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市场为世界提供大机遇(国际论坛)
中国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向世界各国扩大开放,不断推动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一段时间以来,谈到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些西方媒体在没有进行任何严谨分析的情况下,武断地提出不少消极悲观的说法。这些说法只是在片面放大中国经济面临的局部挑战,完全无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和广阔机遇。
尽管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经济仍然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潜力。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2%。中国政府公布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后,高盛、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等多家国际金融机构上调了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各方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将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中国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发展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在今年春节、清明、“五一”等假期,中国全国范围内的旅行人数极为庞大,文旅、餐饮等行业持续火爆,展现了中国消费领域的旺盛活力。此外,中国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
中国努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在数字化、绿色能源、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不仅持续开展前沿技术攻关,也十分重视把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上,加速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些努力让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相信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去年9月,我乘坐高铁从北京前往河北,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发达和便捷让我十分惊叹。自2016年首次访问中国以来,我一直关注中国在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比如,在移动支付领域,中国已经处于全球领先位置。在绿色发展方面,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持续领先。2023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中国城市公交新能源率不断提高,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中国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光伏发电装机容量、风电装机容量都位居世界第一。这些新兴产业为中国经济增添了新动能。
中国致力于与其他国家开展互利合作,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去年,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来自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按年计意向成交创历届新高,金额达784.1亿美元。中国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向世界各国扩大开放,不断推动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秘鲁从同中国的紧密经贸联系中受益颇多,期待中国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方面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人民日报 玛利亚·奥斯特罗 作者为秘鲁圣马科斯国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二支箭”助力民营房企融资 促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 藏民族的审美展现家国天下——访歌舞剧《天边格桑花》导演、编剧
- “广场建起来,锻炼唠嗑有了好去处”
- 枪案幸存者深受困扰,美国种族犯罪和枪支暴力痼疾难消!
- 国际热评:竞争不应是中美关系主要底色
- 科技金融探索服务新路径
- 甘肃甘州:“两粒种子”从“芯”出发
- 一道通三省 都香高速公路昭通段全线建成通车
- 社评:反对“新冷战”,国际社会必须行动起来
- 美国联合健康集团高管枪杀案嫌疑人表示不认罪
- 陕西省定边县一住户发生煤炭炉取暖中毒 致4人死亡
- 美空军六代机路在何方
- 5月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24.9亿人次
- 影响1.3亿人!“杜苏芮”将为北方多地带来强降雨
- 5G远程机器人精准种植牙 福建推进医疗援疆
- 与你相伴 “侣”途有我 双警守护春运归乡路
- 河南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 护航民营经济
- 研究:枪支暴力令美国付出高昂成本 每年初始医药费高达10亿美元
- 9月1日起中国将对洪都拉斯实施自由贸易协定早期收获安排协定税率
- 网络剧《飞狐外传》8月31日播出 武侠经典再现
- 热门推荐
-
- 期市服务初级产品保供稳价
- 94岁日本老人谢罪背后 是731恶魔部队的累累罪行
- 暴雨红色预警继续!河北北京等地部分地区将有大暴雨
- 在数字经济中打造“向往的生活”
- 重庆:“双城故事”谱新篇
-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对话会在杭州举行
- 杭温高铁9月6日开通运营 最快1小时27分可达
- 重庆万州区“7·4”洪涝因灾死亡15人 失踪4人
- 中国石化西藏石油15年:推进援藏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 第六届进博会进一步优化专区 “黑科技”将集中亮相
- 两部门: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简化提取的账户限额统一提高至5万元
- 探访重庆彭水:立足“九苗”文化打造“世界苗乡”
- 进口机动车辆“两证合一”改革试点在上海海关启动
- 乐高玩家齐聚福州 探索文旅发展新业态
- 今年以来北京已发生三次较强沙尘天气
- 山西省晋城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2年度国内、国际十大考古新闻》入选条目
- AI走进剧场:我们会得到什么,又会失去什么
- 日本东电公司启动第五轮核污染水排海
- 马来西亚2024年GDP预计同比增长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