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舆论积极评价中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转型需要更多优质产能支撑。当前全球新能源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对新能源产品的潜在需求巨大。国际舆论认为,给中国新能源产业扣上“产能过剩”的帽子毫无道理,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限制中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品出口,只会损害全球多边贸易、阻碍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进程。
“新能源产业拥有巨大需求和发展空间”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认为,“产能过剩论”为保护主义提供了借口,这一论调对全球贸易而言是潜在的危险。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刊文指出,美方对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的指责难以令人信服。通过减税和贷款担保的形式,美国政府向清洁能源领域投入了巨额资金。美方指责中国新能源发展政策是虚伪的。
“新能源产业拥有巨大需求和发展空间。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迅速提升。美方一些人炒作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是为了遏制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并将本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缓慢的责任转嫁给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崔凡表示,全球对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品的需求增长是大势所趋,并不存在新能源产能过剩的问题。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郭良平在《联合早报》发表专栏文章表示,“产能过剩”论调模糊且具有误导性。它派生的“产能政治”罔顾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如果每个国家都只根据自身消费能力进行生产,国际贸易将不复存在。美方在指责中国政府补贴的同时,却为本国电动汽车、半导体等产业提供补贴。这样的指责会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在郭良平看来,新能源产业的产能不是过剩,而是严重不足。中国“新三样”的出口“不仅有助于中国经济增长,也推动了全球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
“中国优质产能有助于全球向清洁能源转型”
国际能源署日前发布的《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指出,未来10年,全球电动汽车需求将持续强劲增长,2024年销量预计达1700万辆。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全球电动汽车革命非但没有减弱势头,反而正迈入新的增长阶段。”
在全球汽车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大趋势下,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正成为各大跨国车企的战略重点,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4月11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投资25亿欧元进一步拓展位于安徽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同时加速与中国新能源车企小鹏汽车共同开发的两款大众汽车品牌智能电动车型的生产。
德国宝马集团4月26日宣布,将增资200亿元人民币用于华晨宝马大东工厂的大规模升级和技术创新。本次增资是继向华晨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投资100亿元人民币之后的又一笔重大投资。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此次投资规划不仅再次彰显了我们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而且体现了我们与中国合作伙伴持续合作共赢的坚定信心。”
沙特阿美公司首席执行官阿明·纳赛尔表示,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降低了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的成本,“中国优质产能有助于全球向清洁能源转型”。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副理事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认为,中国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带来创新驱动力。
印度尼西亚智库东盟南洋基金会主席班邦·苏尔约诺表示,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让发展中国家认识到,政府的前瞻性政策和长远支持对新兴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墨西哥经济周刊《经济评估信》主任罗纳德·迪马斯·蒙卡约·帕兹表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重要助力。”
“经济上的保护主义将延缓全球能源转型”
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中国—非洲中心执行主任丹尼斯·穆内内对本报记者表示,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调以及有关保护主义措施不利于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有可能推高新能源产品价格,进而加剧全球不平等。
“美方一些人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指责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这是为本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寻找借口。”尼日利亚国际问题专家奥索凯对本报记者表示,美国在推动本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同时,指责别国存在“产能过剩”,“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不利于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
“将性价比高的中国新能源产品排除在外,这种经济上的保护主义将延缓全球能源转型。”美国彭博社日前刊发专栏作家戴维·菲克林的文章说,要重塑世界能源体系,就需要增加投入,而不是挑起一场破坏性的贸易战。
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学家利马诺夫·奥列格表示,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包括以“产能过剩”为借口打压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将对全球能源、贸易和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产生负面影响。
“全球范围内,新能源产业的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李大伟表示,给中国新能源产业扣上“产能过剩”的帽子,并以此为借口用关税等手段进行遏制和打压,可能产生多重危害:其一,严重影响优质绿色产品的应用,不利于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其二,严重阻碍优质商品和要素的跨境自由流动,拖累世界经济增长;其三,严重扭曲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给各国产业安全带来威胁。
(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华盛顿、内罗毕、阿布贾、阿斯塔纳、墨西哥城5月25日电 记者俞懿春、李志伟、黄炜鑫、姜宣、李强、谢佳宁)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处暑吃鸭防秋燥,出伏要防“秋老虎”
- 洪森幼子洪玛尼通过国会信任投票任柬埔寨副首相
- 中国正能量|为网络强国凝心聚力
- 中国专家:“脱钩”“去风险”目标一致,是玩“文字游戏”
- “一站式”服务 宁德边检站助力二手船舶出口高幅增长
- 四川内江市资中县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13千米
- 商务部:第三届数贸会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 首条跨越沪苏浙皖的高铁环线开行 看似“画圈”实则“破圈”
- “第2回日中文化艺术节IN万福寺”活动在日本京都举行
- 车企智博会秀AI,周鸿祎期待大模型上车提升“智商”
- 聚焦“复兴路上的科学力量” 中国科学院将举办2025跨年科学演讲
- 2024年德国经济连续第二年衰退
- 前三季度青海冬虫夏草出口同比增长1.3倍
- 他用38年,给中国写了一封“情书”
- 一揽子增量政策公布“满月” 提振市场信心 催动A股行情
-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启动
- 中和胃酸的“小苏打” 还可以护肾?
- 安踏院士工作站建立,全球开放式创新网络升级
- 透过“物质”看“非遗”(一线手记)
- 全国首艘J型、S型双型多功能铺管船在沪建成
- 热门推荐
-
- 中国国家版本馆——保藏传承中华文化种子
- 2024中国—太平洋岛国合作交流会在山东举办
- 2023“年度影响力人物”揭晓 莫言、费翔、李菂、易建联、任素汐等获评
- 朋友圈里为何都在晒露营?帐篷、篝火里藏着社交需求
- 北京互联网法院:“AI换脸”等新类型侵权案件涌现
-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遗址发现东周时期“环城大道”
- 气温骤降脑卒中患者增加两成 医生称突然头晕或是中风前兆
- 中国医疗出口企业积极参加菲律宾第六届医博会
- 《我要逆风去》为何开播受关注 主创披露创作细节
- 海南推动汽车、家电、家居家装以旧换新
- 建设银行承办2024云南股权投资大会
- 广州港宣布开通丝路电商快线
- 心脏支架集采的亮眼“成绩单”带来哪些启示
- 德国总理朔尔茨反对将瑞典入北约与土耳其入欧盟“挂钩”
- 政治分析人士:美军入侵阿富汗给当地民众带来巨大灾难
-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首次发布《中国机场发展指数》
- 联合国秘书长: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黎巴嫩地区爆发全面战争
- 纪录片《千万工程》研讨会举办
- 哈萨克斯坦总理称将扩大对乌兹别克斯坦出口供应
- 滇藏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段20座隧道全部完成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