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棉花陆续开播 新质生产力得到全方位运用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1日电 (梁晓杰 张康 戚亚平)时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棉花播种工作已陆续展开,连片耕地里,各类机车穿梭,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与往年播种作业不同的是,一些新技术、新方式、新方法实现大面积推广,新质生产力得到全方位运用。
近日,在八团塔门镇棉田里,一台经过多次升级创新的新式农机正在播种作业,实现棉花和孜然同时播种,避免了两种作物机车两次下地。
“我们以前都是先播孜然,再播棉花,要播种两遍,现在好了,农机只要进一遍地,就把孜然、棉花同时播进去,大大节省时间和成本。”种植户徐斌说。
为提高土地产出率,2022年开始,徐斌就在自家棉田中试着套种孜然,每亩增收1000余元。为了能大面积实现一次性播种,他和农机技术员对原有的播种机进行多次升级。
通过钻研,升级后的播种机由原来的一膜六行变为一膜十二行,提升了播种效率,两种作物种子可同时点播,实现滴灌带、地膜一次性铺设,且在滴水过程中互不影响。
“2023年进行第一年试验,种的是十二穴的双株,今年经过农机技术员的反复研究,决定采用二十四穴单株精量播种。”徐斌说,滴水的时候,从出水桩上面,直接做四分头,分别连接滴孜然和棉花的滴灌带,先滴孜然,孜然出苗以后,再选择滴棉花。
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新疆兵团以占全国四分之一的棉花种植面积,生产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棉花。除了运用新机械赋能外,还采用了新方式新方法。
“今年还推出了超宽膜播种,铺设的地膜宽度由2.05米增加到4.4米,这样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可提高50%的中间行,不仅减少边行数,还减少了两个交接行。”八团塔门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邓梦君说,超宽膜采光面积大了,地温升高更快,使用后,地温比常规铺膜地温高1到2个摄氏度,可实现早出苗、早现蕾、早开花,没有了霜后花,棉花的整个品质得到提升。
今年,第一师阿拉尔市棉田全部采用“干播湿出”技术。使用这种技术,棉田不经过冬灌和春灌,在土地平整后就可播种,通过滴灌带滴水引墒,促苗早发,既节约棉田冬春灌用水,又将棉花的出苗率从80%左右提高到90%以上。
据了解,今年第一师阿拉尔市将种植棉花201万亩,其中棉花套种孜然模式100万亩。目前整个播种工作陆续展开,预计棉花播种将持续到4月中旬。(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冷空气“发力”,心脑血管病“发作”
- 法国总统马克龙开启非洲四国访问行程
- 中国首批混合型科创票据发行 为科技型企业纾困解难
- 看第136届广交会的“新”与“心”
- 定了!2026年世界杯揭幕战将在墨西哥城打响
- 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开行“满月” 发送旅客约11万人次
- 云健身让锻炼无处不在 疫情之下民众尝试健身新方式
- 福州举行甲申海战公祭活动
- 中新健康|一氧化碳中毒有哪些表现?如何紧急处置?专家给出答案
- 四川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蒙内铁路促进肯尼亚GDP增长2%
- 北京发布百项重点融资需求项目 总投资约2283亿元
- 2024“首尔露天图书馆”2.0活动启动
- 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含金量”继续提升
- 中国“枫景”|黑龙江百姓遇到烦心事怎么办?拨打12348!
- 上海将完善母婴安全救治体系 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
- 中新真探:骨质疏松是不知不觉发生的?
- 《上海创新创业生态研究报告》发布
- 外媒:印度假酒中毒事件已致54人死亡
- 亚行预计亚太发展中经济体2024年经济增速4.9%
- 热门推荐
-
- 甘肃震区货车司机“使命必达”
- 青海省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 连续1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 菲律宾民众抗议菲美“肩并肩”联合军演
- 华裔演员卢燕入选好莱坞星光大道名单
- 上海筹建、成立一批高精尖领域测试中心
- 暑期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超18亿人次 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1万亿元
- 专家学者齐聚“中国盐湖城”共话锂资源开发利用新蓝图
- 第二届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北京专场举行
- “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结硕果
- 山西无煤县聚“链”突围
- 留学生“下乡记”:湖南农村“好City”
- 江苏昆山已有40名台籍人才取得大陆职称资格
- (走进中国乡村)“中国沉香之乡”广东电白:香道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 “缅甸—德宏—重庆跨境公铁联运专列”从云南德宏发车
- “2023之江艺术季”杭州启幕:持续3个月 文艺名家齐聚
- 瑞梅铁路全线最长特大桥首联连续梁合龙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定州!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破解缺水“瓶颈” 黄土高原如何种出“富贵果”?
- 美国夏威夷毛伊岛大火已造成59人死亡 搜救仍在持续
- 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正式组建