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内生“金” 江西鹰潭月湖小蜗牛“爬”出致富路
中新网江西鹰潭4月16日电 (熊锦阳)4月15日,走进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童家镇土桥村的蜗牛养殖基地,养殖棚内,离地30厘米的养殖网上铺满了秸秆,一只只白玉蜗牛拖着褐色螺壳在上面缓缓爬动。
“白玉蜗牛因头、颈、腹、足、身体肌肉白色如玉而得名。”据蜗牛养殖基地负责人吴超介绍,蜗牛与鱼翅、干贝、鲍鱼并列为世界四大名菜,而白玉蜗牛更是食用蜗牛中的佼佼者,“白玉蜗牛肉质肥嫩、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高级营养品,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综合利用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
据了解,土桥村白玉蜗牛养殖基地是当地为发展富民产业打造的特色农业养殖基地,基地养殖面积共50亩,设有保温大棚10个、简易大棚5个,此外还配备有40亩的青菜种植地,专门给白玉蜗牛提供丰富有机的食物来源。
“在决定发展白玉蜗牛养殖前,我们调研考察了多个项目,最终发现白玉蜗牛有易管理、易生长、易出售的特点。在对接好浙江的蜗牛加工基地,解决好销路问题后,我们才回村开始投产建设。”吴超告诉记者,该基地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安装有喷灌设施等周边配套。通过吸纳周边脱贫户务工等方式,引导一批有意向的农户参与养殖,让小蜗牛“爬”出村民致富路。
“我们以蜗牛基地建设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新兴产业,创新使用‘市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形成了以创新带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的良好格局。”据土桥村村委会主任彭福龙介绍,蜗牛养殖项目建成后,已带动周围百余户农户养殖。“现在蜗牛养殖项目越做越好,许多在外务工人员也开始返乡创业,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可发展、可实施、可推广的‘一村一品’产业项目。”
“我们还计划在养殖基地周边建立起蜗牛餐厅、蜗牛美容品加工厂等相关产业,打造从养殖、加工,到食品生产、冷链物流、渠道销售全产业链。”对于之后的产业发展,吴超表现得信心十足,“我们将在鹰潭市月湖区全面推广蜗牛养殖产业,并且提供蜗牛种苗、提供技术指导、提供成品销路,最大程度减轻养殖户风险,带动全区养殖户增收。”
近年来,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充分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打造出众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村产业,推动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疆第27座民用机场巴音布鲁克机场通航
- 展现“她”力量 12位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作品亮相山西太原
- 科大硅谷科产融合生态大会在合肥召开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号召各国立即实施人工智能全球伦理框架
- 国风穿搭风靡中国高校毕业季
- 广西“老渔村”成“网红村” 电改为乡村旅游业态助力
- 2024年上海体育消费节成果发布:打造总价值超2.65亿元优质资源池
- 福建漳州系列举措促一季度经济发展“开门红”
- 江苏出台14条措施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 中国石油在海口开建海南区域总部基地
- 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发现“跑得快”可能“摆脱”病毒
- 高质量带来新变化 我国汽车出口增速加快布局精准
- 《热烈》热映 喜剧之下拥抱“热爱”初心
- 中国版“天空之镜”6月对全国游客免收门票
- 新疆喀什:戈壁滩上养出澳洲淡水龙虾
- 专家:建政北魏统一草原和农耕 拓跋鲜卑为中华民族补充新鲜血液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莲”通致富路 江西广昌以“莲”为媒促发展
- 27项年俗活动汇聚平遥中国年 展现北方汉民族传统文化
- 京东集团与广东恒兴集团战略签约,实现水产行业全链路数字化
-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青海同仁携高原好物“邂逅”成都
- 热门推荐
-
- 国内首本“黑神话”主题文旅图书《跟着悟空游山西》出版
- 2023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直播在穗启动
- 贾子叶原创专辑《梦在太空外》正式发布
- 科学十年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 上海:搭建平台探索中医药健康产业多元融合发展
- (走进中国乡村)山西大同“智慧黄花”使会种地变“慧”种地
- 人工智能与数据要素产业生态大会福州举办
- 促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走深走远
- 新职业涌现折射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发言人就涉疆问题发表谈话
- 故纸堆里触摸山西票号“汇通天下”商业传奇
- 山西45个县(市、区)5月以来累计降水量偏少50%以上
- 海南推出新政激励企业研发创新
- 西藏拉萨:关爱特需儿童 需要更多阳光
- 天津将迎入冬以来首次大范围降雪 多部门部署防范
- 从父辈手中接棒 黄埔精神“焕”青春
- 面塑花馍“捏”出新花样
- 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 面积不足1000平方公里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不认同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
- 伪造“红头文件”行骗牟利 传播伪科普误导公众——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年5月辟谣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