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原生态菜篮子”的出海路
中新网银川6月4日电(记者 李佩珊)随着来自宁夏固原市的670箱冷冻马铃薯条日前首次运抵香港,香港市民菜篮子里的“宁夏籍”蔬菜再添新成员。
对于香港市民而言,远隔千里的宁夏并不陌生。清炒菜心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品,他们习惯将其称为“宁夏菜心”。“宁夏菜心”的主产地,则在固原市。
“能从众多供港蔬菜中脱颖而出,并以籍贯冠名的蔬菜并不多。”固原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王淑芳表示,绿色是固原发展冷凉蔬菜最大的底气,也是深受海内外消费者喜爱的原因。
地处六盘山区的固原市气候冷凉,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具有发展高山冷凉蔬菜的独特优势。一年一季的生长期,使这里生产的蔬菜色泽鲜亮、脆嫩多汁、芳香甘甜,也全部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
眼下正值冷凉蔬菜采摘期,在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蔬菜种植基地,别红和村民每天采收超过400公斤的菜心,发往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则占近半数。
“我们的蔬菜全都是订单式种植,不存在卖不出去的现象。当天采摘的新鲜蔬菜,通过2-5摄氏度的恒温冷链运输,24小时内便可到达南方市场。”别红表示,主动对接销售市场开展订单生产,实现了从菜地到市场“一站式”销售,也打开了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的大门。
在固原市委书记滑志敏看来,让冷凉蔬菜产得出、卖得好,品牌是产业发展的“指挥棒”。“品牌将市场的需要传递给生产者,引导生产者按需生产。也就是说,以前生产什么,主要凭生产者的经验或意愿;而现在生产什么,怎么生产,得听市场安排,由消费者‘说了算’。”他表示,“按需生产”符合市场的需要,产品自然受到市场热捧和消费者喜爱。
据悉,固原已连续7年举办全国知名蔬菜销售商走进固原活动,邀请全国大型批发市场、新零售企业走进固原洽谈合作,累计签订基地共建、产销协议210项,贸易额近37亿元人民币。
如今,冷凉蔬菜成为了固原市一张特色名片,也成为农民增收致富主要产业。截至目前,固原市冷凉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2万亩,年产量超过200万吨,80%以上走进国内外大市场,畅销粤港澳大湾区,部分远销马来西亚、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国家,成为消费者认可的“原生态菜篮子”,“冬菜北上、夏菜南下”的流通格局基本形成。(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宁夏:跑出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度”
- 东润公益项目走进“红军故乡” 将加大对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的帮扶
- 游冰雪乐园观南极冰芯 长春冰雪节打造系列活动迎中外游客
- 中欧班列加速跑向世界(新时代 新画卷)
- 台湾教授孙永忠和想念他的大陆学生
- 加中贸易理事会报告:加中之间建设性的政府互动至关重要
- 学者追忆傅璇琮:推动建立学科范式 颇具士人精神
- 国际最新研究:利用羊水所制类器官可模拟孕晚期发育
- 2024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发布
- 真抓实干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丨中国经济奋楫向前
- 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应对全球难民危机 中方支持发挥重要作用
- 天津一化工厂发生火灾事故 已造成7人受伤
- 中国沿海港口最大的单体油品库区在山东青岛全面建成投产
- 出境游大团失宠,小团深度游成趋势
- 巴西总统卢拉:有必要在国际贸易中使用新的货币进行结算
- “注入”时尚新元素 手工唐装旗袍走俏海内外
- 凯特王妃完成预防性癌症化疗疗程 将参加公共活动
- 中国吹响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集结号”
- 经济随笔丨关于三季度经济数据的七个“看”
- 体育培训会涨价吗?家长如何选放心机构
- 热门推荐
-
- 上海博物馆东馆“青铜馆”试开放 首日参观名额5分钟约满
-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上海开讲:迎接未来最好的方式是“发明未来”
- (“一带一路”10周年)专访王义桅:“一带一路”倡议点亮一盏灯,让人们看到西方之外的世界
- 美媒:哈里斯将在11月5日选举日接受电台采访
- 可循环利用食品包装透明薄膜问世
- 案发52小时后 山西交城重大刑案嫌犯被抓
- 探访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
- 中国婺剧“对话”南非舞蹈 文化艺术交流增进中非友谊
- 江西庐山积极开展农业救灾补损 力保粮食稳产稳收
- 美丽养生背后竟然是陷阱?!
- 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开馆 为首个互联网主题大型科技馆
- 四川一河道发现疑似幼年大熊猫尸体 官方回应正核查
- 韩国警方要求总理韩德洙出席传唤调查
- 黄山旅游节在千年古城歙县开幕:让“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半年外籍旅客出入境数量大幅增长
- 外媒:埃塞俄比亚北部发生山体滑坡 已致10人死亡
- 乌镇峰会吉祥物“小互”首推盲盒:峰会十年徽章有多少巧思?
- 加拿大空军直升机坠河事件致两人死亡 涉事水域继续管制
- 新疆阿勒泰:血统改良助力民众“马”上致富
- 贵州“凉资源”变“热经济” 旅游业“趁热”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