面裙,中华服饰缘何美了几千年?
-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免费游园活动”重启预约
- 天津首笔外综服企业政府性融资担保汇率避险业务落地
- 热门推荐
-
- 突发!伊朗驻叙利亚使馆建筑遭袭多人死亡 美俄回应
- 2024年上半年云南12315为消费者挽回3800余万元损失
- 探访百岁老人日常生活:起居有常 饮食有节
- 沈阳故宫开放“冬暖阁” 为游客提供免费衣物出借服务
- 美最高法院继续阻止得州允许逮捕非法移民法律生效
- A股市场低开高走放量上涨,沪指重返3000点之上
- “两河明珠”城市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绿色低碳”成关键词
- 消费测评附加购物链接未标“广告”将被查处
- 浙江东阳:多举措助力超12万名“横漂”逐梦演艺圈
- 滕王阁前诵经典 “江西诗派”经典诗会南昌上演
- 1-9月中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60%
- 深江铁路全线首片预制箱梁浇筑 转入箱梁预制阶段
- 江苏盐城落地全省首单贝类海洋蓝碳贷
- 克服“新人职场不适症”需要强化校企有机衔接
- 古建妙音绕梁 文物焕发新生
- 2024年亚洲制造业PMI全年持续运行在扩张区间
- 相同的剧情 无解的问题
- 特朗普谈2024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不是他就单干?
- 日本时隔20年发行新版纸币
- 2024年一季度末湖南存款余额突破8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