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消费正走出“疤痕效应”
中新社北京5月7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一季度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超七成。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一部主任顾严6日在一场会议上表示,这一增长主动能呈现“丰”“衣”“足”“实”的新趋势,中国消费正走出“疤痕效应”。
“丰”即消费场景更加丰富,体现了消费供给侧加快恢复。据顾严观察,从岁末年初的“尔滨冰雪游”到3月以来的“天水麻辣烫”,“淄博烧烤”式的以“吃”引“游”场景在迭代。这类场景中,消费品本身价值量并不高,但产生了数倍至十数倍的乘数效应,特别是对服务消费的带动。一季度,中国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43.3%,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
“衣”即新型衣装消费亮眼。得益于文化赋能,服装类国货“潮品”网络零售额成倍增长;同时,智能化可穿戴装备受到青睐。传统服装消费在向文化与科技双重赋能的新型衣装消费升级中,孕育了新动能。一季度,中国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2.4%,比人均消费支出快4.1个百分点;穿类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2.1%。
顾严还注意到,始于“足”下的消费进一步释放,体现出消费者对休闲健康的更高追求。一季度,中国国内旅游人数和游客总花费同比都录得较高增长,旅游业复苏呈现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扩散的特征。同期,中国各地平均每周举办三场马拉松赛事,体育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他认为,中国消费恢复较为坚实,“实”字体现了消费发展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消费由“报复性增长”转为更稳健的理性增长,各方面恢复相对均衡,消费者信心指数今年前3月逐月提高。中国消费正从疫情造成的“疤痕效应”中走出来。(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学者、学校聚焦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 呼吁家校共育
- 北京打掉一个套取住房公积金的犯罪团伙 拘留犯罪嫌疑人20名
- 强寒潮持续发力 中东部大部地区开启速冻模式
- 【跨国企业在中国】江森自控副总裁徐申娟:中国是江森自控在全球重要的绿色创新策源地
-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博孜-大北天然气外输管道投产成功
- 商务部:支持汽车企业完善国际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
- 平衡工作与生活 “打工人”如何成为“OFF”达人?
- 国家统计局:2024年CPI同比上涨0.2%
- 墨西哥当局在一卡车内发现超过250名非法移民
- 加快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市场漫步)
- 让非遗“潮”起来 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启动
- 2023年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5.7%
- 尼日尔政变军人宣布终止驻四国大使职能 巴祖姆发文呼吁结束政变
- 便利商务和文化交流 免签政策红利释放带热“China Travel”
- 福建莆田木兰溪的绿色蝶变 成为百姓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 首届重庆低空飞行竞赛季活动正式启动
- “2018-2022年河北十大考古发现”公布
- 冬季流感人数增加 可能跟这两个数据有关
- 日本福岛县等渔业团体代表再次反对核污染水排海
- 加拿大政府就拟限制进口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公众咨询
- 热门推荐
-
- 太空闻起来是什么味道
- “江南第一家”举办同居始祖诞辰906周年祭祖典礼
- 贵州思南:稻油轮作补短板 机械化作业效率高
- 德国政商界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 中国与东帝汶签署航空运输协定
- 转发收藏!春运今日启幕 出行提示请收好→
- 张建平:中国将继续担当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 “小小孩”托育引关注 减轻育儿负担该如何发力?
- 法律面前,没有咖位
- 超纯水开始注入探测器水池 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进入收官节点
- 初步计票结果显示辛鲍姆赢得墨西哥总统选举
- “三回升、两稳定、一提振”!10月宏观经济形势向好 市场信心明显改善
- (新春走基层)守护千家万户“烟火气”
- 克宫:俄罗斯总统选举将在2024年举行 将做好准备工作
- 中国原创图画书:“乘风破浪”
- 考上公务员三个月开始贪污?警惕腐败低龄化
- 英国政府投3.81亿英镑建汽车充电设施
- 老挝政界人士:人文交流为桥 搭建多领域合作新平台
- 我们为什么要坚决抵制国外错误史观丨“正道”专栏之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