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启动 推进兴粮兴储
中新网南昌5月27日电 (记者 吴鹏泉)以“激发创新活力 推进兴粮兴储”为主题的2024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27日在江西南昌启动,旨在科技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带动粮食产业壮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表示,要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推进节粮减损,推动储备管理信息化、智能化;要紧密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创新发展;要立足生产一线,对接绿色储粮、节粮减损、应急物资储备等生产实践需求,形成一批引领作用强、行业贡献大、社会效益好的重大科技成果;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保障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要从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一粒粮食从田间到餐桌,要经过收获、储运、加工、销售、消费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跑冒滴漏”,都会产生粮食损失损耗。推动全链条节粮减损,离不开科技创新支撑。
在粮食收购环节,目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全国建成5500多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实现产粮大县粮食产后服务全覆盖,及时为农民提供粮食烘干和清理等服务。
在仓储环节,近年来,国家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进仓储设施建设,目前基本形成与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相适应的粮食收储保障体系。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较2014年增长了36%。
本次科技活动周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办,江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南昌市人民政府承办。活动周期间,主办方还开展2024年科技和人才兴粮兴储工作推进会、人才供需对接、“粮食科普乡村行”、线上科技“三对接”等系列活动。(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泛美卫生组织警告称美洲地区登革热病例数创历史新高
- 《奥本海默》丰收,奥斯卡回归传统
- 京城五大商业中心同日开业
- 汕梅高速改扩建玉湖互通潭岭跨线桥首联连续梁成功浇筑
- 储蓄国债再现“秒光”
- 德国柏林发生枪击案 造成至少两人受伤
- 印尼总统佐科宣布雅万高铁正式启用
- “美军是臭名昭著的污染者”,海岛居民抱怨——
- 玩转中国民乐的美国学生:音乐之外,更见天地
- 南亚东南亚多国专家学者:冀与云南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合作
- 孔子到底长什么样
- 宁夏检察机关运用法治力量守护“半边天”
- (第七届进博会)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城际低空试验航线发布
- 国家能源局: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6367万千瓦
- 话剧《塔河人家》上演 深情演绎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岁月
- 量身高、限血型、卡地域 畸形的用人观伤人也伤“企”
- 上海上半年进出口总值首破2万亿元 机电出口表现亮眼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出席2023年瑞穗金融研修班活动
- 北京发布今年首个洪水预警
- 为低空经济发展铺平法治跑道
- 热门推荐
-
- “硬核”科技赋能安徽防汛救灾
- 2023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8万亿元
- 中国民航局:2023年民航旅客运输量6.2亿人次
- 叙利亚时隔12年重返阿盟后,叙总统将首次参加阿盟峰会
- 盐碱地育种新突破:旱碱麦亩产超411公斤 鲜草亩产2437公斤
- 云南漾濞森林火灾明火已全部扑灭 无人员伤亡
- 无锡民族乐团首登国家大剧院带来一派美妙江南风情
- 太湖南岸1100万只蟹苗下水 投下丰收希望
- 广西推进多元化帮扶 救助困难妇女儿童4766人
- 国家统计局:10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回升明显 市场信心得到提振
- 广州出台“个转企”意见 8项措施助力个体户转型升级
- 新突破、新机遇 高质量发展航道上的中国经济
- 藏书家袁立章:古籍何以“照”今人?
- 上海中小学迎来新学年 警方站好“护学岗”讲好“安全课”
- 民宿入住人数争议背后,大家庭出游问题待解
- 安徽力推产业聚链成群 “中国声谷”入园企业逾2400家
- “多彩贵州”来江西南昌推介文旅产业 发布避暑旅游“优惠大礼包”
- 新疆和硕10万只羊洗“药浴”保其健康安全越冬
- 雁门关号列车首发 边塞古城“连接”四方
- 111.4%、0.6%!双循环大提升 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