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智能生产破局新能源下半场 推动常州汽车产业革新
中新网常州6月1日电 题:智能生产破局新能源下半场 推动常州汽车产业革新
作者 肖玉笛
2023年常州生产新能源汽车整车67.8万辆,产量翻番,出口百倍增长。常州正站在新能源的风口,御风而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
5月31日,记者跟随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理想汽车常州制造基地,了解新能源汽车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自动化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并完成高质高效的生产。
步入理想汽车常州制造基地总装车间,映入眼帘的是小象灰和黑色经典配色的理想L6车型。在这里,平均每72秒下线一台汽车,一天能下线800台左右。当天,理想L6第20000台量产车也正式下线。
理想汽车智能制造负责人李斌表示,新能源汽车前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智能化将成为理想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仅体现在汽车本身,也体现在一个企业对于工厂的定位。他认为,工厂不再是生产的场所,而是可持续更新迭代的产品,在不断数字化创新中打开汽车生产的新局面。
区别于传统汽车生产车间的嘈杂和人员繁多,理想车间内整洁有序,工厂以“超级大脑”赋能产线,点焊、自冲铆接、喷涂等多项工艺自动化率达到了100%。两个6轴机器人挥舞着手臂,仅仅50秒便将一个1.26平方米的一体式全景天幕安装完成。
理想焊装车间工艺质量总监吴锦文是一名在理想工作了8年的老员工。在他看来,理想对生产线有着极致的追求。从生产理想ONE的车间升级为生产L6的车间,其综合自动化率已经超80%,高出过去约10个百分点。
理想常州制造基地工艺经理李德裕表示,基地在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方面达到中国国内一流水平,通过全栈自研的智能制造大脑Li-MOS系统,以及连山云端预警系统等,实现了数据驱动生产,保障了高效生产和车型质量的豪华品质。
2023年理想常州工厂完成对车间的产能升级,在更换车型以及提高效率的基础上,理想也在反哺常州。
李斌去年10月表示,截至当前,该厂大约有30%的零部件来自常州采购,与众多配套供应商建立了本地化供应关系,并在周边地区建立了工厂。此外,还有一些自研、自制的关键、核心零件也会放在常州。
事实上,早在2013年前后,常州便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中敏锐发现巨大前景,布局新能源产业。深耕十余年,才能坐热冷板凳。
目前,常州已经实现由理想、比亚迪两大整车“链主”与动力电池龙头,牵引多个零部件配套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据悉,常州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全国居首。越来越多企业落户常州,激发创新活力。(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关锦鹏谈香港电影:自我表达,也需退一步坚持
- 端午假期“新中式”旅行受追捧,新热潮里见新活力
- 学者:管理学与数字化结合是新管理学发展方向
- 江苏水利部门预计新沂河沭阳站水位超警 长江水位持续回落
- 甘肃公布兰州新区“6·16”较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总经理等8人被追刑责
- 受大雾影响 江苏多地高速公路临时封闭
- 国有大行的烦恼:营收净利增速放缓
- 美国“42条”即将失效 越境移民人数激增
- 浙江国画教师12年授课“洋学生”:让牡丹花香飘海内外
- 访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逾5万亿元险资如何耐心投资?
- 中新真探:不吃水果会导致营养缺乏吗?
- 中途离职=年终奖“泡汤”?不,视具体情况而定
- 谢锋会见美国白宫国家禁毒政策办公室主任古普塔
- 乌鲁木齐持续高温天气 民众防暑降温有“妙招”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知网(CNKI)依法作出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
- 环球度假区推出首个夏季限定体验活动 知名IP同台竞逐“DJ冠军”
- 新一轮冷空气来袭 中国中东部雨雪天气再度“上线”
- 四月,来国家植物园探花寻源
- 安永:AIGC将推动医药零售行业各环节创新
- 江西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推介会签约641.3亿元
- 热门推荐
-
- 两岸师生在台北乐享音乐与体育
- 迎接“世界艾滋病日”到来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最新报告
- 一图看懂丨美国霸权霸道霸凌的危害
- 南宁至凭祥高铁崇凭段全线隧道贯通 中越将添更便捷通道
- 新疆兵团:甜美小红杏受青睐 带动民众增收就业
- “打开艺术之门”落幕 陪伴6万余名观众度过暑期
- 广东推动“小红薯”做成“大产业”
- 科学认识“长新冠”
- 孩子钻空子 商家偷着乐
- 暑假“神兽”咋安排?兰州校长、名师支招“这样玩和学”
- 长沙举行数字体育文创博览会 百余家企业参展
- 第三届中德品牌创新论坛在德国汉堡举办
- 捐款26次,累计1686万元!追踪宁波“顺其自然”慈善之谜
- 以称遭黎真主党30枚火箭弹袭击 是否意味着报复开始?专家分析→
- 代理律师:吴谢宇求生欲很强,已向最高法提交不核准死刑法律意见
- 欧亚大陆丝绸文物精品首次在湖北展出
- 中国政府援助物资运抵大马士革 土叙两国地震遇难人数逾4.1万
- 从五千年前玉兔到“兔圆圆” 专家揭秘中国人的兔情缘
- 中国首座三肢星型人行桥——南沙聚星桥建成开通
- 当代中国设计与工艺展绽放“生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