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千姿)从濒临灭绝到中国第一海水养殖鱼:大黄鱼“游”世界
中新社福州5月14日电 题:从濒临灭绝到中国第一海水养殖鱼:大黄鱼“游”世界
中新社记者 龙敏 吕巧琴
蓝天下、碧海上,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白基湾的80多口新型塑胶深水网箱紧密相连,形成一片阡陌纵横的海上田园。
“深水网箱抗风浪能力强、空间更大,我们公司的大黄鱼年产量由原来的6500吨提高到8500吨。”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海上养殖基地负责人宋向国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大黄鱼,又叫黄瓜鱼,体色金黄、嘴唇鲜红、肉质洁白细嫩、营养丰富。位于宁德市蕉城区的三都澳官井洋,是中国唯一的大黄鱼内湾性产卵场,至今流传着“官井洋,半年粮,黄瓜叫,渔民笑”的歌谣。然而,20世纪70年代,过度捕捞越冬群体,致使大黄鱼资源濒临枯竭。
有着“大黄鱼之父”之称的大黄鱼育苗技术专家、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原站长刘家富回忆道,长期高强度捕捞导致东南沿海大黄鱼资源枯竭,不仅影响了沿海渔民生计,也使海洋生态遭到破坏,“官井洋、半年粮”一度成了渔民们的记忆。
“那时候,海上网箱养殖还是一个新概念,养殖大黄鱼更是难上加难。”经过多年努力,刘家富及其项目组的同事终于啃下“大黄鱼人工育苗和养殖增产”这块硬骨头,使大黄鱼发展为全国最大养殖规模的海水鱼之一,一条条大黄鱼又重新“游”上餐桌。
如今,三都澳已是世界上最集中的水产养殖中心之一,宁德大黄鱼产量连续9年居全国海水养殖鱼类之首。2023年,宁德大黄鱼产量21.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超200亿元人民币。而且,宁德大黄鱼“游”世界,已出口韩国、新加坡、美国等60个国家和地区。
在大黄鱼重回普通人餐桌后,宁德致力于推动大黄鱼产业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让消费者不仅“有得吃”,还能“吃得好”。
自2018年开始,宁德官方铁腕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与转型升级,推动大黄鱼养殖从“规模养殖”向“质量养殖”转变。中新社记者日前乘坐快艇从三都澳码头前往三都澳白基湾途中看到,成片的新型环保塑胶渔排,把三都澳上万亩养殖区划分得整整齐齐;一条条大黄鱼畅游其间,犹如住在“连排别墅”。
“以前,闽东沿海养殖是密密麻麻的,全都是死水,没有流动的空间,到处是白浮球泡沫垃圾,大黄鱼养在里面很肥而且很容易得白点病;转型升级后,水变清了,儿时的那片海又回来了。”1997年开始养大黄鱼的尤维德感叹道,新的网箱给了大黄鱼更大的游动空间,不仅白点病没有了,鱼儿也减脂瘦身,肉质更鲜美,更接近野生。
从濒临灭绝到人工育种养殖,最关键就是种苗。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副院长、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鹏带领团队运用芯片和大数据技术,破解大黄鱼的基因密码,展开大黄鱼育种的“芯”技术攻关。
徐鹏表示,给大黄鱼出“考题”、用芯片检测“优等生”,把基因大数据技术用在了鱼的身上,只为找到那尾“最优秀”的抗病大黄鱼;大黄鱼育种从“芯”出发,推动大黄鱼产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进一步丰盈“蓝色粮仓”。
近年来,宁德与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合作建设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建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大黄鱼原种场,研发了“宁芯”系列大黄鱼基因组育种芯片,培育出大黄鱼“富发1号”等水产新品种,选育了“宁抗1号”“宁抗2号”等大黄鱼抗病新品系,有力推动了以大黄鱼为主的海水养殖鱼类的种业科技创新和良种化进程。
自2001年起,宁德还持续开展大黄鱼等水生物增殖放流活动,促进大黄鱼野生资源的恢复和保护,推动大黄鱼产业可持续发展。“大黄鱼野生资源虽有恢复迹象,却仍在起步阶段。”年过八旬的刘家富至今仍为此忙碌着,“我们有义务恢复野生大黄鱼”。(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代表委员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为家乡发展贡献积聚更多力量
- 第三届“蔡志忠漫画奖”启动终评评审
- 德国3月通胀率预计同比上涨2.2%
- “如果她还活着……”:“世越”号事故十周年,他们仍在寻找真相
- 江西将稳定扩大“新三样”产品出口份额
- 来华超过100次 新西兰前总理向世界“种草”中餐:吃遍中国 体验一场美食奇遇
- 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发生6.2级地震 震源深度50千米
- 浙江:义乌至温州港海丰集运(SITC)海铁联运周专列开行
- 流动的中国活力满满!2025年春运开启 这些信息要知道↓
- 今年前11个月广西对越南外贸增长迅速
- 福建福鼎渔村转型“网红旅游地” 渔旅融合促振兴
- 精湛杂技演绎中老铁路建设“绿色往事”
- 第30届北京书博会将启 北京展区将全面呈现北京特色文化风貌
- 天南地北迎新年 喜庆欢乐庆元旦
- 广州海珠湾隧道6月将实现双线贯通
- “选美师”“经纪人”,湖北恩施小土豆催生新职业
- 首届链博会即将开幕,有哪些亮点?观众将有何体验?
- 广东省减灾委员会提升救灾应急响应至Ⅱ级
-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煤铁之乡”山西晋城 探寻“古法制铁”之秘
- 尺素金声|专利全球占比42%,中国5G加速跑——从十个新数据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底座④
- 热门推荐
-
- 上半年广西友谊关口岸进出口规模创新高 与柬埔寨贸易劲增
- 聚高校力量促发展 2023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重庆)启幕
- 2021年“五一”旅游黄金周 高端民宿一房难求
- 广西儒艮保护区首次发现白斑军舰鸟
- 31省份公安机关同步收网 严打为电诈提供通话服务的犯罪团伙
- 泰国“90后”广西创业 借美食拓展朋友圈
- 香港中乐团携《周·秦·汉·唐》“登陆”山东 促进鲁港文化艺术交流
- (经济观察)前瞻2025:利好政策可期,民生料获更好保障
- 乌苏里江上游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
- 长江干流六座梯级电站顶峰保供 为“西电东送”提供强大支撑
- (聚焦博鳌)波士顿咨询吴淳:中国在四领域展现更大优势
- 塑料污染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韩国釜山召开
- 江苏宿迁一乡镇遇极端天气 数百米街道房屋受损
- 中电联: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预计超过7%,高于三季度
- 泰媒:汇权区成为曼谷第二个“唐人街”
- 市场监管总局:2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 免签“回头客”来了!“中国行”持续“圈粉”外国旅客
- 伊朗强烈抗议沙特处决6名伊朗国民
- 粤港澳文艺骨干交流季汇报展演在佛山举行
- 鄂尔多斯警方抓获3名跨境网络赌博平台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