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九条落地12小时:售楼处不打烊,部分新盘拟收回折扣
澎湃新闻记者 计思敏 庞静涛 刘畅 唐莹莹 李晓青
5月27日,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市规划资源局、市税务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共计9条调整政策,业内专家认为,此次政策不仅超预期,同时“全方位、多角度”精准施策。
具体来说,此次通知在住房限购政策上进行松绑:包括非本市户籍购房社保年限由5年调整为3年;非本市户籍单身人士可购买外环内二手房;人才购房由3年改为2年,范围由产业片区扩大为行政区;取消离婚三年合并计算限购套数的政策;取消赠与5年内计入赠与人住房套数的政策;支持企业购买小户型二手房;多子女家庭可额外增加一套购买名额。
其次,在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方面,保持差异化政策框架,进一步调降首付款比例和房贷利率下限。
新政落地当晚,市场已现积极反馈。澎湃新闻了解到,新政当晚,有新房售楼处宣布不打烊,中介延后休息日抢占成交,不少犹豫买家选择加速入市。
房东惜售上调报价,中介延后休息日抢占成交
新政落地,已有房东开始惜售上调报价。
“大唐一期***挂牌价现在调整到1438万,”中原地产世纪花园豪宅分行门店店长在上海新政落地后收到业主微信发来的最新报价。这一价格较之前的挂牌价高出48万元。
这样的情况在新政落地当晚并非个例。
“新政后,有些房东开始跳价了。之前我们这一套三房,房东原报价999万元,现在调成1050万元。也有不着急卖房的房东直接不卖了。”太平洋房屋田林东路一门店店长对澎湃新闻说道。
新政落地后,对中介门店而言是感知市场温度的最佳场所。
“新政对市场的效果是可观的。今晚我们板块成功约了好几组客户到店,就是政策发布后打电话约谈的。一些原本就有购房需求的客户在看到新政落地后,会进一步加速购房决策。也有一些之前没看过房的客户,约见的成功率会提高。”上海链家塘桥板块的一经纪人说道。
为抢占成交,经纪机构对休息日也作出调整。沪上某经纪机构原本周二作为公休日,目前已延后安排在周三休息。经纪人分享的通知上写到:“上海新政突如其来,抢占先机,抢占成交。”
上述太平洋房屋门店店长分享给澎湃新闻的照片显示,新政当晚23时13分,该门店仍在“深夜开会中”。
也有中介表示,虽然客户反馈相对积极,但对入市仍理智。
在上海从事房产中介已经10年的小陈表示,政策出来后,我们和客户沟通,房贷利率下降、公积金贷款额度增加,这些都可以降低购房者的购房成本,客户反馈是积极的;但是从加速成交的角度,至少目前看反应是不剧烈的,尽管客户都说今年要买房但还是相对理智且冷静的。
小陈补充道,“这可能和片区有关,我所在的片区最近两年新房供应量较大、主要是刚需和刚改为主,土地出让也一直未停,可以预见的是新房会不断地推出”。小陈同时表示,自己所在片区的二手房前期因为供应不足,新房每平方米6万元左右,二手房要8万元,倒挂很严重,尽管现在二手房价格已经降至6万多一平,但还是比新房贵,所以二手房成交并不好。
也有经纪人坦言,“火是谈不上。今晚客户电话咨询的确实不少,但因为新政刚落地,还需要看后续几天的发酵情况,可以看一下这周末的市场反馈。”在其看来,新政更有利于一些原本就在犹豫的客户,促进这部分客户加速下定。
售楼处不打烊,多楼盘官宣将收回折扣
新政落地,新房售楼处不打烊也再现上海,同时,开发商也开始调整营销手段。
多个楼盘发布的宣传海报显示将于5月28日起逐步收回折扣。
“今天新政出来卖了4套,还有客户连夜从外地赶过来,我们从29号开始回收政策了。”位于上海闵行的一新房销售营销负责人说道。
与此同时,上述楼盘于5月27日晚官宣“不打烊”。
此外,多名新房销售人员于新政当晚在微信朋友圈晒出成交喜报。如大华锦绣四季销售人员晒出成交信息并配文“半夜定房,刻不容缓”,交易时间显示为5月27日22时46分。另有融创未来金融城销售人员发布成交喜报,并配文“新政出来以后,半夜开始抢房”。
刚需客想“捡漏”,置换客仍在犹豫
可以看到的是,不同购房者对新政的敏感度各不相同。
有置换打算的台先生在楼市新政后还是选择继续观望。
台先生家所属区域为上海宝山,在上海新政推出后,他向澎湃新闻表示,“周边几个小区,我们小区一直是最贵的,我现在的挂牌价格在几个小区里是最便宜的,还有买家大刀砍价,说现在行情就是这样的。但其实买家买的不是行情,是预期,预期晚买几个月就省几十万。”其表示,“我的挂牌价目前已经是小区最低了,是符合市场行情的,我选择再观望下,有合适价格再置换。”
同样居住在宝山的潘先生则表示,由于买在高位,其改善住房的空间有限。“二套房利率没有想象的那么低,我原来是4.2%,现在虽然重点区域可以省下几万,但是现在400多万元的房子只比买入价多五六十万,刨去前后的税费等费用,也不能在面积上有大幅度的改善。目前,还不想再加杠杆。”
除了置换客,有“学区”购房需求的客户也陷入纠结。
“带学区的老破小价格一降再降,从去年看到今年,已经降掉100万。”范先生时不时为孩子以后的读书问题而陷入纠结。由于购房预算有限,兼顾学区属性、通勤便利等属性,供其选择的只有内环内的“老破小”。
范先生表示,“眼见着老破小一路飙涨,又开始回落。去年价格回调,以为是入手的好时机,差点站在半山腰。降着降着购房的念头就开始动摇了,想着以后摇民办也可以。但现在首付也下降了,房价也比之前便宜了,还是会有点心动,就是怕价格还是下行。”
也有刚需客表示不急于上车,选择“捡漏、慢慢看”。
小邵是一名首套刚需购房者。上海新政出台后,其表示,自己一点都不急,慢慢看,如果遇到合适能捡漏的就谈谈看。
小邵目前在上海已缴满5年社保,但还没有上海户口。根据此次新政内容,他的购房区域已扩大至外环内二手住房。“我现在就想买一个离公司近一点的50平方米左右的小房子,先不考虑以后结婚的家庭住房,先让自己有一个安身之处。”小邵说,“首付降低的幅度吸引力并不大,有吸引力的是贷款利率的下降和公积金贷款额度的提升,能少还点利息就少还一点吧,毕竟都是真金白银,这周末准备去看一看房子,如果有合适的就继续谈一谈价格,没有合适的也不会硬上车,毕竟现在新政刚出来,也不会一下就收紧,可以慢慢看。”
多孩家庭购房咨询密集,实现“儿女各一套”
对于多孩家庭来说,新政在执行现有住房限购政策基础上增加了一套购买名额,对于有购房需求的多孩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在上海工作生活超过20年,拥有一对儿女,工作做到某大型企业的中层,年薪超百万,张先生的生活看似完美,但在买房这件事上是有遗憾的。
张先生称,平等的对待儿女,希望为两个孩子各购置一套房产,因为限购政策,这个愿望一直未实现,如今限购政策改变,多子女家庭可多购置一套住房,这意味自己可以购置第三套房,这样一儿一女各一套,自己也可以有一套自住。
不过张先生也表示,因为自己不是刚需客户,所以并不急于下手。“买房也看缘分吧,位置、价格、房型都合适的话,再考虑出手。”
同时,沪上中介也表示,“今晚接到的客户咨询很多,尤其是关于多子女家庭可购买第三套的,但目前贷款之类的细则还没有进一步落地,我们以对接和解答为主。”
在业内看来,此次上海一揽子房地产政策,将发挥积极作用和效应。业内预判,一系列新举措会进一步强化楼市企稳的心理预期,对刚需和改善性买家都释放出友好信号,预计6月楼市成交量有望企稳回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德国总理朔尔茨会见王毅
- 擘画乡村振兴“春耕图”:江苏省委2024年一号文件发布
- 民调:多数美国人认为美国处于分裂状态 经济情况糟糕
- 中印尼“两国双园”边检+出入境移民管理联合工作室挂牌成立
- 天津:聚焦“一核两翼”和三地协同,深化卫生健康合作共建共享
- 首届中国古代小说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穗召开
- 北京警方持续加大对出租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 关于五年制高职你应该了解这些
- 河南三门峡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林麝
-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爱心围巾一针一线见证山海情
- 北京端午假期接待游客518.59万人次 超2019年同期水平
- (第七届进博会)中国零售商进博会采购“扩容”
- (投资中国)金光集团APP(中国)副总裁:深耕中国的信心从未改变
- 天津滨海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启用
- 诗意笔墨奏响“山水清音” 刘广中国画作品展在京开幕
- 蒙古国文化名家团在华见闻:中国式现代化,看见合作和机遇
- 留学“断供”后,她在异国他乡送外卖
- “圣城”拉萨举办旅游商品摄影大赛展高原文化魅力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推出多个全新展览 包括圆明园特展
- 遇见未来乡村模样 长三角海归共话未来乡村新图景
- 热门推荐
-
- 浙江金华筑“千座鸟巢”助鸟类安家 践行“绿色亚运”理念
- (新春走基层)重庆北站春运见闻:“志愿绿”“守夜人”温暖相伴回家路
- 最高限速上调至120公里每小时 山西调整优化27条高速公路限速值
- 北京:私改暖气最高可罚五千
- 两部门调运生活类救灾物资支持湖南平江做好安置救助工作
- 东方雨虹休斯敦生产研发物流基地奠基仪式暨国际化新征程启动仪式举行
- 助力南极科考 中国电科将在极地建最大最完整能源保障系统
- 栎阳城遗址发现目前最早的都城轴线
- 北京允许符合条件的新能源货车在特定路段、特定时段行驶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喀什综合保税区成拉动地区外贸增长“主引擎”
- 中国驻菲使馆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招待会
- 国家统计局: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继续保持同比增长
- 主播说联播丨“暑期档”,为何这么热?
- 急诊科里,他们争分夺秒为生命护航……
- 通讯:听妈妈话回乡的“95后”清华毕业生
- 收到“医保卡停用”短信?北京市医保局:切勿受骗
- 津巴布韦卫生部:该国首次确认两例猴痘病例
- 俄外交部就“部署F-16战机”消息召见摩尔多瓦临时代办
- “最美基层民警”蔡文君:深耕基层 为民解忧
- 用AI数据训练AI效果怎样?国际最新研究称可能最终导致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