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德保民众开展肉牛养殖“犇”富路
中新网百色5月8日电 (黎玉聪 林国书)近日,在广西百色市德保县东凌镇陇桥村,远远便能听到阵阵悠长的牛叫声。在当地一肉牛养殖基地,一排排整洁干净的牛舍映入眼帘,一头头膘肥体壮、毛色发亮的西门塔尔牛和黄牛正悠闲地吃着饲料。
图为饲养员用青牧草喂牛。德保县委宣传部供图
陇桥村位于东凌镇南部,均为旱地。2019年12月,为进一步加快陇桥村集体经济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经村两委、村民代表及工作队多次考察、会议讨论,经上级党委政府批准后决定建设肉牛养殖基地,于2020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
“陇桥村肉牛养殖基地位于陇桥村登向屯,占地7.9亩,基地总投资约80万元(人民币,下同),上级财政资金投入55万元,广西艺术学院帮扶资金5万元。”基地负责人许宜孔介绍,“2021年陇桥村实现对牛棚、硬件设施、购牛、租地、种植牧草等进行扩大建设,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基地占地面积达4000㎡,牛棚面积1200㎡,目前场内饲养35头本土黄牛、30头西门塔尔牛”。
图为正在进食的肉牛。德保县委宣传部供图
饲养管理员卢加更表示,村里肉牛养殖示范基地的建成提供了1个日常饲养管理员的岗位,直接让其能够在家门口就业,年收入有36000元。
据介绍,陇桥村的肉牛基地的集体经济养牛起了示范带动作用,该村总共有90户养殖了200多肉牛。
图为等待进食的肉牛。德保县委宣传部供图
“因为我们陇桥村集体经济养牛项目的牧草一部分是跟我们农户收购,所以我们陆陆续续开始种植牧草,前后总有15户种植牧草,共有30亩。”刚卸完牧草的种植户李荣旺开心地说,“通过售卖牧草,我们每家每户都多了1000元收入。”
据了解,2023年陇桥村出售西门塔尔牛15头,收入10.08万元,有效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刀尖》北京首映礼举行 张译磨“刀”五载终出鞘
- 第六届BDA舞蹈论坛聚焦中国舞蹈教育70年 立足本土交流互鉴
- 中吉乌铁路项目启动仪式举行
- 湖南永兴打造“银嫂”品牌拓展就业赛道
- 广西政协常委文颖怡:桂可以长寿名片吸引香港长者前来养老
- 北京曲剧首登小剧场舞台 演绎老舍名作《我这一辈子》
- 全国首笔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一单制”数字提单动产质押融资业务落地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古村“轮值村主任”:用艺术为乡村“上色”
- 【世界说】美国无家可归者数量年飙18.1% 美智库:这完全是“政策选择”的结果
- 自然资源部发布纪念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相关活动
- 受多地强降雪影响 福建停运部分旅客列车
- 2023商用密码大会将在郑州举行 参展企业约300家
- 北京景山公园新展亮相 京味儿书画再现市井风情
- 出入境证件办理创单日新高 上海加开办证夜间专场
- 外媒:以色列空袭加沙地带 一夜间造成19人死亡
- 上海专家探索“四化”治疗模式造福膀胱癌患者 五年生存率比肩欧美
- 中国代表:反对在朝鲜半岛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
- 围剿“金融黑灰产” 行业呼吁合力共治
- 福建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青海德令哈国家基本气象站启动北斗探空业务试运行
- 热门推荐
-
- 哈马斯高官邀请马斯克看看加沙 他这样回应……
- 蓝厂三大蓝科技加持 这款新机售价2299元起
- 浙江多措并举 助力民营企业外贸发展
- 强降雨天气,十大健康防病提示
- 饲养员用铁锨驱打大熊猫 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致歉
- 德勤亚太首席执行官:中国转型发展有利于全球经济
- “重启”美好家园 北京门头沟加速推进灾后重建
- 印尼三季度经济增速放缓 同比增长4.95%
-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旅游经济正迎来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 药食同源商品首次从中越边境河口口岸入境
- 青海省气象台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
- 宁夏10部门联合推进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优化财政政策供给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 天鹅南飞 山西运城黄河湿地迎最佳观鸟季
- 《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上新: 跟随“雪龙2”号开启极地探索之旅
- 以岭药业张蕴龄: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打造品牌建设新引擎
- 石油基炭材料将带动形成千亿级新兴产业链
- 传承红色基因 国庆假期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 传统与时尚碰撞 壮族天琴焕新声
- 昌九高铁首座大型连续梁完成跨铁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