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消委会提起2宗消费民事公益诉讼 涉赔偿近200万元
中新网广州4月10日电 (记者 许青青)据广东省消委会10日消息,近期该消委会针对相关不法商家生产、销售假冒知名品牌注册商标假酒的行为,向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2宗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涉及赔偿金近200万元。目前一宗已获法院立案,一宗已开庭审理。
据介绍,上述两案件第一件为,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期间,涉案人林某从他人手中购买假冒注册商标的某知名品牌白酒并向他人进行销售,最终销售并流入市场金额为10.50万元。对此,揭阳市榕城区人民检察院于2023年3月向揭阳市榕城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法作出刑事判决,判决林某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案件二为,2022年4月至9月期间,涉案人麦某、符某等人将低端洋酒灌装进多个知名品牌空酒瓶内,贴上品牌标签后通过高价进行售卖,销售金额达50.88万元。对此,中山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向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法作出刑事判决,判决麦某等人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据介绍,揭阳、中山两地检察机关在办理上述案件过程中,分析认为相关涉案人的违法行为已涉嫌侵犯众多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于是将有关案件线索移送广东省消委会研究依法提起公益诉讼。
广东省消委会认为,相关涉案人假冒注册商标,让假酒进入流通市场,导致众多不特定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饮用,虽然这些假酒经专业鉴定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不会对消费者产生身体伤害,但不法分子的行为已经严重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且破坏正常市场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决定依法对相关涉案人提起惩罚性赔偿消费民事公益诉讼。
据悉,2017年,广东省消委会提起全国首宗惩罚性赔偿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截至目前,已累计提起公益诉讼17宗,范围涵盖个人信息保护、食品安全、共享经济、未成年人保护、保健品等。
广东省消委会表示,接下来,将持续跟进两宗假酒公益诉讼案的审理和判决进程,及时总结公益诉讼实践经验,并适时探索提起覆盖更多领域的公益诉讼,切实维护好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 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火热开票 影迷服务全面升级
- 赵文瑄、张凯丽、邓萃雯等领衔莫言话剧《鳄鱼》
-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走进延边博物馆 了解朝鲜族民族特色
- 今年暑假档能否“好戏连台”?
- 长假首日江苏宜兴办爱情文化节 以爱之名促文商旅融合
- “世界客都”广东梅州举办多个客家文化活动迎海内外宾客
- 杭州亚残运会丨有爱无碍乐活重阳,听独臂大侠与羽毛球的不解之缘
- 《天才杨振宁:创造力与平衡感》立体呈现传主百年丰富人生
- “最大规模的安多则柔表演”在青海尖扎县被WRCA认证
- 中国驻开普敦总领馆发布假期旅游安全提示
- 今年1月至9月 西藏吉隆口岸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创近三年新高
- 专家:自身修复能力下降 中老年人群更易罹患腰椎间盘突出症
- 浙江去年超半数涉外涉港澳台案件以调解结案
- 野田佳彦当选日本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党首
- 俄法院判处美媒一记者16年监禁
- 泰国高校办祭孔子典礼昭扬尊师重道理念
- 医界前辈追忆从医路:练好基本功 守住医者心
- 大白兔润唇膏、旺旺雪饼气垫 跨界彩妆看起来很好吃
- 新年第一声,多部委强调了这些
- 热门推荐
-
- “电影的夏天”2024暑期档电影片单发布
- 加快打造化工材料产业链 中国化学共链行动大会在天津举办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服务中心启用
- 川渝税务联席会召开 23项重点工作促税收协同再提质
- 特朗普俄乌冲突问题特使拟于明年1月访乌
- 北京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预计最高气温将达35℃及以上
- “铁路工匠”王超:以匠心守护铁路上流动的中国
-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 “岭南成药发祥地”焕新活力
- 青海实现光伏全产业链零的突破
- 广州首条环线地铁实现西半环长轨贯通
- 广州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助企惠民提升办税体验
- 美国前众议长佩洛西受伤住院
- 北达科他州一参议员自驾小型飞机失事
-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年国际货邮吞吐量首次超过1万吨
-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学者在北京联合发布学术论文集
- 挂在车外的“雪人” :咽下风雪,守住安全
- 梵净山保护区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
- 脖子黑洗不干净?小心黑棘皮病
- 截至去年全国累计实现器官捐献逾5.1万例
- 中国游客赴泰旅游签证审批缩短为7个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