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车企角逐全固态电池技术 产业化提速
中新社上海5月29日电 (浦帆)作为动力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固态电池成为各大电池企业、整车企业、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期,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的消息纷至沓来。
5月24日,上汽集团正式宣布,将于2026年量产全固态电池。4月12日,广汽集团发布全固态电池走过试验阶段、将于2026年量产装车的消息。国外方面,日本丰田、日产、本田分别计划于2027年、2028年和2030年开始向市场投放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供应商企业韩国三星SDI、SK On、LG新能源也纷纷发布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计划。
据国盛证券预测,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量为17.3吉瓦时,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量有望超200吉瓦时,2025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65.8%。
电池供应商上汽清陶总经理李峥表示,全固态电池领域已形成一个新的竞争局面,“谁能够真正率先量产,谁就会占据新的主导权。”
全固态电池之所以被寄予厚望,主要是因为其具有性能优势,理论上能彻底解决电动汽车目前在安全性、续航里程、电池成本等三方面的痛点。
首先是安全性。现阶段,电动汽车主要使用液态锂电池。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告诉中新社记者,液态锂电池使用的电解液是可燃的,在发生短路或受到穿刺等情况时,电池有起火的风险。而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来传导锂离子,不含易燃易爆的成分,从根源上消除了安全隐患。
其次是能量密度,电池的能量密度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李峥解释说:“由于固态电池更加稳定安全,使用的温度区间大幅拓宽,在电池材料体系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可以使用更高容量的正负极材料,在更轻更小的电池系统中储存更多的电量。”
早在2020年,中国工信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编写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就提到,到2030年和2035年,高端能量型动力蓄电池质量能量密度分别要达到每千克400瓦时和每千克500瓦时。由于现有液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难以突破每千克300瓦时,因此发展固态电池成为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方向。
此外,固态电池也有望大幅降低电池成本。目前在一辆电动汽车中,电池系统的成本约占40%,而正极材料则占到整块电池成本的40%。“考虑到与电解液的匹配性,正极材料通常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两个选择。”李峥表示,固态电池可以拓宽正极材料的选择,这提供了清晰的降本逻辑,“全固态电池的成本有望实现40%的降幅”。
其实,半固态电池当前已逐步实现装车,如智己、蔚来的相关车型,但从各企业发布的计划来看,距离全固态电池量产至少还有两三年时间,瓶颈在哪儿?张翔指出,目前固态电池的工艺还不成熟,废品率相对较高。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性产品,可以沿用一些传统锂电池的工艺和技术。
“全固态电池的实验室样品已经具备很好的性能。”李峥表示,但从实验室阶段到量产还需要攻克一些难点,例如工艺和装备需要革新,以及制造能力稳定性需要提升,“传统液态电池的生产线是不能用来制造全固态电池的”。
据了解,上汽针对固态电池规划了“三步走”战略,第一代即今年搭载在智己L6上的固态电池,其液含量降低到10%(传统液态锂电池液含量约20%);第二代将液含量降低到5%,预计2025年装车量产;第三代将液含量降为0,即全固态电池。“我们会在前两个阶段完成全固态电池所用的材料、工艺、装备的必要验证和产业链准备。”李峥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公安部:严禁不合格驾驶人参与春运 乘客要拒乘“黑车”
- 海南航空开通北京—东京(羽田)国际航线
- 健健康康过大年
- 日本凌晨突发地震!东电:暂停核污染水排海
- 2024年春运北京城际交通出行总量突破1亿人次创新高
- 南非大巴车事故致9死70余伤
- 高温橙色预警继续!三省份局地将超40℃,华北东北多强对流天气
- 业内人士千年木塔下论“瓷”:向“新”逐“智” 加快陶瓷“走出去”
- 柬埔寨前7个月批准5个新经济特区建设
- “积极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健运行”
- 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发布官方海报及主题“摩登时代”
- 《三体》之后,国产科幻剧的春天来了吗?
- 法国好物摆上宁波货架 双向奔赴带火经贸合作
- 青海:来华留学生沉浸式体验 感知中国乡村变化
- 日本东京都凌晨发生4.7级地震
- 房地产政策密集出台,市场反应如何——楼市一线探变化
- 黑河市绿色农业推介会捧出寒地黑土“金豆子”
- 珠江流域维持防汛防台风、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无人机产业在山东多领域“大展身手” 低空经济渐成新增长点
- (两会访谈)寇纲:释放“数据生产力”赋能新质生产力
- 热门推荐
-
- 金观平:吸引更多外资来华投资展业
- 邮政快递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将首次由京津冀三地共同主办
- 人工增雨影响演唱会?畸形饭圈文化当休矣
-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260万亩农田升级 甜蜜产业致富一方
- 饲养员用铁锨驱打大熊猫 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致歉
- 高温再上线 如何预防中暑?专家解答→
- 邮银协同赋能特色产业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法国西南部多地气温突破30摄氏度 为4月历史同期罕见高温
- 服务上海“新市民”,国寿寿险这样做!
- 美汽车工人联合会宣布支持拜登 或影响关键战场州选情
- “镜游青海”摄影作品展为游客献上视觉盛宴
- 内蒙古10个盟市集体降雪 民众出行遇阻
- 武汉组建专家委员会 助力航空新材料产业发展
- 人勤春来早 青海民和震区民众耕播忙
- 武陵山区铁路“危石工”:尽心坚守 清除隐患
- 通讯:“黄金72小时”后的生命奇迹——中土救援队联手救出两名地震幸存者
- 2024青年防艾公益行动在京启动
- 营造健康饮食环境 帮孩子远离“甜蜜陷阱”
- “五一”不停工 建设者抢抓施工“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