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成都世园会“绿色之旅”走热
中新网成都5月4日电 (单鹏 何美锟)今年“五一”假期,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下称成都世园会)各会场涌入了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人们沿着步道徜徉于世界奇珍异草和特色园艺间,呼吸着带有树木和花草清香的空气,走上高地眺望点缀其间的草地和湖泊,体验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
“五一”假期是成都世园会开幕后迎来的第一个重大节假日。假日期间,成都世园会一跃成为成都最热打卡地之一。于园林艺术中观赏奇花异草、亲近自然,开启一场有关植物的“绿色之旅”,是许多民众度过这个假期的新选择。
据了解,假日期间,成都世园会主会场推出了400多场特色活动,为游客带来精彩绝伦的各类文旅活动。主会场“成都主题周”活动实景还原成都“十二月市”场景,再现成都生活图景;“诗词里的成都”活动以古风演艺和诗词互动形式,带领游客感受历史长河中的成都美景和文化底蕴。
在成都世园会,关于绿色低碳的体验与诠释,则揭示了这场盛会的深刻内涵。在成都世园会主会场入口处,三片高大的“芙蓉花瓣”醒目矗立,不少游客在“花瓣”下自拍,留下与成都世园会的第一张合影。高大的“芙蓉花瓣”正是游客在成都世园会开启“绿色之旅”的首站:三片巨大的“花瓣”具有雨水收集功能,每年可收集约2500吨雨水,能够满足园区两公顷绿地的日常浇灌。
“芙蓉花瓣”是成都世园会绿色低碳理念的“冰山一角”。据成都园艺博览运营发展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部负责人舒凝介绍,在建筑方面,成都世园会主会场所有展馆均采用绿色建筑的设计标准,以减少建造而产生的碳排放;在景观方面,主会场建设保留了园区所在地大部分原始地形地貌和大量原生林地,同时补充选用碳汇能力高的植物品种营造密林、草地、湿地、竹林等多种生态场景;在水体方面,打造了具备湖体水生态系统的绛霞湖,营造出溪、洲、汀、渚、湖等多种生物栖息地类型。
穿过入口进入园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紫色花海,花海中坐落着由三个圆柱体展厅和一座观景云桥组成的现代木结构建筑。作为成都世园会主会场的低碳构筑空间,设计师将其命名为“花田驿站”。该建筑中陈列着关于碳科普、碳中和、碳达峰、节能减排等内容的文图介绍。“花田驿站”节能减排区还设置了互动装置,游客敲打着互动按钮,旁边的屏幕上显示出相应内容。“‘花田驿站’是一个低碳科普馆,向民众倡导绿色生活,互动的方式可以让更多游客感受低碳给生活带来的变化。”舒凝说。
成都世园会是国际竹藤组织第五次在中国举办的世园会上设置展园。国际竹藤组织的展园充分利用了低碳环保竹材,塑造出一座立体变幻的现代西蜀竹文化展园。竹子是一种生长迅速、全年常绿、恢复退化土壤、可替代有害塑料的多功能植物资源,可以无缝融入城市规划,在促进低碳和可持续生活方式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国际竹藤组织副总干事陆文明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展园的理念是向民众展示竹子在生产生活、园林园艺等方面的特殊功能。
“气候变化是一个国际性话题,如何让气候更适宜人类生存,是园艺行业从业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展览委员会主任山田拓広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成都世园会不仅展示了不同的植物,更重要的是通过展园体现了当地生态环境与民众生活的密切关系,“希望这些展园唤起大家对环境和气候的认识,激发对如何构建城市生活环境最佳状态的思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未来三年共同培养数字人才 《中非数字合作发展行动计划》发布
- 联合国人权专家对寻求庇护的无人陪伴儿童在英国失踪深表关切
- 85件国产大型设备从吴淞口岸出口助力几内亚力拓西芒杜铁路建设
- 平凡亦有光——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新型劳动者形象
- 守望天路:“敬礼!”高原上那些向火车敬礼的人们是谁?
- 特朗普:不会再与哈里斯举行下一场总统选举辩论
- 白宫称欢迎大熊猫重返美国 美国网友:我们想它们了……
-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应急管理局大力发展灾害信息员队伍 筑牢减灾救灾的第一防线
- 世界看两会|外媒记者:现场见证两会进程 亲身感受中国发展
- 专家学者齐聚柴达木为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言献策
- 普京哀悼莫斯科近郊恐袭遇难者 烛光中祈祷(图)
- 大陆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台湾上市
- 山西繁峙:特色产业话振兴 乡村焕发新气象
- 粤港澳大湾区预制菜装备产业大会在东莞举行
- 警惕 这十类常见药会和食物起反应
- 民革党员郑跃星谈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
- 中外医学专家研究新发现:人格特征影响脑健康
- 中国证券基金业首席经济学家例会:2023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 中越铁路“一箱到底重出重进”专列首发
- “数”说旗舰物种多样化保护之路 绘就“万物共生”和谐新图景
- 热门推荐
-
- 春天就要“争蜂吃醋”
- “盲盒社交”悄然兴起,它哪点吸引了年轻人?
- 广东梅大高速路面塌陷致24人死亡 应急管理部派出工作组
- 牛田洋大桥主桥钢桥面沥青层铺装完成
- 外表丑“内心”甜!新疆阿拉尔市中华丑梨“甜蜜”上市
- 中外企业机构探讨微短剧跨境交流合作 抢占新赛道
- 三峡工程2023年上半年运行情况良好
- 上海医疗机构开设“临床研究特色门诊” 加速高水平成果产出
- (乡村行·看振兴)千亩梨花飘香 山西乡村绘就生态旅游好“丰”景
- 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叶嘉莹逝世 享年100岁
- 古城平遥兴起“研学热” 学生深度感知世遗文化
- 山东持续擦亮“海岱考古”品牌 延伸华夏文明历史轴线
- 暑运预计发送旅客超1亿人次 广铁大幅提升暑期运力
- 今年首季度中老铁路客货两旺 跨境货运超138万吨
- 第七届中国(印尼)贸易博览会在雅加达开幕
- 夏日经济烟火升腾 点燃消费市场新活力
- 寒潮持续发威!北方多地最高气温将跌破冰点 东北等地需防强降雪
- 海关总署:今年前8个月,我国对东盟进出口4.5万亿元
- 莫斯科音乐厅恐袭已致超60人遇难 国际社会谴责
- 土耳其总统选举计票完成96.4% 暂无人得票超半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