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天工”以6公里时速奔向你
4月27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北京经开区发布全球首个纯电驱拟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能以6公里/小时的速度稳定奔跑。这也是其自主研发的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可开放给行业使用。
“天工”身高163cm,轻量化体重达43kg;机器人配备多个视觉感知传感器,配备每秒550万亿次操作算力,并配备高精度的惯性测量单元(IMU)和3D视觉传感器。并已解决基本运动控制问题,是具身智能场景应用和研究的最佳平台。此外,“天工”还配备了高精度的六维力传感器,以提供精确的力量反馈。
据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介绍,“天工”具备开源开放性和兼容扩展性,可以实现开放调用通讯接口,灵活扩展软、硬件等功能模块,充分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需求;同时,“天工”采用了其独立自主研发的全新人形机器人运动技能学习方法——“基于状态记忆的预测型强化模仿学习”,实现了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证明本体硬件母平台对目前已有运动控制算法的兼容性与良好的适应性。该方法既解决了强化学习带来的定位精度差的问题,又解决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当中对于非结构化环境适应性差的问题,达到更稳健、更拟人、更泛化的效果,可进一步推动规模化商业应用。
发布会上,“天工”还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出”,展示出“天工”对复杂环境更强的适应性,在行走及奔跑时更快速、更拟人,已实现6公里/小时的稳定奔跑。同时,在盲视情况下,“天工”能够平稳通过斜坡和楼梯,对磕绊、踏空等情况也可以做到步态的敏捷调整。充分说明了运动控制方法对各种地形的强大适应性,在后续开发的基于感知的步态后,将带来更强的通过能力。
未来创新中心将持续迭代“天工”人形机器人通用平台,探索“通用具身智能平台”。创新中心后续首要目标是基于“天工”母平台在内的各种构型机器人,构建人形机器人规模最大、信息最稠密、最通用的高质量具身智能数据集,并以此数据集为基础不断训练和迭代人形机器人具身大模型。通过“天工”平台与大模型的结合,实现长行程任务的规划能力及多场景、复杂任务的泛化能力。硬件母平台和软件母平台相辅相成,最终汇合为具身智能的最佳平台,并以人形机器人为最高最复杂的机器人平台技术,向下兼容各种构型机器人,实现泛具身智能。
(总台记者 许梦哲 张春玲)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家发改委: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 什么?现在又流行“反断舍离”了
- 第十六届莱州国际石材展览会开幕 聚焦绿色发展
- 哥伦比亚6.1级地震:数十栋房屋损毁 1人遇难
- “中国荔乡”广东茂名“三月红”荔枝大量上市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海南文昌冯家湾:从海洋环境“污染源”到渔业转型升级“新引擎”
- 端上“生态碗”,吃上“旅游饭”——云南龙树脚村的“蝶变”
- 戴耳机打通宵游戏,他突然聋了
- 鄂尔多斯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万人次创新高
- 现代粤剧《无声的功勋》在京首演 讲述澳门爱国人士故事
- 部分途经湖北湖南快件因天气影响延误 快递企业已调配运力
- 太原海关首次查获大麻种子 藏于积木玩具盒中
- 99款新能源车型下乡 市场潜力或超300万辆
- 2024年上海体育消费节成果发布:打造总价值超2.65亿元优质资源池
- 七夕的十个小知识:可以互祝节日快乐不?
- 应对首个杨柳飞絮高发期 北京多部门联动综合治理
- “非遗村”的新变化:宫廷工艺创新“飞入”百姓家
- 2024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开幕
- 中国人民银行:支持“互换通”机制安排进一步优化
- 中国李庄杯·第二十届“十月文学奖”颁奖典礼举行
- 热门推荐
-
- (乡村行·看振兴)致富有“蜜”诀 江西广昌乡村振兴添“薯”光
- 刚果(金)再遭反政府武装袭击 至少9人丧生
- 中新健康 | 中国学者破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国际难题
- 东北首条海下地铁线路大连地铁5号线开通一周年:累计客运量近三千万人次
- 第二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展勃勃生机
- “中国最早确认的巴文化遗址”考古发掘70周年成果亮相
- 广州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地图生产革新
- 安徽淮河以南出梅 淮北地区仍多强降水
- 北京人民剧场焕新重张 首场演出将迎来经典剧目《张协状元》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今日正式出坞,预计7月15日首次试航
- 外媒:伊朗总统抵达叙利亚进行访问,“逾12年来首次”
- 安徽实施16项“小切口”创新改革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 如何加强新时代统战文化建设?专家学者齐聚重庆建言献策
- 中储粮加大国产玉米收储力度
- 独居老人生病不怕没人管
- 5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0.5%
- 海内外300多家企业携带3000多架(台)无人机亮相深圳
- 南越王博物院展出200余件织绣枕顶藏品
- 干一单挣一单的钱,“计件工”休假谁给钱?
- “十一”假期民宿出游报告:东北与西北城市民宿预订量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