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取得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北起中国昆明,南连老挝万象,中老铁路自2021年12月3日开通以来,累计发送旅客近290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3300万吨,运输能力不断攀升,带动区域互联互通、共同发展效应明显,成为联通内外、辐射周边、双向互济、安全高效的国际黄金大通道。两年多来,中国铁路人坚守在中老铁路老挝段,与老挝籍同事携手合作,打造“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推动中老人民的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建设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
全长9.59公里的友谊隧道,一端连着老挝的磨丁站,另一端连着中国的磨憨站。磨丁站距离中国边境陆路口岸约5公里,是中老铁路进入老挝的第一座站房。
今年春节是磨丁列检所负责人李文标在老挝度过的第三个春节。记者在磨丁站见到他时,他正和工友们一起检修列车。磨丁列检所共有9名中方职工和24名老方职工,负责磨丁口岸站国际货运班列的检修和养护,同时也对发往万象方向的货运班列进行始发技检作业。
大年三十当天,共有42趟国际货运班列等待检修,李文标和工友们起得比往常更早一些。“今年是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通后的第一个春运,旅客多,货物也多,检车任务明显增加。”从今年初到2月9日,磨丁列检所累计安全检修到发货运列车1515列,同比增长超过200%。
“敲下去发出脆响,说明是正常的;如果声音沉闷,那就是有故障。”李文标说。手执检车灯和检车锤,中老两国职工时而爬上车体,时而钻到车下,仔细检查车钩缓冲器、车轮闸瓦等部位,细心保障每一趟班列的安全与畅通。
夜幕降临,完成检修任务的中老员工开始贴春联、挂灯笼、做年夜饭。
“快看,那是磨憨燃放的烟花!”顺着李文标手指的方向,工友们惊喜地朝着中国的方向看去。“虽然看得并不那么清楚,但那种感觉真的很好!”李文标说。
李文标的同事王皓轩是磨丁折返所的火车司机。每天,他需要将检修好的列车“摆渡”到中国,然后将中国的货物“摆渡”至老挝。大年三十晚上,王皓轩值乘国际货运班列从磨丁站开往磨憨站。在磨憨站站台,他与在中老铁路宁洱站工作的父亲匆匆见了个面,便又回到老挝继续坚守。
天空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老挝山城琅勃拉邦显得清凉舒适。“今年雨季来得早,对中老铁路的防汛工作是个考验。”中老铁路琅勃拉邦维保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维保管理中心”)主任杜永辉说。
位于热带地区的老挝降雨多,2023年平均降雨量达1843.2毫米。“春节前我们已经开始防洪隐患排查。”杜永辉介绍,维保管理中心挑选了30名两国业务骨干,组成两个专门的防洪隐患排查组,以提升排查覆盖率和效率。
维保管理中心被称为中老铁路老挝段的“大管家”,担负着供电、通信、信号和车辆等铁路基础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春节期间,两国大部分职工坚守岗位,确保这条黄金通道的安全。
中老铁路老挝段桥梁隧道占比高达62.8%,除了防汛,对隧道、桥梁的检查维护也是确保铁路安全的重点工作。
以全长1458.9米的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桥为例。湄公河河水较深,水流较急,这座大桥跨越湄公河,5个主墩位于河中,是全线施工难度最大、技术最复杂的桥梁。负责检修这座桥梁的中老两国员工平均年龄不到28岁,他们对大桥的巡检维修丝毫不敢松懈。
他们还不断用小锤敲击“听诊”,敲击声回荡在河谷间。“完整的螺栓和折断的声音不一样,空心的混凝土和实心的也不一样。”工作多年的桥隧班长易永頔早已练就了“听音识病”的绝活。他们要在1天内完成34个墩台的“体检”,每一个都要爬下去仔细检查。高强度的作业,对这些小伙子而言,也是巨大的挑战。
“职工坚守在千里铁道线上。他们查问题、除隐患,守护着中老铁路,守护着万千旅客的出行路。”杜永辉说。
从昆明到万象,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将中国和老挝紧密相连,不断增进两国人民乃至地区人民的福祉。
法国游客莱昂带着两个孩子一进入万象站候车大厅,就用手机把整个车站拍了个遍。“这次带孩子来老挝旅游,我们到访了万象、万荣、琅勃拉邦等地。老挝有这么现代化的火车,令人惊叹。在这里乘火车出行便捷又便宜,孩子们都说坐火车很舒适。”
“每个月我都从万象坐火车回孟赛看望奶奶。以前坐汽车需要一天一夜,现在几个小时就到家了。最近,90多岁的奶奶还和家人一起坐火车来到万象,圆了坐火车的心愿。”在万象工作的老挝姑娘安乔说。
自2023年4月开行以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每天开行1对,截至2023年12月共发送国际旅客11.09万人次,经济、便捷、舒适的出行方式成为许多跨境旅游、学习、经商旅客的第一选择。
老挝《万象时报》总编辑通洛表示,以前老挝交通不便,老中铁路开通后,给各国游客提供了巨大便利。今年是老挝旅游年,老中铁路“有望助推老挝旅游业迈上新台阶”。
老挝总理宋赛·西潘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老中铁路极大便利民众出行,促进商品生产出口,吸引大量游客,“取得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为促进互联互通、提升区域经贸往来和推动沿线经济繁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本报万象电)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芬兰议会表决通过该国加入北约的法案
- 广西两座500千伏变电站接连投运
- 展古都历史文脉 “魅力北京”亮相贝尔格莱德国际旅游博览会
- 突发!美军空袭叙利亚 外媒:两周来第二次
- 跨境游全面重启!新马签证环比增长100%,有游客已下单2024年海外酒店
- 南岳衡山特有物种南岳老鸦瓣进入结果期 分布范围扩大
- 外媒:一架美国MQ-9“死神”无人机被击落
- “神州北极”漠河迎今秋首场降雪
- 9月北京城市交通压力突出 交通部门提升通学出行服务
- “课间一刻钟”延展出丰富活动 北京“小切口”提升育人水平
- 孩子免疫力如何提高?不妨试试推拿
- 新增76人!日本疑因小林制药保健品死亡人数再上升
- 解锁美味密码 海南“椰风”正劲
- 2023年度国考报名人数突破250万 创近十年之最
- 舞剧《东方大港》将登国家大剧院 用小人物奋斗史“舞”出舟山港发展史
- 2023青年医生健康科普演讲全国总决赛举办
- 美国历史上首次!特朗普再遭起诉,或面临至少7项指控
- 兴业银行信用卡多措并举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
- “融合创新、智启未来”主题论坛在厦门举办
- 新发现20余条水坝 良渚遗址揭示水利系统完整结构
- 热门推荐
-
- 3月亚洲制造业PMI升至51.6% 亚洲制造业增速加快
- 哈萨克斯坦总理会见中国企业家
- 杭温高铁冷思考:“端点城市”如何布局“长三角”
- 大师加盟 新生代绽放《唐·帕斯夸莱》+《丑角》音乐会版歌剧上演
- 以法为笔绘就多样“枫”景 长沙夯实基层基础擦亮平安底色
- 中俄智库高端论坛(2024)在莫斯科召开
- 乌兹别克斯坦影片《星期日》问鼎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
- iPhone市场份额跌出了前五名,谁抢了?
- 杭州—胡志明市航线复航 浙江省内机场国际航线恢复中
- 低彩礼集体婚礼倡新风
- 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强降雨持续 局地有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 美媒:美国年均150起化工事故 各类重大人为灾难层出不穷
- 以军称黎真主党高级官员纳比勒·卡乌克在空袭中身亡
- 一月内连开两园 迪士尼押宝中国市场
- (申城风景线)上海豫园:土木“写”成的“江南文学”
- 重回全国第二,重庆汽车“翻盘”了?
- 上门才涨价、乱收费……空调清洗行业“猫腻”多
- 2023年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在北京启动
- 《2022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综合立体交通网持续完善
- 辽宁省2024年前4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